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降临,“王抖抖土豆粉”门外几名大学生围坐桌边边吃边聊,有人拖着拉杆箱冲进店家,收银台上外卖袋排成了排;“状元堂”门口德国归来的客人在外摆桌开启茅台,烛光混搭着龙虾,烟火裹挟着酒香;凌晨1点的小酒吧老外师生在露营风外摆位举杯畅谈……
15%的营业额增幅、20%的客流量提升、2小时的夜间消费延长,永平路的夜晚正用外摆经济重构社区商业生态。从最初12家商户试探到如今16家参与,这条毗邻上海交大的商业街通过积分制+商户自治破解了城市治理难题,“闵行版大学路”的蓝图在霓虹灯下展开。
外摆扩容
参与商户平均营业额上升15%
行至东川路永平路口,车速变缓——饭点一到,来永平路吃饭的人多起来了。店招次第点亮,人气渐渐笼聚……从6月份至今,外摆商户又多了4家,新开张的“赣小厨”是其中之一。
“我比较过其他做餐饮的路段,也认真考察过这个地方的客流量,晚上生意能做到11点。”彭老板说永平路的人气把他吸引来了,“我选了这里,接地气、客流大,我的外摆效果图在修改,招牌、logo都会印上去”。老彭说刚开业时交大还没开学,现在越来越好,“里面我租下了3层,外面摆两张桌子,让同学们感受另一番风味”。
![]()
慕名到永平路开店的“赣小厨”
另一家7月份新开张的“王抖抖土豆粉”门前外摆同样用心,花箱上有“蝴蝶”在飞,原木色桌旁几名大学生边吃边聊。“一天三四百单,师傅在不停地做,我们店面不大,外摆三四张桌子能坐十几个人”,店长说很多客人喜欢他们家时尚活力的环境。说话间,一个姑娘拖着拉杆箱急匆匆冲进去,收银台上一排纸袋待快递员送出……
![]()
堂吃+外卖+外摆,师傅每天不停地做
这种“空间红利”早有先例。6月首批外摆的“灰太狼”烧烤通过外摆新增约200平方米营业面积,夏季周末夜间几乎满座。6月份营业额增幅30%,老板笑得合不拢嘴。作为老商户也是五星商户,老板说营业结束会把桌子收掉、保证人行通道功能,每晚都有保洁,每周深度清洗,不影响环境。
![]()
参与外摆商户营业额增幅平均15%
隔壁做炒菜和龙虾的“状元堂”,外摆效果同样明显,老板说上座率、人气都比以前高了。在一张大拼桌的客人中,熟客王先生扛着一箱茅台为德国归来的几位同事接风:“这里味道好,有烟火气,吃吃聊聊,感觉蛮好”。
外摆对“弹丸之地”的“小酒妮鲜啤吧”更是雪中送炭。店面仅几平方米,两台大冰柜加两把椅子一张方桌再无转身之地,露营风外摆位上有烛光玫瑰,颇富情调。客人多是高校师生,老外居多,有人喜欢坐吧台边聊,有人喜欢外面坐会儿,有人买了带走,小店要营业到凌晨1点多……
“外摆商户客流增加,夜间消费延时2小时,整体街区人气提升。6月份的一批已享受到红利”,永平路路管会会长黄勇说,做快餐的中午人多,做炒菜的晚上人多,精酿啤酒要做深夜场,尽管体量不一,但平均客流量增加20%,营业额上升15%,周边非外摆商户也因“溢出效应”受益。
治理创新
“积分制”16家商户无一被退出
“以前因为不整洁要被市容巡查,现在大家比着谁家门前更漂亮。”沧源街区党支部书记滕煜说,转变源于江川路街道的积分制+动态管理模式。商户提交外摆申请后,路管会通过永平路商户服务群进行扁平化审批,实地核查装修风格、灯光效果、绿植配置后快速批复;加盟店无需特殊设计,自营店会整体评估。获批商户需遵守不占用消防通道、不设置固定围挡、不产生油烟噪音等原则。
由83家商户组成的“美丽一米线”自治联盟,16家参与外摆。“不是每家店都需要,有需要还要有条件,有的放两张桌子,有的设为抽烟区、等位区”,黄勇介绍。需要外摆的,街道市民园艺中心提供指导帮助,包括请高级园艺师教商户植物的摆放挑选及养护。
“推进过程比较顺利,我们设想了很多可能出现的情况”,街道城建中心主任沈东娅介绍,路管会管理机制实行积分制,对外摆商户柔性考核,堆放杂物、飞线充电、垃圾没有及时清理等行为,扣分前先提醒,整改则免罚。截至目前16家外摆商户未出现强制退出案例。
“加入路管会参与‘美丽一米线’的商户都是比较自觉配合的,招商时就筛选过了”,黄勇提到,商户自治的智慧随处可见:门前有电瓶车停放,会自发摆放花箱隔离引导;等位区拥挤,就用灯光设计+绿植墙优化体验。
