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VC变成了高利贷

0
分享至

来源:界面新闻

文|融中财经

对赌协议,英文的对应词为VAM(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估值调整机制),在英语的解释中,经常会添加一句:即bet-on agreement。

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巍做过一个研究:他用检索了十余年来美国硅谷的VC投资协议,得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论——硅谷几乎没有对赌。

即便是最接近的回赎条款,在硅谷VC协议中的使用率也不到5%,且期限通常为5-7年。而在中国,超过90%的VC投资都包含对赌条款,期限往往只有3年。

更耐人寻味的是,“对赌协议”这个词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的产物。VAM是个中性的金融术语,但在2004年左右进入中国时,被翻译成了带有强烈赌场色彩的“对赌协议”,最终又输入回了英语世界。这个翻译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隐喻:它准确地捕捉到了中国创投生态的本质——这不是硅谷式的“估值调整”,而是一场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输赢分明的豪赌。

这个巨大的差异背后,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2025年,对赌协议再次成为舆论焦点:罗永浩与投资人郑刚的回购纠纷还在发酵,老罗那句“投资不是借款”刺痛了无数创业者;王健林当年万达商业的对赌失败,在其形容枯槁的面貌上得到了具象化。


同样是创业投资,为什么硅谷VC可以不要对赌,中国投资人却把它当成标配?当“估值调整机制”变成“对赌协议”,这场翻译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保护到绞杀

2024年1月,王自如被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3383万元,8月被限制高消费。这个曾经的数码测评第一人,因为ZEALER未能完成对赌业绩,陷入了债务泥潭。

初始回购金额是3383万元,但随着时间推移,年化12%的利息让债务像滚雪球一样累积到约1亿元。2024年案件已进入终本程序,意味着法院能用的执行措施都用了,但债务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王自如的困境,暴露了中国式对赌的一个核心问题:当投资失败,创始人要用个人资产兜底。但在硅谷,情况完全不同。

张巍教授的研究指出,硅谷VC很少使用对赌或回购条款,使用率不到5%。那他们用什么保护投资?答案是优先股制度——一套更精密、更平衡的风险分配机制。

硅谷投资人获得的是优先股,这种股票附带清算优先权、反稀释条款等特殊权利。清算优先权是指,在公司被出售或清算时,优先股持有人可以优先于普通股股东获得回报。

但更本质的差异不在条款设计,而在退出生态。

硅谷VC不需要对赌,因为他们有太多退出选择。IPO只占退出案例的20%,更多的是被收购——Google、Meta、苹果这些巨头每年要收购几十家创业公司。2023年,美国科技公司并购交易超过1000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小型创业公司被战略性收购。

并购退出的好处是:不需要等公司成熟到可以上市,只要技术或团队有价值,就能找到买家。Instagram被Facebook以10亿美元收购时,团队只有13个人,还没有商业模式。YouTube被Google收购时成立才一年半。

中国的情况完全相反。2024年,有65%的并购交易中,被收购公司此前无公开融资记录。这意味着:并购市场虽然存在,但和VC投资的项目几乎是两个世界。腾讯、阿里、字节这些巨头,更习惯自己孵化业务,而非通过收购获取技术。

IPO通道更是天壤之别。2024年A股IPO数量和募资规模双双创下近十年新低,募资总额673.53亿元,自2015年以来首次跌破千亿元大关。而美国纳斯达克,即便在2024年这个“小年”,也有200多家公司上市。

退不出去,钱就卡在项目里。当前约2.6万亿元的创投基金正处于退出周期,预计未来两年还将新增约4000亿元的退出需求。这些钱要怎么退?IPO通道收紧,并购市场冷清,转让给S基金又要打五折甚至更低的折扣。

