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里,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以敢于讲真话、公平公正的表现,广受称道。
那些实力比较弱、发展还不太充分的小国,能在联合国里发表他们的声音,离不开中国一直默默在背后撑腰、帮衬着他们。
坚守“不称霸、不扩张”原则,愿意帮助那些弱小国家的中国,绝对算得上联合国里的清新之风。
就是这么一心为公、无私无欲的中国,却一直不愿意承认那九个已经宣布独立的新成立国家。
这九个国家叫做:巴勒斯坦、巴林、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阿曼、也门、沙特阿拉伯还有伊拉克。至于为什么中国不认,可以说主要是出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以及国际法的考虑,毕竟这些地区的分离不符合一个中国的原则,影响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统一,到目前为止,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尚未把这些所谓的“新国家”作为正式承认的国家。
车臣共和国
车臣共和国呢,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地区,坐落在高加索山脉的北边,面积大概在1.5万到1.7万平方公里之间,人口也差不多在120多万左右。这里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首府叫格罗兹尼。
车臣和俄罗斯的恩怨,要追溯到18到19世纪,那会儿沙俄经过大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才把车臣收入版图。
这段征服历史为两边的关系埋下了矛盾的苗头。
![]()
在苏联时期,1944年斯大林当局以“车臣人与纳粹德国勾结”为由,把整个车臣族群强制迁往中亚和西伯利亚,好不容易到1957年才准许他们回归。
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后,车臣的领导人杜达耶夫趁机宣告了独立,但实际上车臣只是在俄罗斯联邦内部拥有自治地位,并不是加盟的共和国,所以根据宪法规定,他们没有“自由退出”的权利。
也就是说,车臣单方面宣布独立缺少法律依据,被当作分裂主义行径来看待,而不是正式认可的合法独立。
为了维护国土的完整,俄罗斯在1994年和1999年两次展开了与车臣的冲突。
![]()
虽然车臣武装曾经利用恐怖袭击引起了国际关注,但在普京上台后,俄罗斯采取了强硬的反恐措施,也最终稳固了对车臣的统治权。
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和中国,一向重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因而拒绝承认车臣的独立地位。中国一直反对分裂主义,从维护民族团结的角度出发,支持俄罗斯对车臣拥有主权。
![]()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是一个位于地中海塞浦路斯岛北边的政治实体,自1974年以来实质掌控着该岛大约37%的土地,并宣布成立了自己的国家。
不过除了土耳其外,没有其他国家认可它作为主权国家的身份,包括中国和联合国都没有予以承认。
在1878年,英国开始掌管塞浦路斯,直到1925年正式把它划作殖民地。
![]()
在英国统治时期,殖民当局推行了“隔离区”措施,刻意将希腊族和土耳其族两边分得越来越远,结果也加剧了两族之间的隔阂和矛盾。
1960年,塞浦路斯宣告独立,成立了由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共同治理的联合政府。
不过,这种脆弱的权力分配模式没能撑多久,到了1963年,希腊族掌控的政府打算调整宪法,减少土耳其族的政治特权,结果引发了两族之间的激烈冲突。
1974年7月,希腊军政府支持的一场政变推翻了塞浦路斯的合法政府,土耳其随后以“保护土族居民”为借口出兵入侵,占领了岛屿的北部区域,造成大量居民被迫南北迁徙,也算是民族层面的大规模人口交换了。
![]()
在土耳其的支持下,北塞浦路斯于1975年宣布成立“塞浦路斯土族邦”,之后又在1983年11月15日单方面宣布独立,建立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中国一贯坚持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外交原则,承认南部的塞浦路斯共和国是整个岛屿唯一合法的政府。
中国驻塞浦路斯大使馆多次发出提醒,提醒中国公民在前往北塞地区时要格外小心,并明确说明北塞浦路斯是“没有获得国际承认的政治实体”。
![]()
西撒哈拉
西撒哈拉位于非洲西北部,处在撒哈拉沙漠的西侧,邻近大西洋,毗邻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以及毛里塔尼亚。
以前,这里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大家都习惯叫它西属撒哈拉。
1976年西班牙撤出后,西撒哈拉的归属问题变得一直悬而未决,争议不断,冲突也没停过。
