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是幼儿正式步入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通过开展户外活动、游戏活动等,结合师幼互动,对幼儿思想和行为进行科学引导,不但可拓展知识范围,还可促进综合能力与素质提升。
对此,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注重观察、倾听和分析,采用新型互动模式和“一对一”观察法,加强双方互动交流,增进师生感情,了解幼儿特定时段内的成长变化和内心想法,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幼儿思维与素质。
![]()
一、观察目标和对象
本文旨在了解当前幼儿园师幼互动的基本情况,以户外活动为例,探究特定情境下师幼互动现状,剖析双方互动行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师幼互动的优化策略。
为了解幼儿园师幼互动水平,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花名册中随机抽取一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即芸芸,持续观察7天,每日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前2天为预观察,目的是让观察对象熟悉观察者的存在,并调整观察方案的不足,第3天开始正式观察,采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二、观察方法
该研究采取非参与性观察,观察者自身不直接参与活动,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观察。
在自然观察状态下,以旁观者身份记录师幼互动状况,并填写观察单。
将时间取样和典型事件相结合,采用白描手法,记录三次观察的师幼互动事件,每次观察都在不同活动下开展。
此外,在活动现场采集师幼互动相关案例,将互动情境真实再现出来,通过案例展示和分析,反思总结,把握师幼互动现状,将其作为研究开展的事实性依据。
![]()
三、观察内容
以幼儿园一周活动“汽车轱辘辘”为例,对芸芸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研究。
第一次观察:
今日活动在游戏区开展,芸芸一边感慨汽车玩具外观漂亮,一边对老师说:“麻烦给我一支画笔,我想绘画了。”
于是老师将画笔递给她,她开始认真地画起来,并说:“小汽车不够漂亮,需要增加一些装饰”,画好后拿给老师看,说:“我画了自行车,可以全家人骑上一起到公园玩,我还设计一台小轿车,可以让我爸爸带我去旅游,再带上妈妈和丽丽(芸芸的好朋友)”,我还画了卡车,因为在大街上经常看到,装着很多货物。
老师马上对其进行表扬:“画得真不错!”
第二次观察:
今日活动在户外开展,教师为幼儿投放一些实体车辆,但在活动期间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芸芸:“我选了一个车牌是12号的车,准备将它推出来,这时看到丽丽去推一个11号的车,这时毛毛过来抢,他们就打起来了。”(第一段)
芸芸:“我对丽丽说,你就别跟他抢了吧,反正我这还有一个呢,一起玩吧!然后丽丽就‘哼!’然后就过来,我们就一起玩一个车了。”(第二段)
芸芸:“我们汽车上坡时,我们就下来推,下坡时我们就坐上来,可是等我推的时候,等到一半时候,我就会把脚放在……(教师皱眉),但丽丽就不一样,她下坡还是推,然后上坡还是推……”(第三段)
芸芸:“我们骑车的时候,一人只能骑一次,只能我们一人在前面骑一次,一人推一次。”(第四段)
芸芸:“我们玩车时,我发现鹏鹏昨天还说跟我们玩的,说明天我还是跟你们玩,但最后他不跟我们玩了,去找了其他人。”(第五段)
第三次观察:
今日活动在户外车道上开展,中班幼儿对于车道不知该如何区分,骑车时就两边朝着同一方向走,不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这时芸芸开始提醒乱骑的毛毛,“你的方向反了奥!回来需要走另一边。”毛毛开始尝试变换车道,发现这个方法果然很好,大家的车都不那么拥挤了。
四、反思总结
第一次观察反思:
汽车玩具不单单受男孩子喜欢,班内的小女孩同样感兴趣。芸芸对不同汽车功能十分清楚,可见生活观察力较强,并有着不同的安排,思路清晰,头头是道。
教师先是表扬幼儿对生活的观察细致,然后开始品评画作,对色彩选择和构图提出表扬,并对线条应用方式提出优化意见。
尽量减少线条应用,仔细完善车轮结构与质感表现,并在区域内投放一些汽车模型、图片等,供幼儿参考,帮助提升绘画热情,取得良好的互动效果。
第二次观察反思:
针对芸芸在骑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用录音笔记录当时的话语,逐句研究反思,观察孩子的活动表现,分析心理活动和主观意图,便于确定日后引导方向。
通过第一段话语发现,芸芸对数字较为关注且敏感,她能观察到所选车辆的车牌号,并记住了好友丽丽所选车辆的车牌,说明她心思细腻,对身边事物有一定的关注度。
第二段话语展示出她较为宽容、包容他人,在丽丽的车被抢后,她能够主动分享,不自私。
通过第三段话语观察,发现幼儿表述句子不完整,教师无法充分理解孩子想要表达的内容,但只是微微皱眉,并没有直接打断或者批评,使幼儿的表述欲得到尊重和理解。例如,“芸芸:‘我就会把脚放在……丽丽就不一样,她下坡还是推,然后上坡还是推……’”,虽然芸芸无法从自己角度解释脚放在那里做什么,但她自行调整好思路后,能够从同伴行为上反面表达自己的行为,可见幼儿的表述过程也是不断思考、梳理思路的过程。此外,教师只是微微皱眉后继续倾听,这种态度可使幼儿感到放松,尽情地自我表述,并且模仿当时自己和他人的状态和表情,惟妙惟肖。
第四段话语可看出芸芸很遵守游戏规则,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并敦促他人遵守规则。
通过第五段话语剖析,发现芸芸重视同伴的发言,重视为人的诚信。尽管教师无法在活动中观察每位幼儿的细节表现,但通过幼儿表述活动内容和状态,能够感受到他们对活动、对同伴间的交往态度与情绪变化。
第三次观察反思:
幼儿骑行活动共有两个车道,均可以通关,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单纯想着我可以在这里骑车,却忽视了马路上的行车规则。
通过观察芸芸的行为表现,发现她思路清晰,知识范围很广,能够掌握车辆双向行驶的规则,并敢于开口提醒其他小朋友,站出来维持“车场”秩序,说明她的秩序感、社会责任感较强。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幼儿园应多让孩子了解社会规则,将一些社会生活场景融入一日活动内,帮助积累经验,提高社会适应力。
五、结语
观察记录是一种回顾、反思,也是一种研究,教师应发挥专业优势把握教育契机,通过日复一日的观察记录,记录幼儿的成长变化,倾听了解幼儿。
![]()
同时,积极响应教育改革号召,坚持平等原则对待每位幼儿,通过语言鼓励、动作安抚等方式,主动与之交流互动,拉近双方距离,使师幼之间形成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由此获得幼儿的信任,从而更加全方位、深层次地观察幼儿行为,了解内心想法,制定针对性培养策略,纠正幼儿不良行为,锻炼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使其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由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