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到中年,最怕的不是岁月流逝,而是身体渐渐有了暗示。
有人饭桌上大快朵颐,转身却觉得心慌;
有人夜夜不眠,白日里精神萎顿;
有人心事放不下,动辄愤然叹息。
古人说得好:“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劳逸结合。”
这三句话,正点破了人生最怕的三件事。
![]()
01
贪食贪饮,易损身
世间多少病,起于口中。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才情纵横,却常以酒耗身。诗词征稿中,关注公众号投稿。
古人借此提醒:纵然才情如李白,也不能抵过纵饮的损害。
我们身边的现实也是如此:饭桌上的一时痛快,往往换来日后的不安。
能节制饮食,才是真正的长远智慧。
古人云“食饮有节”,这“节”字,是节律,亦是节度。
它并非要求我们清心寡欲,而是教会我们与欲望和平共处,从无节制的“贪求”转向有质量的“品味”。
一蔬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饮一酌,亦当虑及其身。
这份对身体的敬畏与节制,是成熟赠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
02
日夜无度,易伤神
不少人年过半百,还习惯熬夜。
白日里疲倦不堪,夜里却与手机、酒杯作伴。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告诫儿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做人做事,光说不练无用。养生亦如此。
道理人人懂,但若日夜颠倒,不加行动,岂不是白白损了身子?
诗心若无处归依,
就会在喧嚣中沉没。
我们设立:守护诗脉群
每日寄诗,互守心灯,
不让诗脉熄灭。
若你愿意留一盏心灯,
可扫码入群
今日寄诗已在等你。
真正的养生,不是去追求什么秘方,而是守住平常的起居。
守住平常的起居,是一种看似简单,却需要极强自律与定力的修行。
当你能在万籁俱寂时安然入梦,在晨光熹微中自然醒来,你会发现,饱满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愉悦,远胜于深夜那片刻虚幻的放纵。
03
忧愁不散,易伤心
中年人最怕的,还有心里的结。
有人对往事耿耿于怀,有人对人情斤斤计较,久而久之,心被愁苦拖累。
白居易在《对酒》中感叹:“穷通行止长相伴,任是无心也动人。”
人生有穷通,行止各有命。
若一味郁郁,反而伤身。
能放下,能宽心,才是护住后半生的良方。
心上的皱纹,比脸上的更催人老。
放下不是原谅别人,而是放过自己;宽心不是麻木不仁,而是为自己开辟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内在天地的智慧。
心若宽敞,陋室亦如天地;心若逼仄,广厦也似牢笼。
养心,就是学会做自己情绪的园丁,及时拔除忧思的杂草,浇灌平和的花朵。
04
今日寄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此句不仅是劝学,也是提醒我们:后半生若不自护,终将自悔。
愿我们都能记住古人的提醒:
——饮食不过度,以清养身;
——起居守规律,以静养神;
——心境少烦忧,以宽养心。
如此,身体自安,心境自稳。
而诗,便是时时在耳边的叮咛,让我们在人到中年,不至于走偏。
*作者:诗词君。文章首发于诗词天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