那时候,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宣告成立了“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不过紧接着,邻近的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都对这片土地表达了主权的诉求,还各自派兵瓜分土地,局势变得挺复杂。
![]()
毛里塔尼亚后来因为打仗吃亏放弃了自己占领的地盘,可摩洛哥则趁机迅速补充了空缺,现在实际掌控着西撒哈拉大约四分之三的领土,涵盖了主要城市和沿海地区,沿岸还修建了长长的沙堤长城,帮自己稳住了局势。
而西撒人阵主要掌握着东部那大约四分之一的荒原区域,流亡政府还得到了部分国家的认可。
中国在处理西撒哈拉问题上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小心翼翼的,动作都挺谨慎的。
中国官方表达的意思是,希望西撒哈拉的问题能在联合国相关决议的基础上,得到一个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表示中国认可并支持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和平谈判,也支持让西撒哈拉人民通过公民投票来实现自我决定的办法。
![]()
索马里兰
索马里兰位于非洲之角的西北部,1991年5月18日宣布独立,成立了拥有自己政府、货币、警察和军队的“索马里兰共和国”。不过,到现在为止,它还没有被联合国或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正式承认。
回顾历史,索马里兰在1960年曾短暂实现独立,仅仅几天,之后便与意属索马里合并,正式组成了索马里共和国。
1991年,索马里中央政府崩溃,陷入漫长的内战,原英属索马里兰的各部族就此以此为由宣布了独立。
![]()
在国际规则和广泛认同的共识中,保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性一直是全球共同坚持的基本准则。
联合国、非洲联盟这些国际机构一般都不赞成打破殖民时期划定的界线,毕竟担心这样会引发其他地区类似的分裂运动,导致局势变得不稳定。
因此,国际社会大多把索马里兰看作是索马里联邦的一部分。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十分明确,坚决不动摇。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也同样尊重索马里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官方明确把索马里兰称作“索马里兰地方当局”,并强调“索马里兰是索马里的一个部分”。
![]()
邦特兰
邦特兰位于索马里东北区,1998年7月由当地氏族宣布自治,组建了自己的治理机构,首都设在加洛威,最大的城市是博萨索,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体系,甚至配置了自己的安全力量。
话说,虽然它表现出了不少像国家的特征,但国际社会像中国啊、联合国什么的,都没有正式承认它是一个主权国家。
国际社会大都遵守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不太提倡随便打破殖民时期留下的边界界线。
跟索马里境内另一个宣布独立的索马里兰追求彻底独立不一样,邦特兰官方表示的态度是愿意在联邦制的框架中,和索马里重新合并。
![]()
在应对类似问题的时候,中国政府也是坚持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外交部的官方声明中,明确提到“邦特兰自治政府……支持联邦制度,强调维护索马里的团结和统一,反对国家的分裂。”
这说明中国把邦特兰看作索马里的一个地区,还支持它在索马里联邦体系下,找合适的办法解决问题。
邦特兰地方这些年来一直受着严重的安全困扰,特别是沿海区域,像“邦特兰卫队”那帮海盗曾经猖獗得不得了,给国际航运的安全添了不少麻烦。
由于安全局势一直不太稳,这也让国际社会在承认他们地位这事上变得更加谨慎和仔细。
![]()
南奥塞梯
南奥塞梯位于高加索一带,面积大概有3900平方公里。在苏联时代,它原本是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管辖的一个自治州。
南奥塞梯这块地方多山,面积差不多有3900平方公里,人口大概8.5万左右,主要都是奥塞梯族人。经济上主要靠农业支撑。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它和格鲁吉亚闹出点事儿,宣布独立,成立了所谓的“南奥塞梯共和国”。
![]()
虽然它得到俄罗斯、尼加拉瓜、委内瑞拉和瑙鲁等少数国家的认可,但像中国和联合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国际成员都没有承认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认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领土之一。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跟国际绝大多数国家一致,明确表示南奥塞梯属于格鲁吉亚的内政事务,不支持任何分裂行动。
![]()
阿布哈兹