![]()
等位的食客
更值得关注的是“治理红利”的释放。“多方形成共识后街区管理压力下降了”,滕煜说商户把门前当作自家客厅来布置,把等位的客人当朋友来招待,这条街就真正活起来了。新开的店会看旁边的店,如果隔壁店铺跟管理部门“打游击”,堆放杂物,那新开店铺也会趁巡察队不在的时候悄悄放,现在看别人门前都是花箱,新店就知道门口可以摆花,不能乱放。很多街区头疼电动车乱停,“在永平路越来越多客人主动把电动车停到指定区域,还会提醒其他顾客注意台阶”。
外摆并非永久性。一年后积分考核优秀的商户第二年可继续外摆,申请提交到区绿容局备案并上报“摊地图”平台——一个涵盖闵行区所有外摆商户的地图。沈东娅称他们还有一个街区书记、市场管理所等多部门组成的内部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沟通机制畅通。“整体上大家感觉很好,环境好了,经济活了,商户有钱赚,都开心”。
街区联动
烟火气中的“大学路”基因
永平路商户两侧都是居民区,外摆是否影响居民?“商户靠近居民区的一侧没有窗子,灯光等问题会少很多;外摆对时间有要求,比如烧烤,考虑到噪音油烟气味等,晚上11点左右营业结束”,黄勇说,里面如有空位,商户送点饮料啤酒,就请外面的客人进去坐。
一开始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外摆,沈东娅指着外摆商户门前的通道耐心解释:你看这条路走过去都是通的,外摆不是把它全围起来,是鼓励商户对自家门口进行美化,有需求再摆且不是随便摆。”这也是试点至今街区接到过的唯一投诉。
![]()
外摆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多方受益
“外摆不是简单的桌子叠加,而是消费场景的重构。”区绿化市容局市容联席办负责人杜义平认为,环境美化、通道畅通、食客需要、商户自觉、监督到位、管理柔性,市民叫好,最大程度让各方受益,是外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相关方面还推出了多种刺激手段。毗邻高校,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师生3万多人是永平路重要的客户群和活力来源,每年开学季路管会都会发优惠券,凭学生证享折扣,街区跟交大生活类公众号合作推广各种活动,实现商户与消费者的共生。
![]()
狭小空间也可以摆出生活情调
全长1.2公里的永平路,作为市政道路今年七八月份开始通过高杆停车收费系统实现15分钟2元、首小时7元的阶梯收费,“半小时吃个快餐停车费要4元,能否实现餐饮消费减免车位费的票根经济?如消费300元免1小时停车费”,针对商户的建议,街区表示停车收费联动方案在讨论申请中。
另外街道正跟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合作,在永平路上街沿嵌入校徽浮雕砖等交大元素,改造提升环境,更添学院气质,争取2026年交大建校130周年时建成,实现街区校区深度融合,将永平路打造成闵行的“大学路”。
![]()
“闵行版大学路”酝酿中
进入深秋季节,针对冬季外摆,街道已启动“暖冬计划”。“我们还没经历完整的一年春夏秋冬,国外外摆冬天多用燃气,我们在考虑使用可移动式地暖设备还是透明防风罩还是其他”,滕煜说,对于外摆经济,他们也在探索研究中。
从最初12家商户的谨慎尝试到如今16家商户的主动参与,从单一的空间扩容到多元的治理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温度,往往藏在等位区的笑声中、深夜亮着的霓虹灯下以及商户自发布置的花箱里。永平路的烟火气,正成为上海社区商业“小外摆大民生”的治理新篇和鲜活样本。

记者:崔松鸽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