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立伦当了四年主席,眼瞅着要卸任了,本来应该是平稳过渡,结果他搞出个大动作,带队211人集体辞职。2025年10月22日的中常会上,朱立伦当场宣布,他要率副主席、秘书长、各县市党部主委这些一级主管和干部,总共211人,在月底一齐走人。
理由听起来挺冠冕堂皇,说是为了建立惯例,给新主席郑丽文留出最大的人事空间,避免旧团队拖后腿。国民党历史上,好多年没见过这种场面了,上一个完整干满四年的主席还是十几年前的事儿,这次朱立伦算是创了个先例。
可党内很多人不买账,觉得这不是帮忙,是添堵。为什么呢?因为2026年的县市长选举就快开始了,基层党部主委们负责地方动员、选务协调,突然全换掉,工作怎么接上?时间这么紧,换人等于自找麻烦。
举个例子,台北市党部主委戴锡钦在10月29日接受媒体访问时,就直说这是朱立伦单方面决定,大家只能配合。南部那些蓝营弱区,像台南的谢龙介、高雄的柯志恩、屏东的苏清泉,这些人本来是选举重头戏,现在职位一空,基层得乱一阵子。党内有人分析,这分明是朱立伦在给郑丽文出难题,要是她接不住,党内就会说她能力不行。
过去国民党交接,比如2016年洪秀柱上台时,人事调整是慢慢来的,先商量着保留关键岗位,再逐步换新人,没这么一刀切。朱立伦这手玩得急,党内派系本来就复杂,他这么一搞,等于是把矛盾推到台面上。
郑丽文呢,刚在10月18日的主席选举中胜出,得票率过半,直接当选。她背景是深蓝,过去当过行政院发言人、国民党文传会主委,还在立法院干过两届委员。这次选上,本该是风光事儿,结果一上台就碰上朱立伦这摊子。
她没急着发火,10月28日公开回应,说会把总辞当成善意,还谢谢那些要走的干部。这话说得稳当,让她看起来像个有格局的领导,没落人口实。但行动上,她可没闲着。从10月21日起,就开始公布人事名单。
第一波是李乾龙回锅当副主席兼秘书长,这家伙经验老道,过去帮过不少忙,能稳住党务。第二波10月24日出炉,季麟连和张荣恭当副主席,这些人选偏向深蓝系统,避免派系太乱。地方党部这边,她也没拖延,从10月25日开始,一个县市一个县市地谈。
![]()
跟戴锡钦聊时,后者推荐了别人,但也说如果需要,他可以留下来过渡。郑丽文留任了不少朱系主委,比如好几个县市没大动,保持稳定。但关键地方她换了人,黄复兴系统的退役将领接管桃园党部,这些人纪律强,基层工作熟,能帮她巩固北部。
整个过程,她强调选人要立场坚定,不搞那些摇摆不定的关系户。柯志恩这种朱立伦身边的人,之前还公开对郑丽文指点江山,现在走了,对郑丽文来说反倒是好事,能少些内部扯皮。
通过这些布局,郑丽文把朱立伦扔过来的难题,硬是转成了自己重组团队的机会。党内看热闹的不少,有人说她这手玩得高明,快速稳住局面,没让党务停摆。
10月26日,她的接交小组由李乾龙带队,去中央党部谈细节,财务、档案、选务资料都一一过手,没出大乱子。
朱立伦在10月29日最后一次中常会上,还重申自己任内把国民党民调拉回领先,强调四年完整任期。但党内中常委有疑虑,觉得总辞会放大派系问题,他也没改主意。
这事儿不光是人事,还牵扯到2028年大选的布局。郑丽文在10月27日专访里,直说党内人才多,不止一个人有潜力。她点名蒋万安和韩国瑜,说他们呼声高,得公平竞争。
这话一出,等于是打破了某些人的算盘。卢秀燕作为台中市长,在2022年地方选举中拿了高票,连任得稳稳的,本来被视为蓝营热门,很多人猜她会是2028的首选。
她过去低调做事,市政上专注台中,避开党内争斗。但郑丽文这么一说,就等于没给她开绿灯,让竞争回归规则。卢秀燕本来可能想等党内共识形成,自然上位,现在优势没那么明显了。
![]()
明天就是11月1日交接日,国民党全代会上,朱立伦会正式移交。郑丽文已准备好,团队基本就位。
![]()
卢秀燕那边,继续市政为主,没公开表态。整个事件,让蓝营看到变革必要性,避免个人算盘影响大局。国民党要重振,得靠团结和规则。这次风波,算是给新领导的考验,她过关了,但路还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