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想象中,事情总是在一个结构中展开的。期待人物、情节与场面的读者,会觉得缺乏历史感,那就没法兼顾了。好比我选择了吃苹果,那我并不指望品尝到梨子的味道。曾有一种倾向:把制度史视为政治史的附庸,制度史是为政治史做注脚的,制度研究只有从政治史开始、并最终归结到政治史上去,才算有深度。但我不那么看。从“政治史主体”的立场观察,有血有肉的人的活动才是历史,人的思想言行、人与人的关系,集团、事件和冲突,才是历史的中心。而在“制度史主体”的目光中,人的活动也好,政治事件也好,它们都发生在一个结构之中。宛如湖面上的一场风波,政治史把它刻画得栩栩如生;但制度史关心的,却是湖泊的水文、地质、气象问题。在“制度史主体”的立场中,研究应首先从法定成文制度开始,随后是其运行状况,最后才是其与政治、文化、经济、社会、民族等因素的关系。制度的最基本要素就是结构、功能和形式,所以形式排比和结构分析,是制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阎步克:《服周之冕》,中华书局,2009年,第461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