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法治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好故事”图视文作品展播活动投票正在如火如荼展开。上海司法行政这两个“好故事”入选,快来为他们投票吧!
![]()
狱中“拳王”改造记
一个前职业泰拳手,在国际大赛屡屡获奖,却因一次酒后滋事锒铛入狱,成了罪犯吴勇(化名)。
入狱半年,两次打架,多次违纪,吴勇成了高危分子。面对这颗“不定时炸弹”,谁来当“拆弹专家”?能否解除危险警报?
一起来看由军天湖监狱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短片《狱中“拳王”改造记》↓
“良燕”一句三冬暖
2014年,史良燕的父亲日夜操劳,与世长辞。十年间,她继承父亲遗志,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900件,先后获评“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称号。
“对工作有热度、对他人有温度,对是非有尺度。”父亲日记里的这句话,激励史良燕从优到精。从初出茅庐,到坚毅坚守,这是她的故事。
(滑动阅读)
我是史良燕,和我的父亲一样,也是一名来自上海市的人民调解员。
2014年,我的父亲日夜操劳,与世长辞。十年间,我继承父亲遗志,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900件,先后获评“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称号。
“对工作有热度、对他人有温度,对是非有尺度。”父亲日记里的这句话,激励我从优到精。从初出茅庐,到坚毅坚守,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一场延续八年的家庭矛盾终于得到化解
近年来,房屋征收引起的分家析产纠纷频发,成为阻碍城市更新顺利推进的痛点与堵点。我刚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不久,便遇到了这样一件难啃的骨头案。
在这个调解耗时一个月的案子中,老屋面临旧改动迁,老人突然身故,面对房产继承之争,六位古稀儿女竟同时跳出来要继承全部遗产。八年间闹得不可开交,赡养纠纷叠加继承纠纷,情况十分复杂。
老人生前,按约定由兄妹轮流照顾,有的子女即使身患重病也倾情照顾,有的子女却不管不顾,总是以各种理由将老人拒之门外。在调解前,我一户户上门走访,知晓了老人虽一直随二女儿生活,老大老三两位兄弟也始终出钱出力,但三位妹妹却从未照料过父亲。
在调解过程中,兄妹六人都寸土不让,争得面红耳赤,对遗产如何分配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如何平衡好法定继承人与实际赡养人的权益成为难题。
对于这种情况,“子女虽有权均等继承房产,但法律对尽主要赡养义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给予了特殊保护。即便是亲生子女,在未尽到赡养义务的情况下,依然有可能被剥夺继承权。如果提起诉讼,不但法难容情,份额问题无法协商,几十年的兄妹情谊也肯定就此毁于一旦。”几番劝解后,三位妹妹面面相觑,似乎觉得自己也有些理亏,对当初的诉求也不那么坚持了。
![]()
史良燕(右二)与法院诉调对接继承纠纷
通过多次工作,兄妹情绪趋于平稳。我又将老人留下的一封家书递到兄妹几人面前,老人语重心长地写道,由于老伴走得早,几个孩子随他过了很多年苦日子,现在也各自家庭重担在身,没法照顾自己也不愿责怪,但希望在他身故后三位哥哥姐姐替他照顾好三位妹妹。
民法典对于尽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的规定,其实也充分反映了我们朴素的道德评判标准、生活的常理常情。几经调解,最终唤醒了兄妹六人的亲情。三位妹妹首先表态放弃对该房产的继承,而继承房产的三位哥哥姐姐也表示自愿拿出一定金额对三位妹妹进行补偿。
一场延续八年之久的家庭矛盾终于有了结果,古稀之年的六位兄妹终于达成了和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安定的源泉,这让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工作虽然平淡,却不平凡。
家庭可以不完整,但要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
2018年初,临近下班,辖区的民警匆忙找到了我,“他们在学校门口公然抢孩子,影响很不好,小史,你帮他们调一调。”原来,孩子的父母感情破裂,母亲离婚时净身出户且主动放弃抚养权,未再付过一分抚养费。而孩子的父亲因为妻子的背叛以及不支付抚养费的问题早已心生愤恨,于是便禁止前妻探视。
调解现场,我注意到孩子一直粘着母亲不愿离开,便请公安民警及结对律师和父亲沟通,自己则和母亲沟通,打算分头突破。
同为母亲,我非常理解见不到孩子的焦虑,但抢孩子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其实很害怕父母之间发生冲突。一番推心置腹之后,母亲无奈表示,她收入微薄,为了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才放弃了抚养权,并非真的不想抚养孩子。
另一边,结对律师也向父亲解疑释法:“探望权是法律赋予父母的权利,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且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父亲一开始闷头不吭,律师又趁热打铁追劝道:“为了探视闹到法院,对孩子也是个二次伤害啊!”父亲有点犹豫了。
我把孩子带到了办公室,温柔地对女孩说:“宝贝,别怕。其实爸爸妈妈都很爱你,只是他们用错了方法,你能和我说说你的想法吗?”起初她一言不发,我轻轻地抱住她说:“没事的,无论你选择谁,他们都还是你的爸爸妈妈,都还是会很爱很爱你。”小女孩看着我,呜咽着说:“我想和妈妈一起,我很想她,但是爸爸一个人......”
