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7 °C“正常体温”成为历史!为什么人类体温越来越低了?

0
分享至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人体正常体温是37°C。但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去医院量体温,往往只有36.2℃、36.4℃,连36.8℃都算“偏高”。到底是体温计不准了,还是我们人类真的“降温”了?



体温这回事,是怎么“被发明”的?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热不热”靠的不是数字,而是感觉。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医生就已经学会了通过“望闻问切”判断一个人是否发烧,比如“壮热面赤”“脉洪大者,热盛也”。



但没有人知道,一个“热”到底是多少度。西方医学也差不多,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学说”认为发烧是黄胆汁过多造成的,但同样没有数字依据。

直到17世纪,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热胀冷缩”原理的温度计雏形,才为测量体温提供了物理工具。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法伦海特用水银制造出第一支可以精准量温的温度计,并建立了“华氏温标”。

这才让“温度”成为一个可以被量化的概念。但那时的温度计主要是为实验室服务的,没人会拿它贴在腋下。



真正把温度计带入医学世界的,是19世纪的德国内科医生卡尔·温德利希。他用水银温度计测了超过2.5万名患者的腋温,总数据超过百万条。

他发现,大多数健康人的体温都在36.2°C到37.5°C之间,平均值大约是36.6°C。但为了方便记忆,他将这个值“四舍五入”成了37°C,并写进了当时的《医学热学》一书。从此,37°C成了“正常体温”的世界标准。



但这个“标准”是否真的准确?温德里希所处的时代,欧洲人普遍存在慢性炎症,比如肺结核、梅毒、牙周病等。他的样本并不全是“健康人”。而且他用的是腋温,腋下本身就受环境、姿势、汗液等因素影响,误差不小。更别说当时的水银温度计还不能做到今天电子体温计的精确度。

所以,37°C是当时那一群人,在那一套工具下的平均值,它既不是“绝对健康”,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理铁律。

现代人真的“变凉”了吗?

如果你觉得自己越来越怕冷,或者体温总是不到37°C,那你并不孤单。斯坦福大学一项跨越150年的研究追踪了67万名美国人的体温数据,发现从1860年代到今天,美国成年人的平均体温下降了0.6°C,相当于每十年下降0.03°C。



而在中国,复旦大学联合多地医院对数万人进行了数据采集,结果显示当代中国人的平均体温仅为36.34°C,甚至比美国人还低。

这不是个体差异,而是一种种群层面的趋势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这一代人,确实比过去的祖先“冷”了一点,而且这不是幻觉,是实打实的生理变化

为什么会这样?核心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免疫系统不再像过去那么“亢奋”了。人类过去生活在细菌、寄生虫和病毒频繁侵扰的环境中,身体几乎每天都要打仗。



发热,是免疫系统最常用的战术之一。免疫细胞在识别病原体后,会分泌前列腺素E2等炎症因子,这些信号分子能迅速传递到大脑下丘脑,让体温上调,启动发烧程序。

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疫苗接种普及、公共卫生环境改善,现代人感染慢性炎症的风险大大降低。从牙龈炎到肺结核,从肠道寄生虫到皮肤病,我们的免疫系统终于可以“休假”了。没有了持续的炎症刺激,体温也不再需要维持在高位。



另一个原因在于代谢率的整体降低。体温说到底是“产热”的结果,而热量来自能量代谢。过去的人每天要走路、干活、抗寒,身体像一台高转速发动机。现在的我们久坐、通勤、恒温环境、饮食过剩,身体进入了“节能模式”。一个基础代谢率更低、热量消耗更慢的身体,自然不需要维持那么高的体温。



这一点在不同生活方式中的人群对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项对热带雨林原住民的研究显示,那些仍靠打猎、捕鱼、步行获取食物的部落成员,体温普遍高于城市居民,且代谢水平也更活跃。生活方式,正在悄然重塑我们的身体“热度”。

低体温,更轻松还是更疲惫?

体温降低听起来好像是件好事:你不再轻易出汗,不容易口渴,看起来像是身体“更省电”了。但这份“节能”也伴随着代谢减慢的代价。



基础代谢率每降低7%,你每天就少消耗几十千卡热量。如果饮食没有同步减少,多余的热量会慢慢转为脂肪储存下来。这就解释了一个现代人的常见困惑:我吃得并不多,怎么还是胖了?不是你吃错了,而是你“烧得不够”。



代谢减慢也意味着细胞修复速度变慢、激素水平放缓。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更容易疲惫,恢复更慢,甚至在冬天特别容易情绪低落。这不是心理作用,而是体温与神经递质之间的生理关系在作祟。

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影响情绪、专注和动机的神经递质,其合成和释放都受到体温调控。研究发现,体温偏低的人在寒冷季节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尤其是生活在高纬度、日照不足地区的人群,症状更明显。这种“生理性低落”正在被越来越多精神科医生关注。



所以当你在冬天提不起劲、情绪低落、甚至觉得“冷得不只是身体”,很可能不是天冷惹的祸,而是你体内那团“火”确实在变小。

我们正在进化成“低功耗人类”吗?

