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日本京都的住宿税新政,正把游客和本地人推向对立面。
2026年3月起,这里高端酒店的税费将从1000日元暴涨到1万日元,足足翻了10倍。
游客骂这是 “变相宰客”,本地人却拍手叫好。
![]()
景点变“人墙”,冲突天天上演
咱先捋捋数据,2025年才过去9个月,访日外国游客就飙到3165万人次,比去年多了近两成,花的钱更是冲到6.92万亿日元。
不少人吐槽:“去京都看樱花,结果眼前全是后脑勺;想在富士山拍张干净照片,镜头里全是举着自拍杆的人。”
比拥挤更闹心的是冲突。
就在8月,熊本一场暴雨把车站淹得交通瘫痪,一名游客对着二十岁的站务员破口大骂,吼声整个车站都听得见。
站务员鞠躬鞠到腰都直不起来,反复说“非常抱歉”,可游客根本不买账,拍着检票口咆哮了十多分钟,最后还是警察来才把人劝走。
新干线里的糟心事也不少。
有欧美游客把脚翘到对面座位上,开外放刷视频,笑声吵得整个车厢不得安宁。
旁边日本老人实在忍不了,大吼了一句“你给我停掉”,那股子气势直接把游客镇住了,赶紧关了视频收了脚。
最苦的还是本地居民。
京都有个主妇在网上发帖:“以前买个菜十分钟,现在得绕三条街,超市里的饭团都被游客抢空了。”
北海道小镇更夸张,游客堵得消防车都开不进去,居民半夜被民宿的喧闹吵醒,只能对着空荡的街道叹气。
这些声音,成了国土交通部金子恭之部长出手的直接原因。
![]()
京都下狠招,住宿税翻10倍
景点堵成这样,地方政府肯定不能坐视不管,京都率先亮了“杀手锏”。涨住宿税,而且是往死里涨。
我跟你说,这涨幅真不是闹着玩的。
以前住一晚10万日元的高端酒店,也就交1000日元税,现在直接涨到1万日元,翻了10倍,合人民币差不多470块。
这政策2026年3月就执行,京都算盘打得很精:用钱包“劝退”一部分游客。
按京都市政府的说法,这笔钱一年能多收130亿日元,全用来修车站、加垃圾桶、增派清洁工。
可网友吵翻了天,有人说:“早该这样了,不然京都就成‘人挤人主题公园’了”;也有人骂“这是宰客”,说真想去的人不差这点钱,反而把普通游客挡在门外。
除了京都,其他地方也在自救。
北海道小镇直接限每日游客数量,进门得先预约;京都市更狠,抓到乱涂乱画、大声喧哗的游客,罚款金额直接翻倍。
但金子恭之说了,这些都是“小打小闹”,治标不治本,真正要解决问题,还得靠全国性政策。
他透露,马上要出的旅游振兴计划里,专门加了“反过度旅游”的条款。
比如增开连接景点的快速巴士,别让游客全堵在一条路上;搞个实时拥堵地图,哪里人多一目了然;景区多插文明提示牌,把“别乱扔垃圾”“小声说话”写得明明白白。
这些招儿,说白了就是在游客和居民之间找平衡。
![]()
网约车想解禁?部长直接踩刹车
人多了,交通就成了大难题。日本维新会瞅着机会,提了个“全面放开网约车禁令”的方案,说这样能解决游客打车难。
可金子恭之听完直接泼了冷水,态度特别明确:“不行,安全第一。”
这话真不是杞人忧天。现在日本只在东京、大阪搞试点,允许出租车公司在高峰时段用私家车接活,可乱象已经不少了。
有中国游客在大阪坐网约车,半路被司机加价,不给钱就扔在高速上,最后还是领事馆出面才解决。
更乱的是平台套路。
有报告说,有的网约车平台搞“算法黑箱”,表面按距离派单,实则优先给投了广告的司机;还有的逼出租车公司独家合作,不答应就不给订单。
车站候车区更被传统出租车垄断,网约车根本进不去,游客照样打不着车。金子恭之说得实在:“付费拉人可以,但车得合格,司机得有资质,出了事故谁担责必须说清楚。”
现在看来,网约车想在日本全面放开,没个三五年根本不可能,毕竟安全这根弦,谁也不敢松。
![]()
把游客引到乡下,这招管用吗?
说句实在话,过度旅游的病根,就是游客全扎堆在热门城市。
金子恭之的解法是“分流”,正在修订《观光立国基本计划》,要把游客往乡村引,让偏僻地方也能分到“旅游红包”。
政府现在砸了不少钱搞乡村基建,修快速巴士、建特色民宿,还推了好多小众路线。
比如伊豆半岛搞“渔民体验游”,游客能跟着打渔、晒海鲜;岐阜县高山推“古街慢生活”,让大家逛老铺子、吃手工面条。
2025年国庆,福冈、伊豆这些地方的搜索量涨了两倍,确实有游客开始往乡下跑了。
但问题也摆在这儿。
有游客去伊豆体验完吐槽:“村里的民宿连吹风机都没有,晚上想点外卖,翻遍软件都没一家开门。”
乡村的接待能力、配套设施,跟大城市差得远,想留住游客,还得下硬功夫。
金子恭之说“没有乡村的繁荣,就没有国家的繁荣”,这话戳心了,但要实现,真不是喊口号就行的。
更麻烦的是,日本还计划2026年取消外国游客购物免税豁免,改成“先付后退”,离境时得去机场办退税。
这招能打击免税品倒卖,但也可能浇灭游客的“爆买”热情。
一边怕游客太多,一边又怕游客不来花钱,日本旅游业真是卡在中间左右为难。
![]()
结语
旅游从来不是“一拥而上”的生意,更不是“游客爽了、本地人惨了”的买卖。日本想要赚旅游的钱,就得护好本地人的日子,这账得算明白。
靠涨税限流是权宜之计,把乡村基建搞起来、把服务规范好,让游客去得舒心、本地人住得安心,才是长久路。
记住了,好的旅游是双向奔赴,不是一方迁就另一方,不然再火的景点,也会被“人海”淹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