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五原县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一线,提起调解员韩欣原,当事人常说她是“能解心疙瘩的贴心人”。她始终秉持“耐心倾听、依法调解、情理结合”原则,善从情感、法律、伦理多角度拆解矛盾,联动妇联、社区形成调解合力,用专业与温情守护家庭和睦,成为家庭的“暖心解纷人”。
![]()
2025年6月,夏日的蝉鸣透过调解室的窗棂钻进来,却驱不散室内的沉闷。长桌两端,一对年轻夫妻并肩坐着,中间那杯温水早已凉透,旁边那份调解协议还摊开着,签名处仍是空白。曾经睡梦中都要牵手的人,此刻却像隔了一整个寒冬,连呼吸都带着疏离。
丈夫揉了揉眉心,声音里满是化不开的疲惫:“我们之间,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再耗下去,不过是互相折磨。”妻子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桌布上晕开小水痕:“收到法院通知那天,我躲在被子里哭了一夜。我不想这个家散了,孩子才刚上小学,他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啊……”
调解员韩欣原没有急着开口,安静地递过纸巾。她记得,第一次调解时,丈夫攥着拳头倾诉,那些积压多年的委屈像决堤的水:“她总觉得我做得不够,不管我加班到多晚,回家迎来的永远是指责。”妻子则哽咽着捶了下桌子:“我辞掉工作在家带娃,每天围着灶台和辅导书转,他却说我越来越像个怨妇,凭什么?”
等两人情绪稍缓,韩欣原才轻声开口,语气里带着法律的严谨,也藏着人情的温度:“民法典里写得清楚,夫妻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你们啊,把婚姻过成了各自为战的战场,却忘了它本该是两个人的共舞,需要配合,更需要体谅。”
接下来的三周,韩欣原又组织了三次调解。她对双方说:“不管最后走哪条路,你们永远是孩子的父母,这层责任,谁都不能推。”看着男方,她说:“你爱人每天做的饭菜、辅导作业的耐心,不是理所当然,这是对家庭实实在在的贡献,法律认,情理更认。”在韩欣原的引导下,冰封的坚壳开始有了裂痕。丈夫第一次说起,听到妻子不停念叨时,他不是烦,是怕自己达不到她的期待;妻子也红着眼眶承认,那些“唠叨”里,藏着她对失去这份感情的恐慌。
最后一次调解,韩欣原看着两人欲言又止的样子,提出了一个建议:“给婚姻六个月的‘修复期’吧。这期间,你们一起辅导孩子功课,每周留一天‘家庭时间’,抛开工作和外人,就一家三口待着。
她顿了顿,目光诚恳:“如果六个月后,你们还是觉得不合适,我们再安安心心地谈离婚。但现在,能不能先给彼此一个机会?”
夫妻俩在协议上签下名字:若六个月后仍无法和好,便和平离婚,孩子由妻子抚养,丈夫按时支付抚养费,财产按法律规定合理分割。
六个月后,调解室没有再等来这对夫妻。丈夫下班后准时去学校接孩子,周末带着全家去公园;妻子重新找了份代课老师的工作,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婚姻这面镜子,碎了或许难圆,但裂了的时候,只要两个人都愿意伸手去补,总能拼凑出继续映照生活的模样。就像民法典所倡导的,家庭该有优良家风,婚姻该是平等、和睦、文明的模样。而韩欣原知道,每一次这样的努力,都是对爱最温柔的救赎。
![]()
五原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地址: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新华北路综治中心三楼婚调室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权益部
供稿:孙娟
编辑:张裹裹
审核: 赵琳
声明: 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