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0月31日报道:记者今天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2025年本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中,中医药特色巡诊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康复中心、护理中心、门诊手术室建设均超额完成阶段目标——全市已建成 62 家中医药特色巡诊站点,同步新增10家社区康复中心、66家社区护理中心及首批 60 家社区门诊手术室,通过“中医+西医”“治疗+康复+护理”的多维服务升级,让居民在“15 分钟生活圈”内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
![]()
作为连续四年纳入市级实事的项目,中医药特色巡诊站以“四化”建设为核心筑牢服务根基。全市站点统一配备独立中医诊室、治疗区及文化角,中医骨干医师常驻并提供饮片、针灸等服务,每周至少1名高级专家下沉带教,部分站点还开设午晚间、周末延时门诊;特色化上,创新“五个一”服务模式,组建专家团队、定制“三高共管”服务包,将中医药延伸至白领楼宇、学校、养老机构;聚焦慢性病防治、儿童近视防控等需求,通过“白领午间驿站”“养生功法教学”等场景化服务普及中医;更依托医联体推动上级医院制剂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在选址布局上,站点分三类精准覆盖——嵌入社区“生活盒子”融合便民服务、扎根商务楼宇服务职场人群、设在家门口打造“中医健康汇客厅”,2025年已投用站点平均每周开设7.56个半天中医门诊,104名专家下沉,每家站点平均提供24种中医技术,中医非药物疗法占比超31%。
![]()
社区健康服务能级同步提升,康复、护理、门诊手术“三大中心” 填补基层服务空白。社区康复中心标配康复医师、治疗师团队及智能化设备,形成 “住院-门诊-居家”衔接体系,部分中心发展儿童康复、卒中康复等特色服务;护理中心构建“1+N+X”体系,在26项基本护理基础上,提供PICC 维护、安宁疗护等专科服务;首批社区门诊手术室均按《建设指引》配置设备与医护团队,依托医联体拓展清创缝合、浅表肿物切除等项目,缓解居民“小手术跑大医院”的困扰。
![]()
以徐汇区为例,已建成19家中医药特色巡诊站及9家社区康复中心、9家护理中心、2家门诊手术室,形成“一院一特色”品牌。该区将站点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单站投入70-100万元,通过“问计于民”征集居民建议优化设计,如龙华西岸数字谷服务站针对白领开设失眠、颈椎病专病门诊,长桥汇澜服务站推出石氏伤科康复功法;康复领域有枫林社区“骨质疏松管理”获市级奖项,华泾社区“脑瘫儿童康复”服务全国患儿3000余人;护理领域康健街道“安宁疗沪”模式全国知名,漕河泾社区“智慧居家护理”获国家级案例奖。2025年徐汇区社区康复、护理接诊量同比增长超50%,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
![]()
市卫健委表示,下一步将推动社区健康服务从“有”向“优”深化,扩大中医药巡诊站与“三大中心”覆盖范围,衔接更多优质资源,让“家门口”的健康服务托起居民更高获得感,为健康上海注入持久动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