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六点半,家住兰州的赵大妈,像往常一样坐在窗前,一杯滚烫的茶渐渐溢出浓郁的香气。她信奉“早喝一杯,精神一天”,可这天刚喝了两口,胃却开始隐隐作痛。
午后,她和邻居聊天,被李阿姨一句话点醒:“懂喝茶的都讲究时间,你一样吗?”这句玩笑,把赵大妈弄得心里直犯嘀咕:“喝茶还有时间门道?”
![]()
其实,不少人以为喝茶只要选好茶叶就万事大吉,殊不知,喝早了易伤胃,喝晚了扰睡眠。你真的喝对时间了吗?有研究发现,一天中有“黄金2时段”,喝茶不仅能养心安神,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具体是何时?为什么要避开其他时间?答案或许和你想象的恰恰相反。接下来,我们一起揭开其中玄机,顺便聊聊怎么喝最健康,尤其是第二个黄金时间,九成人都在忽视。
很多人将喝茶当成调剂身心的小事,却忽略了人体生物钟和茶中成分的相互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显示,茶叶里的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等成分,在不同时间段进入体内,对代谢、神经乃至心血管健康影响大有区别。
![]()
空腹喝茶很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发胃部不适。尤其是高龄人群,胃黏膜更为脆弱,长期如此会加剧胃炎、溃疡风险。
哈佛大学一项以3000名中老年人为样本的调查显示,空腹喝茶者胃肠不适发生率高出常规饮茶人群26.8%。
晚上喝茶易致失眠。因为茶叶内的咖啡因刺激中枢神经,使人精神亢奋,干扰睡眠质量。中华医学会一项临床对照研究指出,晚7点后饮茶者出现入睡困难占比高达40.2%。
但有意思的是,适时饮茶却能带来诸多益处。权威数据显示,选择“两大最佳时点”喝茶者,血糖、血脂异常风险低8-13%,中老年群体午后乏力感降低近21%。
那么,这两个黄金时间到底是什么时候?喝对有什么讲究?别急,答案就在下面。
第一个黄金时间是早餐后一小时左右
此时胃肠已开始工作,适当喝点淡茶,有助于清理口腔、补水提神,还能帮助早晨新陈代谢的启动。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建议,早餐后30-60分钟饮用温热、低浓度的绿茶或白茶,能有效促进胃肠蠕动,预防“早起肠道梗阻”现象。
一项2022年发布的国内流行病调查数据也发现,经常在早餐后一小时饮茶的群体,便秘概率下降了17.5%,晨间乏力感下降近13%。
![]()
第二个黄金时间,是在午饭后1-2小时。
临近下午时段,人体血压中枢趋于平稳、肾上腺素水平减弱,喝茶此时既能帮助消食解腻,还可防止午后困倦。
日本东京大学营养医学中心一项为期6年的队列研究表明:午后适量饮用红茶或普洱茶的中老年人,血管弹性提升12.1%,认知迟缓发生率下降8.3%。
而且,这一时间段饮茶,不易影响晚间睡眠,且有助于改善心情、稳定全天情绪波动。
![]()
肠胃更加轻松:早餐后与午饭后饮茶可帮助食物消化、减少胀气。
心脑血管变得畅顺:午后喝茶的群体,动脉硬化风险指标下降了约9.4%。
精神状态更佳:下午适时喝茶,乏力感和焦躁明显改善,上班族效率提升约14%。
![]()
这些变化虽不易立刻察觉,却如春雨润物细无声,长期坚持,对中老年人“慢病防控”和“身心健康调节”更有积极作用。
要喝对茶、喝出健康,“黄金时间”只是基础,做法还要注意“三要三不要”:
要点一:要温盈细饮,避免烫口。喝茶温度宜在60℃以下,过热会伤食道黏膜。国医大师孙光荣曾多次强调,长期饮用过烫饮品,食管癌风险升高14.3%。
要点二:要清淡少量,切忌浓茶空腹。喝茶不可太浓,应遵循“淡茶养生”。每天总量控制在3-5克干茶叶,分次泡饮即可。不建议空腹饮茶,特别是早晨和老年人群。
![]()
要点三:要因人而异,选循环友好型茶叶。高血压、胃病及神经衰弱人群应优先绿茶、白茶等清淡茶类,避免重口味黑茶、老普洱。孕妇、肾病、高尿酸患者建议遵医嘱有限制饮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