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底,乌克兰上校瓦连京·曼科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一段视频引发轩然大波。视频背景中一张标注红蓝三角形符号的地图,被指控泄露扎波罗热前线部署细节,俄军情报部门可能借此锁定乌军薄弱环节。这场“送上门”的泄密事件,折射出现代战争中信息安全的致命脆弱性。
曼科把那张地图发出来的时候,乌军这边在防线上的压力正往上叠,扎波罗热州东南这条线火力很密,俄军刚把列瓦德诺耶这个点拿下,乌军在几条线同时组织反击次数过百,图里红蓝三角形摆着,看着像双方的控制区和兵力聚集位置,用的不是标准军标,地理细节却能对上现场的动静,曼科说是用“公开谷歌地图”拼的,军事专家给的提醒很直接,这种信息能反推阵地坐标和后勤路线,对面炮火就能更准。
乌军内部反应上来很快,第108独立机械化营指挥官谢尔盖·菲利莫诺夫公开质疑曼科够不够格当突击部队司令,说这种做法会把战场上的信任耗掉,国际情报组织“InformNapalm”也发声,意思是这一步让对面开源情报更容易进场,俄媒那边跟着做了不少评论,说乌军纪律存在问题,曼科把视频删了同时否认泄密,以前的记录又被翻出一串,比如跟俄语歌曲跳舞这类细节,外界对他的专业能力就不那么踏实。
俄军可能从这里拿到一些战术上的好处,近几年他们的情报能力往上走得很稳,2025年9月北约军火列车被精准摧毁那次,用的是卫星监控和人力网络的协同,曼科这张图如果落到俄方手里,可以用来校准无人机打击坐标,还能提前判断乌军反攻会从哪条线发起,之前有过拿来做例子的情况,2024年乌空军司令奥列什丘克在画面里带出F-16基地的背景建筑,隐蔽机场很快进入到俄军悬赏打击的范围。
问题不只在一张图,深一点是乌军治理体系的平衡出了偏差,选拔高层军官的时候,政治上的忠诚和媒体上的呈现更被看见,实战经验和保密意识往后站,曼科拿到突击部队司令的提名和“网红军官”这个身份有关,人事评估里对信息纪律这块没有压住,俄乌进入第四年,乌军面临动员压力和援助节奏不顺,这类泄密事件会让外界对乌方指挥系统的信心往下走。
信息战这条线已经成了现代冲突的主轴,从俄格到叙利亚,俄方一直把情报收集放在前面,“格鲁乌”等机构会把社交平台上的碎片拼成战术蓝图,乌克兰内部管控如果拉不住,像曼科这样的失误会把西方武器援助的战略价值抵消一部分,士兵在前线面对真实的火力,社交平台上一不留神的动作可能直接映射到战场上的人员和装备损失。
这次的风波在军队圈里就像一个提醒,各国都得把数字时代的保密意识落到每个官兵心里,军官在社交媒体上的举动不再只是个人选择,和国家安全绑在一起,乌克兰想把战局拉回来,需要在制度层面重建信息纪律,不然类似“送情报”的情况还会重复出现。
![]()
参考资料:《腾讯新闻》、《网易订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