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重庆斩获3金7银9铜创历史

0
分享至

10月30日,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重庆代表团携3金、7银、9铜的辉煌战绩载誉归渝,奖牌总数不仅远超前两届总和、创历史新高,更稳居西部前列,以硬核实力展现了重庆博士后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注入强劲“博创动能”。


(供图)

本届大赛恰逢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40周年,赛事规模创历史之最。重庆组建107人“精锐之团”,携58个高水平项目在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揭榜领题赛四大赛道全面发力,与全国1700余支顶尖团队同台竞技,用一个个兼具技术高度与产业价值的项目,让“重庆智慧”在国赛舞台大放异彩。

据介绍,重庆代表团的获奖项目,既有攻克行业“卡脖子”难题的技术突破,也有扎根民生需求的产业创新,深度契合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与“416”科技创新布局。

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的博士后韩晓宇,凭借《穿透无声——国际首创治疗性超声耦合剂》项目斩获海外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赛道金奖。该项目直击传统透皮给药效率低的行业痛点,利用超声纳米递送技术,将药物渗透速率提升十几倍,为全球无创给药领域提供了“中国方案”。“科研之路从无捷径,每一次实验、每一次攻坚,都是成长的印记。未来,我将以这份金奖的认可为动力,深耕专业领域,勇闯创新‘无人区’,用科研成果回应时代需求。” 韩晓宇的感言,道出了重庆博士后群体潜心钻研的初心。



(供图)

重庆大学张小宁博士则在揭榜领题赛中脱颖而出,其《沿海软土高承载高效生态固化技术及快速精准评价装备研发》项目摘得金奖。针对我国沿海软土地区基础设施建造难题,项目构建了“快速固化材料—高效设计系统—极限施工方法—精准评价装备”技术体系,实现建造全过程小时级响应,为国防与民用基础设施安全运营筑牢技术根基。

揭榜领题赛道的另一枚金奖,由招商局交通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周陈一博士团队夺得。他们为钧雷光电有限公司 “量身定制” 的《滨海环境轨道交通隧道群运维风险智能感知与预警机器人》,攻克了列车高频振动导致的结构疲劳、海水腐蚀加速材料老化两大行业难题,犹如为海底 “地下长龙” 装上 “智能神经”,守护轨道交通运维安全。

此外,陆军军医大学张庆从“活化石”大鲵中解锁创面修复密码,其项目为无数患者点亮康复曙光;马上消费金融陆全深耕深度防伪技术,为国家数字安全筑起 “防护盾”;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徐宇团队选育的“庆油”油菜品种,实现“两碗菜籽一碗油”的产量突破……这些“顶天立地”的项目,既是重庆博士后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服务国家战略、助推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

聚光灯下的奖牌之外,赛事更成为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的 “桥梁”,让顶尖智慧 “落地成金”。本届大赛中,重庆多个项目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医用快速粘合剂》项目,与晋江建投公司现场签署意向合作协议;重庆交通大学的《智能物流无人机航线规划及定位技术研究》,与泉州云卓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金额达500万元。“比赛就像一座桥梁,让我清晰地看到了企业的真实需求,不仅坚定了科研信心,方向也更明确了!” 刘松透露,这已是团队第二次通过博创赛实现成果转化——上一届大赛中,他们曾与普联互通(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为企业注入创新动能。


(供图)

据介绍,3金7银9铜的亮眼成绩,背后是重庆深耕人才沃土的“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近年来,重庆持续优化人才生态,推动博士后队伍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数据显示,重庆博士后工作已实现“三个提升”:招收规模连续4年保持在1000人以上,较2020年增长68%;培养质量持续攀升,近三年每年申请获得国家三大基金近800项,近两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中,博士后参与的占比达91%;留渝比例从2020年的80%提升至90%,越来越多青年人才选择扎根重庆。

“搭台子”“给支持”“铺路子”,构成重庆培育博士后人才的核心逻辑。在“搭台子”上,支持国家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等设立博士后科研站,全市站点增至590个,较2020年增长40%;在“给支持”上,设立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特别资助等项目,给予最高60万元/人资助,同时建立“站前、站中、站后”全覆盖资助体系;在“铺路子”上,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进站1年可申报副高级职称,出站最快1年可申报正高级职称,还向博士后发放包含73项服务的人才服务卡,真正实现“来了就是重庆人,留下干成一番事”。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既是“试金石”,更是“助推器”。重庆将做好大赛后半篇文章,让人才力量更好地“变现”,使“香博博”们做到既“顶饱”又“美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崭新一页。(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 杨淑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官方网易号
36779文章数 3713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