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罗斯推出“无限射程”导弹,核弹头飞翔引发全球担忧

0
分享至

2025年10月下旬,俄罗斯高调宣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完成决定性试验,1.4万公里的试飞距离、15小时的续航时长,再加上“无限射程”的标签,瞬间搅动全球战略格局。更耐人寻味的是,俄方在宣布消息的同时就通报美国,强调“相互尊重的对话才有成果”,这步棋背后藏着远超武器本身的战略考量。



其实,要理解“海燕”的真正含义,我们得先把它“拆解”开。普京口中“世界独一无二”的它,核心秘密无非是把一个小型核反应堆塞进了巡航导弹里。听起来有点像核动力航母“烧开水”跑路,只不过“海燕”是利用核反应堆直接加热吸入的空气,让空气膨胀喷出,产生推力。

这样一来,它就摆脱了传统导弹对燃料的依赖,理论上射程能达到惊人的2万公里,甚至能贴着海面或陆地,以50到100米的超低空进行“绕地球飞行”,专门去钻那些反导系统的“空子”。俄罗斯媒体甚至描绘过这样的场景:从莫斯科出发,绕过大西洋,穿越南美洲,最终从太平洋方向突袭夏威夷,一条长达2.5万公里的“曲线救国”路径,避开了美国在北极方向严密部署的反导防御。



然而,这枚“划时代”的武器,并非什么新鲜事。它的概念和技术,其实是冷战时期被束之高阁的“老古董”。上世纪50年代,美国有个雄心勃勃的“冥王计划”,就是想搞核动力巡航导弹。他们不仅造出了核冲压发动机原型机,甚至改装B-36轰炸机,进行了47次核动力飞行试验。

苏联也没闲着,用图-95轰炸机改装核动力试验平台,飞了34次。但最终,这些计划都悄无声息地被叫停了。为什么?因为它们都带着三个“致命硬伤”,就像埋在技术深处的定时炸弹。



第一个,也是最让人头疼的,是它“一路喷辐射”的特性。由于“海燕”采用的是直接循环核发动机,空气必须穿过核反应堆的堆芯才能被加热。这就意味着,空气在经过反应堆时,必然会沾染上放射性物质。换句话说,这导弹飞一路,就是在沿途撒播核污染。2024年8月,俄罗斯在测试其发动机时发生爆炸,不仅有科学家不幸遇难,欧洲多国也随之检测到了异常的放射性物质,这无疑是“一路喷辐射”最直接的注脚。

第二个是极高的坠机风险。这玩意儿一旦出故障,或者被敌方拦截,那可就不是普通的碎片坠落了。一枚带着核反应堆的导弹从天而降,无论坠落在自家地盘还是他国领土,都将引发严重的核污染,瞬间变成一枚“脏弹”。这样的风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承受。



第三个问题,则关乎操作人员的安全。导弹内部空间有限,根本无法安装厚重的辐射屏蔽层。这意味着,那些负责维护、操作“海燕”的士兵和科学家,都将直接面临核辐射的威胁。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却要让本国士兵承受如此高的风险,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那么,既然这项技术有着如此明显的缺陷,俄罗斯为何还要在今天将其“复活”?这背后,是美俄战略博弈的复杂大棋。北约五次东扩,将军事边界向东推进了1000多公里,美国精心打造的“金穹”反导系统,更是意图削弱俄罗斯的核威慑。在常规军事力量上难以与北约抗衡的俄罗斯,便选择了“非对称制衡”的策略,通过研发并展示一些“别人没有”的特殊武器,来打破平衡。



“海燕”的出现,恰恰符合这一战略需求。它能长时间在敏感区域上空盘旋,随时准备发动打击,这种“移动核威慑”能给对手带来持续的心理压力和决策困惑。有俄罗斯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这就是一枚“报复性武器”,其目的就是逼迫美国投入双倍的资金和精力去构建环形反导系统,从而从根本上扰乱其防御布局。

有趣的是,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对“海燕”的反应,多少透着几分无奈和不屑。特朗普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试射“不合适”,呼吁俄罗斯“多关注解决冲突”。而西方专家则更为直接地指出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本质。中美两国也都没有跟风研发这类武器,而是更加注重“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的稳健发展。



毕竟,在核战略的范畴里,洲际弹道导弹以其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仍然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海燕”与其说是一件实战利器,不如说更像一张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打出的“王牌”,旨在制造声势,而非真正的大规模部署。

俄罗斯自己也深知“海燕”的局限性。普京坦言,这款武器的后续工作量巨大,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还有待完成。这其实也暗示了,“海燕”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实际的作战价值。在俄乌冲突进入第四个年头,西方制裁持续加码的背景下,“海燕”的试射,更像是一张向世界展示的“战略名片”:即便常规力量吃紧,俄罗斯依然手握足以搅动全球格局的核筹码。



