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为深入贯彻新修订的《浙江省地名管理办法》,落实省民政厅最新工作部署,深化《温州市地址编制导则》应用,衔接瑞安市省级地名管理数字化建设试点,2025年10月28日,瑞安市民政局组织开展了全市区划地名工作业务培训。全市23个乡镇(街道)的33名民政助理员参加。
本次培训由民政局副局长蒋兆贵传达瑞安试点工作推进和“乡村著名行动”部署精神,明确培训方向与意义;地名服务科科长程雅担任主讲,聚焦政策解读、数字平台操作和地址编制规范三大重点,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确保学员学以致用。
![]()
一、深化新政解读
筑牢依法管理政策基础
本次培训严格遵循省级区划地名管理业务培训要求,系统性构建政策知识框架。全面梳理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及配套实施办法,重点针对新修订的《浙江省地名管理办法》逐条解读,结合本省典型案例与瑞安本地实践,详细阐释地名命名、更名、使用与文化保护的全流程管理要求,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针对办法中新增和强化的数字化建设、方案编制与文化保护等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帮助学员准确把握新规要点,为依法开展地名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聚焦数字实操
强化省级试点技术支撑
围绕瑞安市省级地名管理数字化试点建设需求,培训重点介绍“浙江省区划地名综合平台”及“瑞安数字门牌”小程序的操作应用。通过全流程视频演示,逐步讲解系统登录、权限配置、地名申报、审批流转、备案登记及数据维护等环节,针对基层常见问题集中答疑与互动,有效提升民政助理员平台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线上业务办理效率和数据质量,为对接省级地名数字化工作,推进全市地名地址共建共享提供技术支撑。
三、细化编制规范
破解地址编码实操难题
结合《浙江省地名管理办法》《浙江省门牌管理规定》与《温州市地址编制导则》,培训深入解读城镇道路门牌、农村地址及楼幢户室编号的规则与实操,通过正反案例对比,分析新建道路编号、预留号设置、集合式门牌编制和自然村编码等复杂情形的处理方式,助力参训人员直观理解规范要求,掌握标准化操作方法,全面提升全市地名地址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后续实践应用积累经验。
四、总结培训实效
明晰基层能力提升成果
本次培训紧密衔接省级要求,内容详实且针对性强,有效解决了基层地名管理实操中的困惑,成效显著。参训人员反馈,通过此次培训深化了对地名管理的新政策、新平台、新规范的理解,澄清了工作中的模糊认知和操作难点,业务能力得到了切实提升。同时,培训明确了工作重点,为推动瑞安区划地名工作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瑞安市将积极推动新修订的《浙江省地名管理办法》落地,全面提升地名管理水平:一、推动全市乡镇(街道)精准掌握上级工作要求与核心内容,同步学习相关知识、借鉴其他县(市、区)先进经验;二、深化地名管理数字化建设,完善部门协同与数据共享机制,结合实际优化流程、提升效率;三、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与宣传,强化社会对地名文化价值的认知,推动地名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迈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及群众需求提供支撑。
![]()
![]()
来源:瑞安市民政局
选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组
编辑:耿曈
![]()
![]()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