当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完成静态点火试验,尾焰褪去的那一刻,不仅标志着中国可回收火箭距首飞仅一步之遥,更让全球航天界炸开了锅——SpaceX创始人马斯克竟公开承认,自家王牌“猎鹰9号”要被这款中国火箭打败了。
![]()
北京时间10月24日凌晨,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首次点评中国民营火箭,一句“朱雀三号将能够击败猎鹰9号”的表态,瞬间引发热议。要知道,猎鹰9号作为全球唯一现役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已完成超550次发射、522次回收,其中一枚火箭更是重复使用31次,长期垄断国际商业航天市场。如今马斯克亲口“认怂”,背后是朱雀三号实打实的技术优势。
朱雀三号的底气,来自对猎鹰9号的精准超越。这款2023年8月才立项的火箭,仅用两年就完成从设计到静态点火的跨越,全箭长66.1米,起飞推力超750吨,基础型近地轨道运力达8吨(一级回收状态)。更关键的是,它融合了猎鹰9号的架构与“星舰”的核心特性:采用不锈钢箭体与液氧甲烷推进剂,这正是马斯克眼中“击败猎鹰9号”的关键所在。
![]()
不锈钢箭体成本仅为猎鹰9号铝锂合金材质的十分之一,液氧甲烷推进剂每公斤成本仅5元,远低于猎鹰9号使用的液氧煤油。马斯克深知,商业航天的核心是成本控制,朱雀三号的设计从源头抓住了要害。更让猎鹰9号压力倍增的是朱雀三号的迭代速度:箭体结构已减重4.2吨,发动机推力提升38.9%,改进型运力将达23吨,仅比猎鹰9号少2吨,而成本优势却呈碾压态势。
![]()
此次静态点火试验,朱雀三号完成了从转运、加注到点火的全流程彩排,全面验证了回收所需的栅格舵、着陆支腿等核心部件可靠性。这意味着它距离实现“发射-回收-复用”闭环仅剩最后一步,而这一步,猎鹰9号花了5年才走完。
马斯克在表态中特意补充“星舰是另一个级别”,试图挽回颜面,但这更像对现实的无奈妥协。当前中国商业航天已形成集群效应:天兵科技、中科宇航等企业均瞄准年内首飞,朱雀三号更是直指中国版“星链”组网需求。
![]()
从马斯克的“认怂”到朱雀三号的加速冲刺,一场全球商业航天格局的重构已悄然开启。当中国火箭用后发优势打破技术垄断,曾经的行业霸主不得不正视挑战者的实力。或许不用太久,马斯克就得习惯:在可重复火箭领域,猎鹰9号的时代正在被中国力量终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