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江南文化讲堂”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化品牌项目。讲堂将聚焦江南文化主题,聚合海内外特别是长三角区域江南文化研究力量和知名社科、文博专家学者,以“史”为脉,讲授江南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内容,集中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积极传播江南文化创新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关注江南文化的浓厚氛围,努力服务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同时,让广大市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江南文化,走进江南文化,弘扬江南文化,共同参与“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主题:
当江南遇见世界:城市与博物馆的双重叙事
时间:2025年11月7日(周五)19:00-20:30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学术报告厅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上海博物馆
主讲人:
任小文(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
汤世芬(中国博协博物馆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
主持人:江冉(fm89.9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
讲座题目:
江南文化研究的当代价值
![]()
主讲人简介:
任小文,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具体组织策划新一轮江南文化研究项目,推进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共同体建设,创设系列江南文化品牌传播活动,积极推动江南人文经济研究。
讲座内容摘要:
江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谱系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标识,也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源头活水和深厚底蕴之所在。站在全面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着力推进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视角下审视,推进江南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是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推进江南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能够为多方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凝聚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识筑牢文化根基,让区域协同拥有更深厚的精神纽带;为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注入重要动能,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实践路径,推动传统文脉在当代焕发新生;为长三角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桥梁,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讲座题目:
在博物馆,遇见江南
——上海博物馆“江南文化”品牌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
主讲人简介:
汤世芬,主任记者,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创新谋划实施上海博物馆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行动计划、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等重大文化战略项目。牵头实施上海博物馆东馆展陈以及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工作。担任纪录片《何以中国》主编,先后主编出版《中国文化元宇宙白皮书•文化数字资产分卷》《何以江南》(第一辑和第二辑)等学术著作。
讲座内容摘要:
江南,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深植于血脉的文化意象。她是诗画中的烟雨楼台,也是文人雅士的笔墨风流;是精巧绝伦的工艺造物,更是开放包容的城市气度。上海博物馆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守护者与传播者,如何通过具体的实践,让深厚的江南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
本次讲座以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的深度分享为基础,带领观众走进上博打响“江南文化”品牌的探索之路。讲座将从三方面展开:展览如何讲述江南、教育如何活化江南、文创如何赋能江南,系统梳理上海博物馆在展览策划、社会教育与文创开发三大维度的宝贵经验,揭示一座顶级博物馆如何以文化为引擎,赋能城市软实力建设,让江南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与魅力。
![]()
预约开始时间:2025年11月1日 12:00
1. 本次活动面向18岁以上的成年观众,所有观众需进行实名制预约。行动不便的老人建议由成年人全程陪同,陪同人员亦需预约。
2. 活动当日18:30起,观众凭本人手机预约码、本人有效身份证,由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b1东入口处通过核验、安检依次进入会场。
3. 进场后请按工作人员的指引就坐。
4. 因场地有限,本次活动不提供停车位,建议绿色出行。
5. 请勿携带除无色无味的饮用水以外的饮料入场。
6. 活动迟到超过15分钟者谢绝入场。
![]()
特展讲座
讲座主题
九州国立博物馆收藏的漆器
讲座时间
2025年11月9日 14:00-16:00
讲座地点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学术报告厅(由北门外西侧下沉式广场进入)
主讲人
川畑憲子(九州国立博物馆学艺部策划课特别展览室长)
内容简介
本次讲座将以自九州国立博物馆开馆以来不断收集的中国漆器为中心,介绍漆器的魅力,并结合科学分析介绍目前的研究成果。九博收藏的中国漆器藏品量虽不多,但包括雕漆、螺钿等多种技法,是中国南宋至清朝时期漆艺的杰出作品。另外,通过x射线ct和科学分析对其进行的结构调查,揭示了制作技法和保存状态,也为日中漆艺技术的比较研究做出了贡献。博物馆应发挥的作用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作品,还要通过文化联结人们。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让大家能感受到中日双方在美学交流上的丰富性。
主讲人简介
![]()
川畑憲子,九州国立博物馆学艺部策划课特别展览室长,专漆工史专业,自2007年起在九州国立博物馆工作。主要负责的展览有:《雕漆 漆器上雕刻的纹样之美》(2011年)、《江户之萃,印笼展》(2012年)、《以璀璨装饰——汇聚螺钿之美》(2016年)、《正仓院宝物再现——从复原仿造看天平时代的工艺》(2021年)、《太宰府博览会与镇西博物馆——明治时代的博物馆构想》(2025年)等。
预约请识别二维码↓
![]()
预约开始时间:2025年11月1日 09:00
1.本次活动面向18岁以上的成年观众,所有观众需进行实名制预约。行动不便的老人建议由成年人全程陪同,陪同人员亦需预约。
2.预约者请在活动开始前30分钟起,凭本人手机预约码、本人有效身份证,在相应活动场地门口的签到处签到入场。学术报告厅位于上海博物馆北门外西侧下沉式广场,与展厅不连通,参加活动无需进馆,如需进入展厅参观,请另行由南门入馆。
3.进场后请按工作人员的指引就坐。
4.因场地有限,本次活动不提供停车位,建议绿色出行。
5.有颜色的饮料不建议带入会场。
6. 活动迟到超过15分钟者谢绝入场。
![]()
艺术体验工作坊
活动主题
砖绘华彩——砖雕上色工作坊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8日
活动场次
13:00-14:30 (第一场)
15:30-17:00 (第二场)
活动地点
上海博物馆东馆b1 多功能教室一号活动教室
参与对象
成人(18岁及以上)
活动简介
![]()
花叶纹金饰
唐仪凤三年(公元678年)
1982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王涝坝村史道德墓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本次工作坊以固原特展中的一件文物——花叶纹金饰,作为创作主题。这件出土自史道德墓的金饰,是唐代东西方工艺与审美交融、碰撞的生动缩影,凝聚着丝路文明的精粹。
![]()
未上色砖雕制品
指导老师简介
![]()
杨爽,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理事,上海高校国际书法教师联盟成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松江区书法家协会理事,松江区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外国语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特聘讲师,从事书画教育十余年。
预约请识别二维码↓
13:00-14:30(第一场)
15:30-17:00(第二场)
预约开始时间:2025年11月1日 12:00
1.本次活动面向18岁以上的成年观众,所有观众需进行实名制预约。行动不便的老人建议由成年人全程陪同,陪同人员亦需预约。
2.预约者请在活动开始前30分钟起,凭本人手机预约码、本人有效身份证,由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b1东入口处通过核验、安检依次进入活动场地。
3.请勿携带除无色无味的饮用水以外的饮料入场。
4.因场地有限,本次活动不提供停车位,建议绿色出行。
5.活动迟到超过15分钟者谢绝入场。预约者请按时出席活动,缺席者将被限制预约后续免费教育活动。
6.本次活动两场内容相同,请勿重复预约。
供稿丨教育部
初审丨石维尘、冯羽
终审丨汤世芬
![]()
上观号作者:上海博物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