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屁股烂了!是你打针打的!”当彭某甲攥着发炎的臀部冲进诊所时,谁都没想到这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苦肉计”——他臀部的红肿不是医疗事故,而是同伙彭某偷偷注射汽油的杰作。
这起发生在湖北湖南两省的连环敲诈案,堪称“碰瓷界”的教科书级操作:两人专挑个体内科诊所下手,彭某甲先假装患尿道感染求诊,要求臀部注射抗生素;待诊所医生完成操作后,彭某再神不知鬼不觉向同一部位注射汽油,人为制造“严重感染”。待“患者”带着溃烂的臀部折返,两人便以“医疗事故”为由威胁索赔,三起案件共勒索3万余元。
你说荒诞?可这恰恰是利用了小诊所“怕麻烦、想息事宁人”的软肋。
试想,个体诊所本就资源有限,一旦卷入“医疗纠纷”,怕影响口碑、怕耽误接诊,往往选择“破财消灾”。而犯罪分子正是吃准了这种心理——他们要的不是“公平”,而是“怕事”的医生主动掏钱。
但这次,法律给了最硬气的回应:彭某获刑一年、罚金一万,彭某甲获刑十一个月、罚金八千,作案工具手机钱包全数扣押。法官说得明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威胁要挟索财,就是敲诈勒索!”
可这事儿,真能全怪医生“软弱”吗?换位想想,当你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突然遇到一个“主动要求注射”“事后剧烈反应”的“病人”,第一反应是不是“是不是我操作有误”?更别说,个体诊所没有专业的法务团队,面对威胁时,能想到“医疗鉴定”的又有几个?
所以,这次判决更像一记警钟——它不仅惩治了骗子,更教会医生们“硬气”的底气:遇到索赔别慌,先要求做医疗鉴定明确责任;遇到威胁别怂,直接报警让法律来“断案”。毕竟,“私了”只会让骗子更嚣张,“公了”才能让行业更清朗。
想起法官说的一句话:“这种犯罪不仅抢钱,更在砸医生的饭碗、毁行业的根基”。这话一点不假。如果每次遇到勒索都选择妥协,只会让更多歹徒盯上诊所;可要是每个医生都敢站出来说 “我要鉴定、我要报警”,坏人自然就没了市场。
最后想说:面对恶意要挟,沉默不是金,反抗才是光。
毕竟,这世道,从来都是“邪不压正”——不是因为正义有多强大,而是因为总有人愿意为它站出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