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拦路收费事件:100元引发的乡村旅游规范之问
…
2025 年 10 月 30 日,浙江杭州游客张女士(音)发布的一则视频,让湖州安吉天荒坪小岭头的一条山路成为舆论焦点。
![]()
视频中,撑伞的村民用横杆拦路索要 100 元 “过路费”,声称 “土地是我私人的,谁来都得给钱”,而游客反驳 “进时无提示,出时坐地起价”,这场冲突在 24 小时内牵动全网目光,更倒逼当地多部门紧急回应。
![]()
事发当日清晨,张女士驾车前往安吉小岭头游玩,细雨中的山路蜿蜒向前,沿途未见到任何收费标识。“视线完全不受影响,若有提示绝不可能错过。” 她在视频中强调。午后雨势加大,她沿唯一的柏油路返程,却在一处弯道被突然出现的拦路杆挡住去路。
![]()
此时两名村民现身,直言 “过就要交 100 块”。“这不是‘此树是我栽’的戏码吗?” 张女士又气又疑。她既未露营也未使用任何设施,仅短暂停车休息,且 20-30 元尚可接受,100 元收费毫无依据。
![]()
当她拿出手机拍摄取证时,女村民立刻用雨伞遮挡面部,厉声呵斥 “拍照犯法”,反被张女士怼问 “你拦路就不犯法?” 即便民警到场,村民仍态度强硬,称 “拦路收费天经地义”。
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发酵,单日点赞超 1.9 万。
![]()
网友形成鲜明两派:一方直指村民 “私设关卡形同敲诈”,认为公共道路禁止个人收费,拦路杆应设在露营地而非必经之路;另一方则发现视频角落被杂草遮挡的告示牌,上面写着 “帐篷自带 100 元 / 顶”,质疑游客 “用了私人场地却不想付费”。
![]()
有网友精准指出核心矛盾:“收费合法与否,关键在是否提前告知、是否对应服务。”
![]()
10 月 31 日,事件迎来多重进展。上墅派出所蒋警官披露,涉事区域实为景区配套露营地,村民余阿姨负责日常管理,收取的是 “土地使用费而非过路费”,且此类纠纷已发生多次,警方曾多次要求其设立明确标识。
![]()
最终经调解,张女士支付 50 元后离开,但坦言 “内心不服,已去信访局讨说法”。安吉县文旅局回应称,此事属村民个人行为,文旅部门无执法权,正协调乡镇处理。
![]()
而上墅乡政府在当日晚间发布的通报中明确:已责令涉事露营地立即停业整改,要求增设清晰收费标识、规范流程,并将对辖区文旅场所全面排查。景区负责人也致歉表示,因客流量小管理疏忽,导致收费员与游客产生误会。
![]()
这场风波暴露的,正是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中的管理漏洞。村民以 “私人土地” 为由收费,却忽视了 “明码标价、提前告知” 的基本准则;游客质疑收费合理性,却可能误闯未规范标识的经营区域;多部门虽及时回应,却也凸显 “多头管理、权责交叉” 的现实困境。
![]()
截至 10 月 31 日 22 时,涉事露营地已拆除道路拦路杆,在入口处新设标准化收费公示牌。安吉县文旅局同步公布文化市场执法热线,承诺 “24 小时响应游客投诉”。
正如网友所言:“100 元事小,乡村旅游的口碑事大。” 如何让收费更透明、管理更规范,才是这场风波留给每个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考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