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第一个周末,我又一次乘坐从广州开往清远的城际列车,继续在清远的游玩!今天上车后,发现车厢内座无虚席,背着双肩包的学生、提着公文包的通勤族、带着旅行箱的游客挤在一起,有几位乘客甚至扶着扶手站在过道上。这样热闹的场景,很难让人想起5年前广清城轨线路刚开通时的冷清——那时日均客流不足6000人次,上座率连20%都不到,空旷的车厢里常常能轻松找到整排空位,我记得“一个独占车厢”的情况还能常常出现。
![]()
如果对广清城际发展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种客流逆袭,从来不是偶然的奇迹,而是交通网络完善、城市融合加速与运营服务优化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这条串联起广州与清远的轨道线路,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一人独占车厢"到"座无虚席"的蜕变,成为观察广清一体化进程的最佳窗口。
![]()
![]()
广清城轨线路开通初期的遇冷,本质上是"先天不足"与"后天失配"共同导致的困境。
1、2020年开通的广清城际一期仅连接广州花都与清远清城,并未直达广州中心城区,旅客抵达花都或机场北后仍需换乘地铁才能进入天河、越秀等核心区域,全程耗时往往超过1.5小时,与自驾或大巴相比毫无优势。
2、票价问题同样突出,从清城到花都单程票价21元,到机场北则需要34元,对频繁往返的通勤族而言成本偏高,财政补贴方案的缺失进一步削弱了吸引力。
3、更关键的是,当时清远省职教城尚未形成规模,广清两地产业联动不足,跨城出行的刚性需求尚未被激活,线路自然陷入"开而不旺"的尴尬境地。
![]()
但,改变的种子,早在线路规划阶段就已埋下。
1、2024年12月28日,广清城际北延线正式开通,成为客流增长的第一个拐点 。北延线将终点延伸至清远省职教城,增设飞霞站等站点,使广州花都至职教城的通行时间缩短至28分钟,其单程最高票价(清城站-飞霞站)为12元。此时入驻职教城的院校已达22所,18万师生构成了稳定的客流基本盘,仅周末往返广州的学生客流就较此前增长3倍,直接带动沿线消费增长25%。这一变化印证了交通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轨道线路的价值,始终与沿线人口与产业密度正相关。
![]()
2、2025年成为广清城际的"爆发之年",一系列关键举措的落地彻底激活了线路潜力。虽然南延线要到12月底才正式开通,但10月调试列车的频繁亮相,已让市场提前感知到"直达广州中心城区"的预期——该线路从白云站城际场引出,途经白云湖站、江高站、神山站,于花都站接入既有广清城际,正线全长22公里,开通后清远至广州白云站最快仅需30分钟,且能通过广州北站衔接广佛环线、白云机场等线路,真正融入大湾区轨道网络 。运营方同步推出的优化措施更具实效:10月31日起,不仅启用新版运行图,还开通了清远飞霞至白云机场东的直达列车,全天21班次,平均约45分钟一班,全程耗时1小时33分,票价49元;此前5月调整的运行图已根据北延线开通后的客流特点优化了"大站快车"停靠站点及时段,而10月的最新调整进一步将每日开行列车增加至239列次,运能提升31%,持续保留"站站停+大站快车"的公交化模式 。票务系统的升级尤为关键,北延线开通时便已同步上线"12306+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双票务系统,支持计次票、定期票等灵活购票方式,配合后续推出的81折乘车优惠,让旅客实现"随到随走",彻底打消了此前"购票繁琐、性价比低"的顾虑 。
![]()
3、更深层的动力,来自广清一体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如今两市交通路网大动脉已打通,清远南部与大湾区形成30分钟通达圈,每天有超1.5万人次通过高铁往返广清两地,其中科技人才占比超30%,企业研发人员频繁在广州天河与清远产业园区之间"候鸟式"通勤。清远凭借生态优势打造"广州后花园",吸引大量广州居民定居,而广州的医疗、教育资源也通过城际网络向清远辐射,形成"工作在广州、生活在清远"的跨城生活圈。这种人口与资源的双向流动,让广清城际从单纯的交通线路,升级为区域发展的"血脉通道"。
![]()
此刻,我坐在广清城轨车厢里,留意了一下车厢内人群构成,正是这种融合的生动注脚:靠窗座位上,几位大学生正讨论着周末去广州看展的计划,北延线开通后,他们的跨城出行频率从每月一次变成每周一次;过道里,一位工程师刚结束在清远的项目对接,30分钟直达白云站的预期让他放弃了自驾;角落中,带着老人孩子的家庭准备去清远泡温泉,便捷的交通让短途游成为周末常态。这些不同身份的乘客,共同构成了城际客流的增长曲线。
![]()
从2020年开通初期日均不足6000人次,到2025年国庆期间单日客流突破3万人次,广清城际的蜕变并非个例。它折射出大湾区城际铁路发展的普遍规律:一条轨道的价值,需要时间培育市场,需要网络实现增值,更需要城市融合提供支撑。当南延线在年底正式通车,当大湾区城际总里程突破400公里,这条曾经冷清的线路,还将承载更多人的生活与梦想。
![]()
列车从广州抵达清远站时,已是华灯初上。看着下车的人流与进站的人群在站台交汇,我忽然明白:广清城际的热闹,从来不是轨道本身的胜利,而是两座城市打破边界、共生共荣的见证。这条生长的轨道,正在书写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注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