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10月28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电改造升级和散煤替代。全面提升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安全韧性水平,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
未来具体将如何施策?在国家能源局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特别提到要充分激发各类“灵活性资源”潜力。他说,这有助于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系统安全运行水平,是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要求。
邢翼腾介绍,“十五五”时期,国家能源局将从加强供需协同和政策供给两个方面重点推进相关工作。一方面,大力提升能源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比如要充分挖掘火电灵活调节能力,推动新一代煤电升级,改造提升机组调节能力;围绕不同应用场景,鼓励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有序发展;有序推进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建设,加快推进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
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大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供给,不断激发能源市场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破除可调节资源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新型电力系统韧性和安全水平。
今年9月24日,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新一轮自主贡献目标,明确2035年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以上。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已经突破17亿千瓦,实现2035年自主贡献目标,未来10年每年还需新增2亿千瓦左右风光装机。
围绕新能源发展,《建议》提到,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
“‘十五五’时期是开局起步、攻坚克难的关键五年,要在继续大力发展、做大总量的基础上,加快推动新能源‘立起来’‘靠得住’,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平稳发展。”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介绍,接下来,国家能源局将重点做好5方面工作,包括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供给、积极推动新能源集成发展、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全面提升新能源消费水平、完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市场和价格机制。
具体来看,张星提到,要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动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加大海上风电开发力度,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多场景多元化开发;还要加快研究出台促进新能源集成发展的政策文件,统筹推进新能源与传统产业协同优化升级,推动新能源与算力、绿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互促发展。
2024年7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通过实施九大行动任务,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此后,有关部门还围绕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新一代煤电升级、虚拟电厂发展等专项行动制定了实施方案或指导意见,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目前,九大行动已全面展开。
“下一步,我们将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谋篇布局‘十五五’电力发展,统筹源网荷储各侧,科学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改革措施。”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谭洪江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31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