从更长远的尺度来看,体温下降可能是人类适应现代环境的一种微进化



过去,我们生活在寒冷、潮湿、病菌横行的环境里,必须保持高体温来维持免疫活性和生存能力。现在,恒温空调、抗生素、洁净水源、营养过剩……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温室化”,身体不再需要烧那么多“能量柴火”来维持高温。

像智能手机进入低功耗模式一样,我们的身体也正在进入一种“省电状态”。

人体37°C,不再是恒定设定,而是一个被历史、环境、医疗进步共同推动的“旧版本”。我们现在正在运行“人体版本2.0”——更低温、更节能,更多地依赖外部世界而非自身强度。



写在最后

从“高烧抗病”的古代人类,到“低温节能”的现代人,我们的身体没变弱,它只是适应了一个更聪明、更安全的世界。37°C不是消失了,它只是悄悄退了场,让位给了一个更符合时代的新常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去大陆先想着见谁,郑丽文回答先想见爸爸!

去大陆先想着见谁,郑丽文回答先想见爸爸!

凌风的世界观
2025-10-27 09:47:56
宁夏退伍士兵将岳父全家7口人全部割喉,妻子肚里的孩子都没放过

宁夏退伍士兵将岳父全家7口人全部割喉,妻子肚里的孩子都没放过

热风追逐者
2025-09-24 23:41:51
这次刘丹的爆料,没给儿子刘恺威留一丝体面,证实了杨幂的担心

这次刘丹的爆料,没给儿子刘恺威留一丝体面,证实了杨幂的担心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2 15:01:41
马斯克称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A股相关概念有望迎来反弹

马斯克称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A股相关概念有望迎来反弹

东方豪侠
2025-11-02 08:07:02
正面硬刚婆婆是啥体验?网友:我直接说不想住一起,让老公二选一

正面硬刚婆婆是啥体验?网友:我直接说不想住一起,让老公二选一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2 00:10:03
东契奇赛后道歉,轰44+12不抢里夫斯球权,谈及詹姆斯

东契奇赛后道歉,轰44+12不抢里夫斯球权,谈及詹姆斯

佳佳说奇事故事
2025-11-02 01:45:22
今年立冬“邪乎得很”,60年没见过,冬天要冻哭?

今年立冬“邪乎得很”,60年没见过,冬天要冻哭?

阿天爱旅行
2025-11-02 12:17:34
保费是新能源车之痛,问界续保降3成,小米被拒后自己干保险

保费是新能源车之痛,问界续保降3成,小米被拒后自己干保险

DearAuto
2025-10-30 20:20:03
汪小菲打脸大S!马筱梅婚房是独栋别墅带花园,还为大S儿女准备房间

汪小菲打脸大S!马筱梅婚房是独栋别墅带花园,还为大S儿女准备房间

瞎说娱乐
2025-10-25 10:51:25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知鉴明史
2025-11-02 15:40:03
溥仪的文化程度到底是有多高?专家:其实他真实学历让你望尘莫及

溥仪的文化程度到底是有多高?专家:其实他真实学历让你望尘莫及

阿鄖田间生活
2025-10-31 17:20:33
朝鲜专列进京有多离谱?金正恩来中国为何坐火车不坐飞机?

朝鲜专列进京有多离谱?金正恩来中国为何坐火车不坐飞机?

诗意世界
2025-09-17 13:19:48
镇得住场子的苏超唯一女主帅!泰州女主帅踢过世界杯

镇得住场子的苏超唯一女主帅!泰州女主帅踢过世界杯

林子说事
2025-11-02 08:36:54
寿命长不长,头发先知?60岁后,白发少的人活得更久?告诉你答案

寿命长不长,头发先知?60岁后,白发少的人活得更久?告诉你答案

小小李娱
2025-11-02 09:28:29
苏超决赛,让外省球迷有些失望!

苏超决赛,让外省球迷有些失望!

小鬼头体育
2025-11-02 15:35:47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来科点谱
2025-10-24 09:25:32
时隔20年再办APEC的韩国,迎来时隔11年中国贵宾再次国事访问!

时隔20年再办APEC的韩国,迎来时隔11年中国贵宾再次国事访问!

新民周刊
2025-11-01 09:18:20
为什么现在主流舆论要反对躺平

为什么现在主流舆论要反对躺平

大刘说说
2025-11-01 14:41:36
一场2-1!揪出山东泰山3大“水货”,冒充职业球员,冬窗必须送走

一场2-1!揪出山东泰山3大“水货”,冒充职业球员,冬窗必须送走

球场新视角1号
2025-11-02 09:22:39
有房有车父母都有退休金的1米75未婚男子DeepSeeK:全国不足10人

有房有车父母都有退休金的1米75未婚男子DeepSeeK:全国不足10人

霹雳炮
2025-10-29 22:37:04
2025-11-02 16:24:49
半解智士 incentive-icons
半解智士
探索大千世界,知识永无止境
590文章数 2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最快女护士"张水华获得"复出"后首个全马冠军

头条要闻

"最快女护士"张水华获得"复出"后首个全马冠军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游戏
旅游
手机
教育
亲子

战舰世界黑五船集体返场!最值得入手TOP3排名,抽任何一艘都赚!

旅游要闻

云南盈江:用观鸟和暖冬优势带动旅居

手机要闻

W43周单品销量Top30出炉,苹果霸占前三

教育要闻

全国青少年信息奥赛常州考点,江苏优秀学子在此集聚,祝他们好运

亲子要闻

什么是“泪失禁”?00后孩子跟父母完全是2个物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