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
联合国最高领导人古特雷斯的任期即将终结,一场牵动全球政治神经的继任之争正悄然升温。
3
依照长期形成的地区轮替惯例,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区域理应成为下一任秘书长的来源地。然而,美国在此关键时刻公开挑战这一传统,试图打破延续数十年的权力分配格局。
![]()
4
其真实意图显而易见——企图将联合国这一体现多边合作精神的国际平台,转变为服务于自身战略利益的单极工具。
5
但世界真的会放任这种霸权逻辑主导联合国未来走向吗?
![]()
6
美国的算盘
7
联合国行政体系的核心职位即将迎来交接,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这位来自葡萄牙的政治家,其五年任期将在2026年正式结束。
8
围绕继任者的暗流已经开始涌动,这场博弈的焦点并不仅限于个人能力或外交资历,而是触及一个虽无明文规定却极具约束力的制度性原则:洲际轮换机制。
![]()
9
这项不成文规则被广泛视为维系全球治理公平性的关键支柱,确保各大区域在领导层更迭中享有平等机会,从而体现联合国“主权平等”的根本宗旨。
10
按此逻辑推演,下一位掌舵人应当出自拉美及加勒比国家集团(GRULAC),这是对历史欠账的弥补,也是对区域代表性承诺的兑现。
![]()
11
可就在这条既定路径上,美国突然发难,宣称应取消地域限制,允许所有成员国候选人参与竞争。
12
这一提议被包装成“择优录取”和“开放透明”的改革倡议,由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多罗西·谢伊在安理会非正式磋商中明确提出。
![]()
13
表面上看,美方主张似乎合情合理,旨在为联合国选拔最具才干的领导者;然而深入剖析其过往行为模式,这套说辞便显得虚伪不堪。
14
华盛顿一贯奉行实用主义外交,在国际组织面前采取“有利则留、不利则退”的策略。
![]()
15
它曾以所谓偏见为由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单方面宣布脱离《巴黎气候协定》,并对世界卫生组织实施资金冻结。
16
更有甚者,尽管身为联合国第一大会费缴纳国,美国至今仍拖欠高达28亿美元的常规预算款项,长期占据“欠费榜首”。
![]()
17
这样一个对国际义务屡屡背弃的国家,如今却高调倡导“程序正义”,其动机之真实性自然受到广泛质疑。
18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国此举实则是为了绕开地区轮替框架,扶持一位完全听命于白宫的战略代理人,使联合国秘书处沦为推行“美国优先”议程的地缘政治杠杆。
![]()
19
此举若成,无疑将把多边体制彻底降格为单边意志的执行机构。
20
多方反对
21
然而,想要颠覆联合国运行多年的权力逻辑,并非易事,因为有一项更具决定性的机制始终存在——那就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
22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今天被用来捍卫地区轮换传统的这一权力,恰恰是当年塑造该传统的原始推手。
![]()
23
回溯至1981年秘书长选举,中国代表团为阻止欧洲籍候选人库尔特·瓦尔德海姆连任,连续投出16次否决票,创下了历史纪录。
24
这一强硬姿态震惊国际社会,最终迫使各方重新协商人选,并成功促成秘鲁外交官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当选。
![]()
25
这次事件不仅改写了选举结果,更重要的是确立了一项新的政治共识:秘书长不应由大国垄断,且必须遵循区域轮替原则。
26
历史轮回,当年亲手推动规则成型的中国,如今再次准备动用否决权来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平衡。
![]()
27
中方立场清晰坚定:坚决维护多边主义秩序,反对任何国家通过操纵程序实现私利扩张。
28
美国的图谋所遭遇的阻力,远不止来自东方。俄罗斯同样表达了明确反对。
![]()
29
俄常驻联合国代表根纳季·涅边贾公开表示,拉美人士接任秘书长是一种“道义上的正当权利”,同时强调候选人的专业素养不可或缺。
30
莫斯科长期以来批评北约成员国长期掌控联合国多个高层职务,因此绝不会容忍美国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其在全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
31
拥有否决权的俄罗斯,构成了遏制美方野心的又一重要屏障。
32
更值得注意的是法国的态度转变。作为西方阵营的重要成员,法国在对外政策上始终保持一定独立性。
![]()
33
当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马克龙总统立即发声支持该机构,并追加财政援助,展现出与华盛顿不同的价值取向。
34
这种战略自主性意味着,即便在美国提出候选人后,也难以确保获得巴黎方面的支持,一旦法方持保留态度,提名案极可能胎死腹中。
![]()
35
无形的守护联盟
36
正是由于中、俄、法三国在安理会构筑起坚实的否决防线,使得拉美与加勒比国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谈判底气。
37
该地区已集体发声,要求兑现本区域应得的“轮值权利”。这不是空洞诉求,而是建立在坚实人选基础之上的正当主张。
![]()
38
无论是曾担任智利总统、联合国妇女署创始主任的米歇尔·巴切莱特,还是曾任哥斯达黎加副总统并在国际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经验的丽贝卡·格林斯潘,抑或是现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阿根廷籍技术官僚拉斐尔·格罗西,均具备角逐最高职位的资格与声望。
39
否决权的存在,为这些中小国家争取话语权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
![]()
40
它们深知,只要中俄坚持原则立场,美国便无法凭借经济实力或外交压力强行改写规则。
41
于是,一场原本看似不对等的较量,因权力制衡机制的作用而趋于动态均衡。
![]()
42
一个超越意识形态分野的“规则守护联盟”正在形成——它不以阵营划界,也不依赖正式条约,而是基于共同维护国际秩序稳定的基本共识。
43
这一联盟以否决权为支点,将发展中世界的诉求与部分大国的战略考量联结在一起,构筑起一道抵御单边干预的集体防线。
![]()
44
极具悖论意味的是,那个长期被诟病为“民主缺陷”、“特权象征”的否决机制,此刻竟成为捍卫公平代表权的最后一道堡垒。
45
它以一种不完美的形式,在关键时刻守护了相对公正的国际规则体系。
![]()
46
结语
47
2026年的联合国秘书长选举,其意义远远超出人事更替本身。
48
这将是检验现行全球治理体系韧性的关键节点。无论最终谁入主纽约总部,这场关于规则存废的角力已经揭示了一个基本现实:联合国终究不是某个超级大国可以随意操控的私人舞台。
![]()
49
真正的国际协作,正是在这种充满张力、不断博弈的过程中缓慢前行。
50
每一次对规则的坚守,都是对多边主义的一次加固;每一场对霸权的抵制,都在为更加包容的世界秩序添砖加瓦。
![]()
51
信息来源:
52
1.《联合国秘书长即将换届,美国打算趁机推自己人上位,中俄联手狙击》ZAKER
![]()
53
2.《美国呼吁全球竞逐联合国秘书长职位恐激怒拉美》联合早报
54
3.《古特雷斯时代将结束?联合国秘书长要换人,美国打算趁机推自己人上位,中俄两国联手狙击》2025-10-29 11:31·万象评述
5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