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大同微短剧产业生态发布暨“1+1繁星计划”启动仪式现场传来重磅消息——大同微短剧影视产业园正式揭牌投运,同步启动的还有AI影视数字产业园与山西省网络微短剧内容审核大同中心,标志着山西在微短剧产业“科技+文旅+内容”融合发展赛道上迈出关键一步。
![]()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短周期、低投入、高收益”的产业特性,已成为网络视听领域增速最快的新兴赛道,形成了从IP孵化到分发变现的成熟产业链 。作为山西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大同敏锐捕捉行业机遇,在全省率先出台《大同市支持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政策层面为产业发展铺路搭桥,而此次投运的产业园正是政策落地的核心载体。
这座占地70亩、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产业园,以“全域影城”为蓝图,将大同古城、云冈石窟等特色文旅资源转化为天然实景片场,同时以“全链服务”为支撑,构建起覆盖创作全流程的产业生态。其背后的运营主体山西开拍啦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由大同经建投集团与上海顺鹿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整合了本土资源优势与行业运营经验,可提供从IP孵化、编剧创作到后期特效、宣传发行的一站式服务。
科技赋能是该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同步授牌的AI影视数字产业园,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微短剧生产环节——通过AI剧本生成系统提升创作效率,借助数字人技术降低演员成本,利用虚拟拍摄技术缩短制作周期,精准匹配微短剧“快速迭代、精准触达”的行业需求。而山西省网络微短剧内容审核大同中心的落地,则为内容质量把控提供了技术保障,助力产业在规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启动仪式上推出的“1+1繁星计划”,更彰显了产业园“内容破圈”的野心:一方面通过全民参与的微综艺节目《下一站,短剧王》挖掘本土创作人才,另一方面以聚焦大同文旅的精品微短剧《佛光下的暖阳》为起点,启动百部精品拍摄计划,将地域文化与短剧内容深度绑定。这种“人才培育+内容孵化”的双轮驱动模式,既契合微短剧“情绪主体论”的创作逻辑,又能借助内容传播放大山西文旅影响力 。
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园的投运不仅填补了山西微短剧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的空白,更通过“科技+内容+文旅”的融合路径,为区域产业转型注入新动能。随着后续海外拍摄基地的建设与中试项目的推进,这里有望成为辐射全国、链接海外的微短剧创作高地,为山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