阿布哈兹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坐落在黑海沿岸,地理位置在大高加索山脉的西南端,首都叫苏呼米。
在苏联解体之后的1992年,阿布哈兹自己宣布了独立,可这事儿并没得到联合国和像中国这种国家的广泛认可。
从过去的历史来讲,阿布哈兹在苏联时代原本是格鲁吉亚领土上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内的小地方。
到了1990年,阿布哈兹自己通过决议变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但在1991年,格鲁吉亚依旧把它当成自治共和国来管理。
到1992年7月,阿布哈兹正式宣布自己独立,紧接着和格鲁吉亚中央政府之间开始了武装对抗。
![]()
这场战火一直到1993年才停下,阿布哈兹的分裂武装在俄罗斯的帮忙下,把那片地盘大部分都给拿下了,结果很多格鲁吉亚族的人不得不四处逃难。
到1994年,在联合国的监督和俄罗斯牵头的独联体干涉下,双方达成停火协议,俄罗斯军队以维和部队的身份进入了那片地区。不过,主权归属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悬着一大坨未定。
大部分联合国成员和国际社会都没有认可阿布哈兹的独立地位。
关于尊重格鲁吉亚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相关决议都明确了这一点。
![]()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
德涅斯特河沿岸的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坐落在摩尔多瓦东边德涅斯特河左岸那块狭长地带,也有人叫它“德左”。
它在1990年9月2日单方面宣告脱离当初的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获得“独立”。1992年因同摩尔多瓦爆发武装冲突,之后在俄罗斯维和部队进入之后,保持了实际的自治状态。
虽然德左有自己的政府、军队和货币,但它的独立地位没有得到联合国以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的认可,国际社会基本上都把它看作摩尔多瓦的一部分。
![]()
德左的自主地位缺少坚实的法律依据。在苏联时期,它只是摩尔多瓦境内的一个自治区域,并不是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因此没有宪法赋予的“退出权”。
它的独立宣言是在苏联解体时提出的,主要因为担心摩尔多瓦会跟罗马尼亚合并,以及俄语族群的权益受到威胁。不过,摩尔多瓦政府一直坚持自己拥有主权。
![]()
科索沃
科索沃位于欧洲东南面的巴尔干半岛上,过去一直是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首都叫普里什蒂纳。
虽然科索沃在2008年2月17日单方面宣布了独立,得到了包括美国和一些盟友在内的部分国家的认可,可这份独立并没有得到联合国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
那会儿,有大约90个国家还没有承认科索沃的独立。
科索沃在12世纪之后,归入塞尔维亚王国的篱笆里,到了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下,又逐渐走上伊斯兰化的道路。
![]()
从80年代末开始,科索沃的阿族人就逐步寻求自主独立。1991年,他们举行了一次未获国际认可的“全民公决”,决定成立“科索沃共和国”;接着在1992年5月,又举行了一次非法选举,结果导致在科索沃出现了塞尔维亚当局派出的政府和阿族自行“选举”的政府同时存在的局面。
到1998年,激进的阿族非法武装“科索沃解放军”与南联盟军警的武装冲突不断升级。
1999年3月,北约没有得到联合国许可,打着“阻止科索沃的人道主义危机”的旗号,展开了一场持续78天的轰炸行动,目标直指南联盟。
![]()
1999年6月,联合国安理会批准了第1244号决议,明确重申南联盟(也就是塞尔维亚)对科索沃拥有主权,呼吁各会员国要充分尊重南联盟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规定由联合国派驻维持秩序的特派团来管理科索沃,安全由由北约领导的国际维和部队来保障。
自从科索沃进入联合国托管期,塞尔维亚一直坚持自己对科索沃拥有主权,反对让科索沃变成一个独立的国家。
![]()
《稳定车臣变成孤岛,邻近地区变成新“车臣”》——2008年07月27日 0715 来源: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撰稿 侯艾君 (中国社会科学院车臣问题专家,《车臣始末》一书的作者)
![]()
《美国取消对塞浦路斯的武器禁运,土耳其回应称将增加兵力到塞北》——观察者网2022-09-30 1536
![]()
《从无限期审查变成默认现状:美国自“主权承认”起对西撒哈拉政策的演变》——政务: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2023-11-07 2301
![]()
为了争取港口控制,埃塞俄比亚或许会考虑正式承认索马里兰的“独立”地位——观察者网2024-01-02 23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