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图为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吴哲褒
手术前,女孩向医生提出唯一的请求:“让我先回趟老家拍完婚纱照,可以吗?”
手术后,她和未婚夫激动地对医生说:“等我们办婚礼的时候,希望您能来,给我们祝福!”
故事的开始,是一位正在筹备婚礼的26岁东北女孩,突然发现自己罹患了一种血供异常丰富、手术风险极高的侵袭性垂体瘤,往返多家医院求医无果后,最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找到了希望。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吴哲褒教授团队勇担风险,成功为她实施了高难度手术,保住了生育功能并恢复视力。康复之际,女孩向医生发出了未来婚礼的诚挚邀约。
筹备婚礼时遭遇疾病打击
26岁的东北女孩小玲(化名),原本正满怀喜悦地筹备婚礼,人生的蓝图刚刚展开,女孩无限憧憬着未来。
然而,近五个月来,她发现自己的右眼视力持续下降,并出现视野缺损,心怀疑惑的她去当地医院检查,提示她颅内鞍区有一个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她辗转国内多家医院的神经外科垂体瘤诊疗中心,得到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却让她心情愈发沉重。
她得的是垂体瘤。并且,在完善垂体增强MR后,影像学提示该肿瘤不同于普通垂体腺瘤,表现出“恶性”特征:血供极其丰富,是一个质地坚韧且边界不清的侵袭性垂体瘤。这类肿瘤手术切除难度极大,术中极易引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威胁生命。因此,多家医院均建议她先采取放疗以缩小肿瘤和控制肿瘤血供,而后再考虑手术,也就是“放疗+手术”这一相对保守的方案。
可是,放疗可能导致垂体功能受损,进而可能丧失生育能力,这对于一位渴望拥有完整家庭的年轻女性而言,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小玲抱着“一定还有其他治疗方法”的坚定想法,在国内多家垂体瘤诊治中心反复求医,希望能一次性治愈该疾病。
特别请求“术前先拍完婚纱照”
经过不懈寻找与多方咨询,2025年夏天,小玲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找到了吴哲褒教授。作为国内垂体瘤诊疗领域的知名专家,吴哲褒教授带领团队对小玲的病情进行了细致、严谨、全面的评估。
面对这张复杂的影像片子和高风险的手术预期,吴哲褒教授团队没有轻言放弃。他们详细分析了肿瘤的特点,认为尽管手术风险极高,但通过精细的术前规划和娴熟的手术技巧,实现肿瘤全切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垂体功能与视神经,仍然存在可能性。
在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风险并获得他们的理解和同意后,医疗团队决定迎难而上,为小玲施行手术。
手术前,小玲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请求:希望能回家乡与未婚夫完成婚纱照的拍摄。这个请求,承载着她对未来的期盼,也是对瑞金医疗团队的一份深沉托付。
为穿上婚纱的女孩奋力一搏
对医疗团队来说,这个请求像一块巨石压在大家的心上。女孩似乎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医生:我把我的未来,我人生最重要的时刻,都托付给你们了,请为我奋力一搏!
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化为了医疗团队肩上最重的责任,也是最强的动力。 女孩如期拍完了婚纱照,勇敢地回到瑞金医院,准备手术。婚纱照上的她略带微笑,仿佛已将所有的恐惧与不安,都化为了背水一战的勇气。
术前,医疗团队为患者备血2000毫升,这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量的一半。这个数字本身就在无声地宣告着手术的凶险。
2025年9月,手术当天,一场在生命中枢区域的精细较量悄然展开。吴哲褒教授采用经鼻蝶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入路,在清晰的内镜视野下,肿瘤的真实面貌一览无余——其血供之丰富如同“血管团”,质地异常坚韧,并与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粘连紧密。
手术过程如履薄冰。主刀医生需要在血供丰富的肿瘤组织中精准分离,严密止血;同时,要以极大的耐心和稳定性,将坚韧的肿瘤从正常的垂体组织、视神经以及颈内动脉等关键结构上小心翼翼地剥离下来,这无异于在微观世界里进行“拆弹”。麻醉科、输血科等团队全程保驾护航,预先备好的2000毫升血液,一滴滴输入患者体内,确保了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历经3小时的精细操作,肿瘤被成功完整切除。
手术的成功,只是闯过了第一关。术后康复,同样是困难重重的征途。正如团队预料,患者先后出现了两个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一过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内环境紊乱的风险。这需要及时、精准的抗中枢感染治疗,以及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并需要内分泌专家的精准判断,及时进行激素替代和营养支持治疗。在吴哲褒教授的整体指挥,内分泌等多学科专家协同,以及成宜军主治医师等团队成员精心的术后管理和治疗下,这些潜在的危机被一一化解。
术后10天,感染被成功控制,体温恢复正常,内环境稳定,患者精神状态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半个月,再次手术室局麻下拔除蝶窦内填塞碘仿纱条,未发现脑脊液漏,患者无任何新的神经功能损伤或并发症,垂体功能得以保全,视力视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
术后病理提示这是一个垂体零细胞腺瘤。值得注意的是,对于 cell垂体大腺瘤,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手术全切可达到治愈标准。
多学科协作换来新生喜悦
出院时,小玲的脸上洋溢着重获新生的喜悦与感激。她与未婚夫紧紧握住吴哲褒教授的手,激动地说:“吴教授,是您和您的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拯救了我的家庭。等我们结婚的时候,一定要邀请您,希望您能来,给我们祝福!”
这句朴素而真挚的话语,是对医护人员艰辛付出的认可,也道出了医患之间在携手抗击病魔过程中,结下的深厚情谊。
垂体瘤并不罕见,在人群中的影像学检出率可达10%-20%。垂体瘤大多为良性,但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占位效应”和“功能紊乱”。肿瘤增大会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它也可能过度分泌或抑制某种激素,导致女性月经紊乱、不孕、溢乳,男性功能下降,或是出现面容改变、手脚肥大、满月脸等异常,这些现象很分散且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问题,从而延误诊治。因此,垂体瘤的诊疗往往需要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多学科协作(MDT)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最佳方案。
原标题:《手术前,她请求“让我先拍完婚纱照吧”!这种瘤在人群中并不少见》
栏目编辑:陆梓华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左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