躲在门后的父亲此时也泪流满面,终于点头让步。随后,我在和孩子的深入交流中进一步获悉,由于父亲经常抱怨母亲,加之因工作分身乏术,无暇关注孩子的情绪,久而久之孩子便逐渐沉默寡言、自卑、敏感,因此更加强了想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愿望。
回到调解室,我对女孩的父母说道:“对于孩子而言,提供关注与陪伴,给予鼓励和关怀往往比提供经济支持更重要,家庭可以不‘完整’,但要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这时,愧疚、无奈、自责已经让孩子的父母陷入沉思。
察觉沟通有所进展,我适时提出了建议:孩子已满8周岁,是否变更抚养权应尊重其真实意愿。另外,行使探视权时,应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双方都应避免采取过激的行动或侵犯对方的合法权益。
最终,孩子父母诚挚地接受了这些建议,并承诺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共同尽最大努力关爱孩子,陪伴她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这一次的调解,让我深刻感受到团队作战的温度与力度,通过调解员的苦口婆心,公安民警的现场稳控,结对律师的法律建议,圆满解决了这家“事”,留住了这份“情”。而今,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调处矛盾纠纷,已然成为一抹暖阳,帮助申城群众点亮黑夜驱散风霜。
徐汇区有了家喻户晓的“汇调解”
2021年开始,我正式担任徐汇区人民调解协会会长。在一件一件具体案件的调处中,我带领的团队从5人发展至21人,由60后为主扩建成60后至90后老中青结合的理想队伍结构。这支由退休法官、兼职律师、社区能人组建而成的团队,实现了从初心传承到特色创新,从单打独斗到并肩作战的蝶变,成为了群众认可、家喻户晓的“汇调解”这一徐汇金名片。
![]()
史良燕(左一)参与“宪法宣传周”社区法律咨询
去年,徐汇区在一地块开发过程中,周边小区陆续出现房屋内外墙面、小区围墙不同程度开裂、噪声扰民等问题,波及约600户居民,部分居民屡次以悬挂横幅、静坐、围堵等方式阻挠施工。
对此,我在区司法局的指导下,依托调解协会“巡回调解”工作机制,调度带领团队专业力量加入司法所组建的矛盾化解稳控工作小组,深入矛盾现场。
我们首先对现场近百名居民第一时间开展解释劝说、劝离,告知“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调解员等专业力量会帮助大家定损定责,在此之前我们会暂停施工”。
其次,我们深入每一个楼栋,对664户居民挨家挨户收集情况并引导居民合理合法表达诉求、耐心解释“项目的建设以保障群众利益为本”,告知每名居民:“别担心,法律明文规定群众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最终,我们兼顾各方利益和诉求,区分不同矛盾类型,协同多部门联合研商工作方案,并以诚相待、柔性调处,与当事住户签订了352份人民调解协议书,妥善化解了这起群体性纠纷。
如今,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区司法局的有力指导下,非诉解纷阵地已然建成,我们得以搭载法律科技的红利提升解纷质效;多方联动力量逐渐汇聚,我们与公检法司等各单位在协同作战中共享优质资源;多元解纷路径不断拓宽,我们在城市更新的前沿阵地、家门口的信访解纷中彰显品牌力量;多元共治联盟逐步激活,我们将法治“朋友圈”辐射至各产业集群。![]()
![]()
史良燕参与企业园区“民法典宣传月”法律咨询活动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治理的第一线,有千千万万与我一样坚守着“为民”初心,践行着“解纷”实事的人民调解员。未来,我将和我的同行们一起,继续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有力度、有温度、有尺度”的调解服务。
如何投票?
,滑动至文末投票处,选择狱中“拳王”改造记和“良燕”一句三冬暖(注意:可多选!),选择投票并提交。
![]()
每人仅可投票一次
快快发动小伙伴一起来投票
让上海司法行政“好故事”
C位出道!
![]()
来源|上海市司法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