在硅谷,投资人可以耐心等待,因为总有出路。在中国,投资人必须逼着创业者回购,因为这是唯一能看到的退出通道。

同样是股权投资,硅谷的优先股制度说的是:“我们共担风险,但我有优先保护”。中国的对赌协议说的是:“你必须保证我不亏钱”。前者是股权逻辑,后者是债权逻辑。在一级市场趋弱、VC更求自保的环境下,VC正逐渐变成另类银行。

一场被困住的游戏

2024年,投资机构参与的回购事件共1741起,同比增长8.5%,涉及1687家项目公司和978家投资机构。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更残酷的现实:进入司法程序的回购诉讼案件,最终只有不到5%能真正拿回本金。

深创投的案例很能说明问题。2023年1月到2024年7月期间,这家老牌机构发生诉讼类招标38起,97%由投资项目退出纠纷引起。2024年1到7月涉及的22起案件,比2023年全年的13起增长了69%。这不是深创投突然变得激进,而是基金到期了,必须给LP一个交代。

回购为什么会成为“唯一选项”?因为其他路都走不通了。2024年A股IPO数量和募资规模双双创下近十年新低,募资总额673.53亿元,自2015年以来首次跌破千亿元大关。并购市场同样冷清——2024年有65%的并购交易中,被收购公司此前无公开融资记录,这意味着大多数并购与VC/PE的退出需求根本不匹配。

一位投资人坦言:“前几年很少有投资机构通过诉讼途径迫使项目方回购。即便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资金最终胜诉,实际也追回不了多少钱。”但现在,他们别无选择。

问题出在哪里?一位不愿具名的VC合伙人给出了答案:“不是我们想要对赌,是我们的LP要看到对赌。没有对赌条款,募资报告根本过不了。”

中国VC基金超过七成的钱来自政府引导基金和国有资本。这些钱有自己的考核周期——通常是3年投资期加2年退出期。5年内如果项目没有明确的退出路径,负责人要承担责任。这个压力怎么传导?基金管理人拿到LP的钱,就背上了硬性的退出指标。投资的时候,必须考虑3年后能不能上市、能不能被并购。如果都没有,那就只能要求创业者承诺回购。

但3年时间对大多数创新型企业来说根本不够。OpenAI成立于2015年,到2025年还是私有公司,期间经历了多次商业模式调整。硬科技领域更是如此——一个芯片公司从研发到量产到占据市场份额,顺利的话也要5到7年。

更讽刺的是,2018年之前,回购方式退出的项目总体收益率基本为负;但2018年之后持续为正,2020年后稳定在30%以上。这个数据说明什么?对赌已经不是“保护机制”,而是变成了“固定收益产品”——投资人实际上在做债权投资,只是披着股权的外衣。

创业者这边的困境同样真实。2015年,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因为对赌失败,失去了公司控制权。万达商业当年的对赌,最终让王健林不得不贱卖资产套现。罗永浩和锤子科技的故事更能说明问题。投资人郑刚后来要求老罗以个人资产回购股份,理由是公司没能上市。老罗反击说:“投资不是借款。”这句话点破了中国式对赌的本质困境。

上海礼丰律师事务所的报告显示,在2023年沪深交易所受理IPO项目中,约有65%的企业在协议中设置了回购权条款。该律所认为,上万名企业家可能面临数亿元的回购风险,某种程度上,创业成为了一个“无限责任”的游戏。

硅谷没有这个困局,因为他们的LP给得起时间,退出渠道足够多元,创业者失败了还能重来。而在中国,每一个环节都在收紧:钱等不起、路走不通、人输不起。对赌协议的泛滥,不是某一方贪婪,而是整个系统在资金、退出、法律三个层面同时失灵的结果。

市场的探索与自救

2024年,投资机构参与的回购事件共1741起,同比增长8.5%,涉及1687家项目公司和978家投资机构。回购,这个原本是“最后手段”的退出方式,正在变成主流。

这背后发生了什么?华南一家VC机构给出了新方案:如果企业能找到第三方以“本金+年化8%-10%利率”的价格承接股份,投资人就免除企业的回购义务。

这个方案的关键词是“第三方”。不再是创始人自己掏钱回购,而是帮企业找下家。这个“下家”可能是产业资本,可能是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也可能是专门做老股交易的S基金。

