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受到了安世半导体供应链的影响,日本本田墨西哥工厂因缺芯贴出停产公告,复工时间成谜。
![]()
欧洲汽车业密集预警“供应链即将中断”,而中国东莞、上海临港的安世半导体厂区,机器昼夜轰鸣,工人按计划赶制芯片订单,这场反差的源头,是荷兰政府两个月前那场“合法抢劫”。
面对如今的局面,荷兰官员试图为自己辩解,却难掩尴尬,当初志在必得的“优质资产”,如今成了没人认的空壳。
![]()
本想讨好美国,反倒把整个欧洲工业拖进了焦虑,甚至还称强抢安世是唯一选择,也是无奈之举?
荷兰“强夺”
安世半导体,本是中企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2020年,闻泰以340亿元完成对安世的100%收购。
![]()
此后四年,安世凭借车规级芯片优势快速成长,2024年数据显示,客户覆盖大众、宝马、沃尔沃等130多家顶级车企,甚至欧洲航空航天、医疗设备也依赖其芯片。
但没想到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宣布冻结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所有资产,同时强制罢免中国籍首席执行官张学政,将公司 99% 股权临时交由第三方托管。
![]()
荷兰官方给出的理由是“防止知识产权被转移、欧洲研发中心被掏空”,但这一操作立刻引发争议。
更耐人寻味的是,荷兰此次冻结的资产规模约500亿元,而安世支撑的欧洲产业链年规模超万亿,这种“捡芝麻丢西瓜”的操作,当时就被业内质疑低估了全球产业链绑定深度。
![]()
停产潮先至日本
安世芯片的不可替代性,很快在产业链上显现,汽车门锁、空调控制、车速监测等数百个部件,都需要其生产的小型号二极管或ESD保护器件,且短期内找不到替代供应商。
荷兰的操作刚过去一个月,停产影响就开始蔓延,10月28日,本田汽车位于墨西哥的工厂因无法获得安世芯片,已正式停产,具体复工时间需“等待芯片供应恢复”。
![]()
与此同时,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布预警报告,若安世芯片供应持续不稳定,欧洲汽车产业链将在 10-20 天内出现全面冲击,部分工厂可能被迫调整生产计划,恢复正常需数月时间。
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荷兰官员在前几天的采访中,将自己的操作定义为“应对潜在风险的必要选择”,强抢也是无奈之举。
![]()
回顾整个事件,最值得关注的不是荷兰的“出尔反尔”,而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中“底气变化”,安世中国之所以能稳住局面,核心不是“技术破解”,而是实实在在的产能掌控力。
对全球产业链而言,这场风波也敲响了警钟,在技术高度分工的今天,“断链”“强夺”不仅无法实现“掌控优势”,反而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伤及自身。
![]()
荷兰如今的处境就是最好的例子,抢来的“资产”成了空壳,欧洲盟友怨声载道,自己还得面对中方的严正立场,可谓得不偿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