然而,这张“名片”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核污染的风险不分国界,一旦这种武器真的投入部署,就像在全人类的头顶悬挂了一把带辐射的利剑。冷战时期,各国之所以放弃同类武器,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环境所付出的代价,永远比短期的威慑价值更为沉重。

所以,这试图用“老古董”来撬动新平衡的战略博弈,最终很可能演变成一场无人能真正获胜的豪赌。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家卫录音曝光!金靖《繁花》戏份被删真相终揭晓

王家卫录音曝光!金靖《繁花》戏份被删真相终揭晓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2 15:44:55
你不大可能见过的照片

你不大可能见过的照片

霹雳炮
2025-10-04 22:58:14
皇马,再见!阿隆索拍板,5000万“嫡系”离队!9000万节拍器来投

皇马,再见!阿隆索拍板,5000万“嫡系”离队!9000万节拍器来投

头狼追球
2025-11-02 16:33:56
苏超联赛落幕!诞生3个赢家,4个输家!泰州队、南通队位列其中

苏超联赛落幕!诞生3个赢家,4个输家!泰州队、南通队位列其中

球场没跑道
2025-11-01 21:46:49
大惊喜!舷号闪亮,摆满舰载机!福建舰的“大日子”,真的要来了

大惊喜!舷号闪亮,摆满舰载机!福建舰的“大日子”,真的要来了

顾蔡卫
2025-11-02 15:16:10
柚子立大功!医生研究:糖尿病患者常吃柚子,或能收获这7大益处

柚子立大功!医生研究:糖尿病患者常吃柚子,或能收获这7大益处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5-11-01 12:27:37
俄罗斯计划在被占领土动员5万至10万乌克兰人参加对乌克兰的攻击

俄罗斯计划在被占领土动员5万至10万乌克兰人参加对乌克兰的攻击

山河路口
2025-11-01 23:56:08
杭州富豪为瘫痪女儿招婿,穷小伙咬牙接受,新婚当晚他却傻眼了

杭州富豪为瘫痪女儿招婿,穷小伙咬牙接受,新婚当晚他却傻眼了

牛魔王与芭蕉扇
2025-03-10 11:10:01
抱团黄昏!小球终结!NBA的冠军新时代

抱团黄昏!小球终结!NBA的冠军新时代

篮球盛世
2025-11-02 10:51:23
一觉醒来,估计全国人民都知道了32岁的杨紫!

一觉醒来,估计全国人民都知道了32岁的杨紫!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0-31 02:51:26
1965年,毛主席劝蒋介石回大陆,老蒋提出6个要求,毛主席:同意

1965年,毛主席劝蒋介石回大陆,老蒋提出6个要求,毛主席:同意

诺言卿史录
2025-07-17 14:23:29
四川7名干部履新厅级领导职务

四川7名干部履新厅级领导职务

金台资讯
2025-11-02 16:33:43
另一个角度看清军的入关

另一个角度看清军的入关

尚曦读史
2025-11-01 22:20:06
古二超光鲜履历曝光!本想到王家卫身边镀金,反被做局“摘桃”

古二超光鲜履历曝光!本想到王家卫身边镀金,反被做局“摘桃”

小海娱计
2025-11-02 11:54:56
NBA今日里程碑!威少超越历史助攻王,KD追平哈登,巴特勒队史第1

NBA今日里程碑!威少超越历史助攻王,KD追平哈登,巴特勒队史第1

世界体育圈
2025-11-02 14:03:14
分走刘銮雄七百亿身家后,布局15年原形毕露,手段高明令人吃惊

分走刘銮雄七百亿身家后,布局15年原形毕露,手段高明令人吃惊

仙味少女心
2025-10-14 15:09:38
终于!Windows 11迎来蓝牙音频共享功能:可惜还是有限制

终于!Windows 11迎来蓝牙音频共享功能:可惜还是有限制

快科技
2025-11-02 19:17:05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深度报
2025-09-11 23:05:16
如果红军城失去,乌军的下一条防线在哪里?

如果红军城失去,乌军的下一条防线在哪里?

布拉旅游说
2025-11-02 13:55:07
万万没想到,在焦裕禄带领下防沙种的泡桐,竟制成了中国30%乐器

万万没想到,在焦裕禄带领下防沙种的泡桐,竟制成了中国30%乐器

老闫侃史
2025-10-30 19:05:03
2025-11-02 20:35:00
健身狂人
健身狂人
有趣的灵魂总是万里挑一
383文章数 362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头条要闻

19岁男生被邻居驾车故意撞死 事发时再过几天就要高考

头条要闻

19岁男生被邻居驾车故意撞死 事发时再过几天就要高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艺术要闻

她被誉为东方梦露,年过半百依然迷倒众生

亲子要闻

推荐山药蒸肉丸,适合孩子吃的长高菜!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