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21号载人飞船的“长征”2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奔赴中国空间站,执行为期约半年的在轨任务。
入轨之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大约3.5小时后对接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
先看一波发射美图吧!
![]()
10月31日晚,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
10月31日晚,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
![]()
此次任务不仅是我国空间站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后的又一次常态化飞行,更标志着中国人类长期太空驻留能力正在变得成熟、稳健,向深空迈出的每一步都越发坚定。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任务不仅带来了全新的航天员乘组,还将首次把四只小鼠带入太空,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生命科学实验,为未来人类在月球和更远深空生活提供研究基础!
![]()
此次任务也我国自“神舟”16号任务以来持续采用的“驾驶员+工程师+载荷专家”搭配,执行这次任务的三位航天员分别是:
张陆(指令长):负责飞船操控、对接空间站等“驾驶与安全”核心环节。
武飞(航天飞行工程师):主要负责设备系统的维护与技术操作。
张洪章(载荷专家):真正意义上的“太空科学家”,负责执行实验。
四只鼠鼠,上太空啦!
本次任务中最受关注的新成员,是随飞船升空的四只小鼠。它们将成为我国首次在空间站中进行的哺乳动物在轨生命科学实验对象。小鼠将在失重环境中生活数日,科研人员将通过成像和监测技术观察它们的行为、运动协调、骨骼状态、神经反应等变化,并在它们返回地球后进行组织、生理与基因层面的科学分析。
为什么选择小鼠?因为它们的代谢、免疫和神经系统与人类具有可比性。通过小鼠,我们可以理解人在长期太空生活中会发生什么变化。这项实验将帮助我们回答:如果人类要在月球基地或未来在火星上长期停留,我们的身体能否适应?如何适应?我们需要怎样的医学支持体系?
![]()
“神舟”21号乘组有哪些任务?
在接下来的半年中,“神舟”21号乘组将继续在太空中开展多领域科研任务,任务主要目的是:
与“神舟”20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工作,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施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持续发挥空间站综合应用效益。
载人登月,2030年前实现!
与此同时,登月计划持续推进。我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目前,与登月有关的核心装备已经进入测试、验证或样机阶段,包括新一代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月面着陆器“揽月”、新型登月航天服“望宇”,以及供航天员在月球上移动的月面车。换句话说,我们已经从“能上天、能入轨”稳步走向“要在另一个天体上工作”。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人类文明迈向多行星生存的关键一步。
![]()
揽月着陆器测试画面
“神舟”21号的升空,并不是一次单纯的发射,而是在向世界展示:
中国不仅“能上太空”,而且能住、能做实验、能长期工作,还正在为抵达更远的宇宙做准备。
从三名航天员,到四只小鼠,
从半年驻留,到未来登陆月球,
这条通往星辰大海的路,正在被一步一步踏实铺开。
今晚,我们共同目送,又一次出征。
《问天少年》第2本增刊
《图解空间站和航天员的秘密》
本书为《问天少年》2022-2025年
航天类内容精选
经整理补充并重新设计
构成了这本独一无二的
空间站和航天员的小百科专辑
全书228张照片
58张3D建模和数字绘画图
150个航天器
全面图解空间站和航天员的秘密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