S基金在中国才刚起步。它们专门从VC/PE手里收购那些退不出去的老股——通常会打折,但至少能让原投资人拿回一部分钱,不至于血本无归。

2024年成立的S基金虽然数量不多,但交易活跃度在提升。几家头部机构开始设立专门的S基金产品,目标就是收购那些“进退两难”的项目。定价方式通常是:按原投资成本的60%-80%收购,或者按最新一轮估值打5-7折。

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做这个生意?因为时间换空间。原投资人等不起了,基金马上到期,必须退出。但S基金的钱可能是10年期的,它们可以慢慢等企业上市或被并购。而且,在估值低点买入,未来回报空间反而更大。

实际案例已经出现。2024年,某生物医药企业C轮融资后未能如期上市,A轮投资人的基金到期。S基金以原投资成本的70%接手,两年后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S基金获得了3倍回报。而原投资人虽然打了折,但至少拿回了本金的70%,总比对簿公堂强。

地方政府也在尝试新模式。深圳、杭州等地的引导基金开始扮演“接盘侠”角色——以较低折扣收购退出困难的项目,条件是企业必须把注册地迁到本地、承诺未来几年的纳税额。这相当于用财政资金托底创投市场。

广东省的《科技创新条例》更进一步,明确鼓励国有资本充当“耐心资本”,允许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期限延长至7-10年,不设3年对赌硬指标。这让一些硬科技项目有了喘息空间。

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透露了另一种思路:在投资主协议上的条款较为友好,但会在增值服务协议上对企业提出要求。与其进行业绩对赌,不如在管理上多提一些要求。

这是把“硬对赌”变成“软约束”。不看最终结果,而是看过程配合度——你是不是按时提供财务报表?关键岗位有没有按我们建议招人?每个季度的董事会你是否如实汇报?如果这些都做到了,即便业绩没达标,投资人也更愿意延期或降低回购价格。

北交所和新三板也在扮演新角色。虽然交易量还不大,但已经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新选择。2024年,有几家之前签了“3年不上市就回购”的企业,最终在第4年登陆北交所,投资人主动放弃了回购权。

可转债也在流行。理想汽车D轮用的就是这个工具——如果公司顺利上市,投资人把债转成股权分享收益;如果不顺利,至少能拿回本金加利息。这比传统对赌温和得多。

但最大的制度突破还在酝酿中。2025年两会,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应加快个人破产法立法进程,为创业失败者提供必要的法律保护,减轻创业者的个人债务负担。

如果个人破产法能全国推广,创业者至少有个“重启键”。王自如这样的案例,如果在美国,他可以申请Chapter 11破产保护,保留基本生存资产,几年后重新开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高消费,连医保卡都无法正常使用。

税务层面也有新的讨论。田轩建议:通过税收法律增加对对赌协议的专门条款,明确对赌失败后创业者是否可以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条件和程序。这能解决“按高估值缴税,对赌失败后税退不回来”的双重打击问题。

这些探索能改变什么?至少说明市场在自我修正。当所有人都发现“硬对赌”是条死路时,就会倒逼出新的解决方案——S基金、柔性回购、政府托底、工具创新。

但根本问题仍未解决:2024年A股IPO募资总额673.53亿元,自2015年以来首次跌破千亿元大关。主赛道依然拥堵,并购市场依然冷清。这些新探索,更像是在夹缝中求生,而不是从根本上重建退出生态。

从VAM到“对赌”,从硅谷的优先股到中国的回购承诺,这20年的路越走越窄。现在,市场正在尝试拓宽这条路——用S基金、柔性条款、政府引导基金。但能不能走通,还要看时间给出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CTV直播!陈梦大战王曼昱,孙颖莎对决朱雨玲 女单世界冠军爆冷出局!

