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当一个国家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年满65岁,当接近半数的劳动者在退休后连日常开销都难以负担,这种“老龄化困局”对马来西亚而言已不再是遥远的假设。
2025年10月30日,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权威报告敲响警钟:若不迅速推进养老制度变革,未来二十年内,马来西亚将面临严峻的养老危机,“老无所依”或将从个别家庭的忧虑升级为全国性的社会风险。
该报告以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马来西亚养老金体系中的深层缺陷,这些漏洞不仅关乎数百万人晚年的基本生存权利,更可能动摇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面对这一挑战,马来西亚应如何应对?
![]()
世界银行明确指出,人口结构的急剧转变是引爆养老危机的关键诱因。数据显示,到2045年,马来西亚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4%,正式迈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而到了2056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上升至20%,即每五个国民中便有一位老年人。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该国的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却长期处于全球低位水平。
目前,由政府直接发放、无需个人缴费的老年津贴项目,仅惠及不足10%的老年人群;其中核心计划“乐龄援助金”(Bantuan Warga Emas, 简称BWE)的实际覆盖人群更是低至4%,远逊于周边发展中国家。
![]()
横向比较可见,东南亚邻国已在普惠型养老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泰国的社会养老金覆盖率接近90%,菲律宾和越南也分别达到约30%的水平。
除了“覆盖窄”,马来西亚的养老支持还存在“标准低”的问题。BWE与“关怀现金援助”(STR)作为针对低收入长者的两大福利支柱,两项补贴合计仅占老年家庭税前总收入的10%以内,如此微薄的资金难以支撑基本生活所需。
专家分析认为,这种“低覆盖+低金额”的双重短板,使许多老年人在医疗支出、饮食起居等关键环节陷入经济困境,尤其在乡村地区及贫困群体中,晚年生活质量堪忧。
![]()
世界银行将马来西亚养老系统的症结归结为“双重结构性失衡”,这一判断精准命中了问题的核心。
第一重失衡出现在储蓄机制层面:超过一半的劳动人口未参与雇员公积金(EPF)缴存,这意味着他们退休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只能依赖子女或政府救济维持生计。
即便是有缴纳EPF的群体,其账户余额也不容乐观——近五成缴费者在55岁(现行提取年龄)时,累计储蓄低于1万令吉(约合人民币1.5万元),距离实际需求相去甚远。
![]()
根据当地生活成本模型测算,要维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个人至少需储备25万令吉的公积金存款。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使得“尚未退休已陷贫困”成为众多马来西亚劳动者的残酷现实。
第二重失衡则体现在福利分配机制上,政策设计上的僵化进一步扩大了保障缺口。当前BWE的申领资格严格绑定“贫困线收入”(Poverty Line Income, PLI),仅允许月收入低于2589令吉(约合人民币3800元)的家庭申请。
但世界银行指出,这一贫困线早已无法反映真实的生活压力。随着物价持续上涨、医疗费用攀升,大量收入略高于门槛值的家庭同样面临财务紧张,却因不符合条件被排除在援助之外。
![]()
此外,BWE的领取起始年龄设定为60岁,而马来西亚人均预期寿命近年来不断延长,固定领取年限加重了财政负担,也导致资源未能精准投向最脆弱的老年群体。
事实上,养老体系的完善并非无解难题,国际已有多个成功范例可供参考。世界银行强调,中国、印度以及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的经验表明,即便社会养老金金额有限,也能显著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这类政策不仅能提升长者的健康状况与心理安全感,还能有效缓解年轻一代的赡养负担,在多代同住的文化背景下,产生惠及全家的连锁效应。
![]()
以中国农村基础养老金为例,尽管每人每月补助额度不高,但实现了对数亿农村老人的广泛覆盖,极大缓解了偏远地区的老年贫困现象。
印度实施的“国家社会援助计划”则采用分层补助机制,根据不同经济层级提供差异化的支持,确保各类老年群体都能获得最低生活保障。这些实践充分说明,社会养老金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结合国际经验与本国国情,世界银行提出三项关键改革方向:首先,应重新定义BWE的资格审核标准,用“体面生活必需支出”替代现有的贫困线指标,使福利发放更贴近实际生活需求。
![]()
其次,建议将BWE的申领年龄从60岁逐步提高至65岁,并建立与平均寿命同步调整的动态机制,在控制公共支出的同时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最后,优先将BWE扩展至B40群体(收入最低的40%家庭),在此基础上稳步推向全体老年人口,避免激进改革带来的社会震荡。
马来西亚推动养老制度改革的时间窗口正在快速收窄。按照当前老龄化进程与现有养老体系的滞后状态,到2035年,其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越韩国、泰国当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的水平,而养老金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
倘若不立即采取行动,未来极可能出现“老人无积蓄、子女无能力、国家无准备”的三重危机:长者因缺乏保障陷入贫困,青年因赡养压力抑制消费与投资,国家则因社会矛盾加剧影响经济增长潜力。
世界银行特别强调,扩大社会养老金覆盖范围应成为马来西亚短期内必须优先落实的政策目标。这不仅关系到数百万老年人的尊严与福祉,更直接影响国家未来二十年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根基。
![]()
对马来西亚来说,老龄化趋势并非不可逆转的灾难,只要及时优化政策框架并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完全有可能将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通过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养老金体系,既能保障长者的基本生活,也能释放年轻群体的消费活力,为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毕竟,一个能让老年人安心养老的社会,才能让每个公民对未来抱有信心。这也是所有迈向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守的价值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