CCTV直播!陈梦大战王曼昱,孙颖莎对决朱雨玲 女单世界冠军爆冷出局!

好乒乓
2025-11-14 10:36:31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一名女选手“冷美人”退赛,还剩14名男选手,赛事方:她呕吐晕倒被送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一名女选手“冷美人”退赛,还剩14名男选手,赛事方:她呕吐晕倒被送医

极目新闻
2025-11-14 14:44:15
驻日大使馆又更新了,这次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显了!

驻日大使馆又更新了,这次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显了!

青青子衿
2025-11-13 17:22:37
“狗咬人致命案”新进展:9人砸窗破门误伤自己人,导致妹夫重伤

“狗咬人致命案”新进展:9人砸窗破门误伤自己人,导致妹夫重伤

汉史趣闻
2025-11-13 21:05:13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3 15:23:54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频道
2025-11-13 12:44:36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军机Talk
2025-11-14 11:02:16
奇葩一幕!四川全运女篮赛后拒绝接受采访,或许就是这两点原因!

奇葩一幕!四川全运女篮赛后拒绝接受采访,或许就是这两点原因!

田先生篮球
2025-11-14 08:35:50
背后不简单!取消访华、再砸165亿拆除5G,这个代价德国能承受吗?

背后不简单!取消访华、再砸165亿拆除5G,这个代价德国能承受吗?

白梦日记
2025-11-12 21:07:30
被日本威胁驱逐出境的总领事薛剑,又发了1条消息,日本人破防了

被日本威胁驱逐出境的总领事薛剑,又发了1条消息,日本人破防了

时时有聊
2025-11-14 10:00:30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医脉圈
2025-11-12 12:14:28
绝不容忍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越线挑衅(钟声)

绝不容忍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越线挑衅(钟声)

人民网
2025-11-14 06:25:12
佘智江被抓,牵出赵薇前夫黄有龙和妙瓦底诈骗的瓜,真相太炸裂

佘智江被抓,牵出赵薇前夫黄有龙和妙瓦底诈骗的瓜,真相太炸裂

吃瓜局
2025-11-13 20:50:11
贝克汉姆家陷僵局?大布提出和解条件:除非爸妈给老婆道歉!这...可能吗?

贝克汉姆家陷僵局?大布提出和解条件:除非爸妈给老婆道歉!这...可能吗?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13 23:27:08
【汽车人】守根基、破新局,解读红旗品牌焕新

【汽车人】守根基、破新局,解读红旗品牌焕新

汽车人传媒
2025-11-14 08:41:11
太阳35分大胜!布克33+7火箭旧将爆发,西卡19+5,步行者又伤一人

太阳35分大胜!布克33+7火箭旧将爆发,西卡19+5,步行者又伤一人

鱼崖大话篮球
2025-11-14 12:49:47
江苏快递员送错件被杀后续:30岁小伙当场没了,更多细节曝光

江苏快递员送错件被杀后续:30岁小伙当场没了,更多细节曝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3 22:05:49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2 11:46:01
剪腿版小鹏机器人进入小鹏展厅 机器人团队视为耻辱

剪腿版小鹏机器人进入小鹏展厅 机器人团队视为耻辱

手机中国
2025-11-14 11:51:07
最强帮手已出现!中国转头就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最强帮手已出现!中国转头就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云鹏叙事
2025-11-14 10:26:55
2025-11-14 15:48: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84203文章数 44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头条要闻

中方密集就日首相言论发声 孙卫东连用五个"严重"表态

头条要闻

中方密集就日首相言论发声 孙卫东连用五个"严重"表态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房产
手机
亲子

教育要闻

上海市教委发布最新情况通报!关于“绿捷”事件!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房产要闻

最新!海口三亚房价双降!

手机要闻

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今日开售:天玑9500助力首款国产eSIM旗舰登场

亲子要闻

孩子眼睛容易近视,跟这些不良习惯有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