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永寿宫的烛火在夜风中摇曳。
崔槿汐端着燕窝走进来,看着娘娘又在发呆,心里一阵酸楚,轻声唤道:
"娘娘,这燕窝趁热用了罢。"
甄嬛回过神来,苦笑着摇头道:
"槿汐,你说他当年送我这支玉钗时,可是真心的?"
崔槿汐一怔,连忙劝慰道:
"娘娘怎么又说这样的话,王爷对您的心意,天地可鉴啊。"
话音刚落,胧月公主蹦蹦跳跳跑了进来,扑到甄嬛怀里撒娇道:
"母妃,女儿今日学会了新舞步,您瞧瞧好不好看。"
甄嬛温柔地理了理女儿额前的碎发,正要答话。
却见胧月的小手已经伸向她的发髻,想要摘下那支玉钗把玩。
而一个被果郡王隐瞒了多年的秘密,马上即将被揭晓。
![]()
1
月光如水般泻进永寿宫,将整座寝殿笼罩在一片清冷的银色光辉之中。
甄嬛独自坐在妆台前,铜镜里映出她愈发清瘦的面容,只有那双凤眸依旧明亮如昔。
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发间的碧玉钗。
这支玉钗雕工精美,钗头是一对并蒂莲花,花瓣层层叠叠,栩栩如生。
玉质温润细腻,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是果郡王允礼生前送给她的定情之物。
崔槿汐站在一旁,看着甄嬛又陷入回忆之中,忍不住轻叹了口气。
她跟了甄嬛这么多载春秋,太清楚她心中的痛。
自从十七爷去世,甄嬛就变得愈发沉默寡言。
只有对着这支玉钗时,眼中才会流露出一丝温柔。
甄嬛缓缓开口,声音低柔得几乎听不见,她喃喃道:
"槿汐,你说他现在在哪里,可还记得我?"
崔槿汐的眼眶瞬间红了,她快步上前,扶住甄嬛的肩膀道:
"娘娘,十七爷泉下有知,定是日日挂念着您和公主的。"
甄嬛闭上眼睛,任由泪水滑落脸颊。
她想起初见允礼时的场景,那时她还是个刚入宫的秀女。
他站在御花园的海棠树下,一袭月白色长袍,温润如玉,笑起来眼角带着浅浅的弧度。
那时她便知道,这个男人会成为她一生的劫数。
而她也甘愿坠入这万丈深渊,至死不悔。
外面传来宫人轻微的脚步声,崔槿汐连忙擦去眼泪,整理了一下衣襟,低声道:
"娘娘,夜深了,早些歇息罢。"
甄嬛点点头,她站起身来,却舍不得摘下那支玉钗,只是轻轻抚摸着钗头的莲花纹路。
这支玉钗陪她度过了多少个漫漫长夜。
每当她思念允礼时,就会拿出来细细端详,那上面似乎还留着他的温度。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胧月公主清脆的笑声。
那孩子正在和乳母玩闹,笑得天真烂漫。
甄嬛的心头一暖,这个孩子是她和允礼爱情的结晶,也是她活下去的全部希望和寄托。
她走到窗边,透过雕花窗棂看着月色下的宫墙。
那高高的红墙将她困在这深宫之中,再也走不出去。
崔槿汐走过来,轻声问道:
"娘娘可是又想起十七爷了,奴婢去给您沏壶安神茶罢。"
甄嬛摇摇头,她转身看向崔槿汐道:
"槿汐,你跟我说实话,当年郡王送我这支玉钗时,可曾提过其他的事?"
崔槿汐一愣,有些不解地问道:
"娘娘为何突然这样问,十七爷对您的情意,从来都是一心一意的啊。"
甄嬛苦笑,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玉钗道:
"我也不知为何,这些日子总是心神不宁,总觉得这钗里藏着什么秘密。"
崔槿汐连忙劝慰道:
"娘娘多虑了,十七爷待您情深义重,哪里会有什么秘密。"
甄嬛没有再说话,只是将玉钗紧紧握在手中。
那冰凉的触感让她感到一丝安慰和踏实。
窗外的风吹过,带来阵阵寒意。
甄嬛不禁打了个寒颤,她知道这深宫的冷,不只是天气的寒凉。
更多的是心底的孤寂和无助。
是那种明知所爱之人已去,却还要独自承受这漫长岁月的凄苦。
崔槿汐见娘娘脸色苍白,连忙扶她坐下道:
"娘娘,您的身子要紧,可不能再这样折腾自己了。"
甄嬛勉强笑了笑,她轻声道:
"我不碍事,只是有些乏了,你去歇着罢,我自己坐一会儿就好。"
崔槿汐不放心,却也知道娘娘的脾气,只得退到一旁守着。
她心里暗暗叹息,不知娘娘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
甄嬛独自坐在那里,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个片段,都是她和允礼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
他送她玉钗那日,正是春日里最美好的时节。
御花园的海棠开得正盛,花瓣随风飘落。
他从怀中取出这支玉钗,郑重地戴在她的发间,温柔地说这钗是特意为她寻来的上品和田玉。
![]()
那时她看着他温柔的眼神,心中充满了幸福和甜蜜。
她以为这份情意会天长地久,永不变心。
可如今他已不在人世,只留下这支玉钗陪伴她度过余生。
而她也只能靠着这点念想苦苦支撑。
殿外传来更鼓声,已是三更天了。
甄嬛这才起身准备就寝,她将玉钗轻轻放在枕边,闭上眼睛入梦。
梦中她又见到了允礼,他还是那副温润如玉的模样,笑着向她走来,伸手要牵她的手。
可她刚要握住,那只手就化作了一缕轻烟,消失在空气中。
她猛然惊醒,才发现这不过又是一场梦。
枕边的玉钗在月光下闪着幽幽的光。
甄嬛伸手握住它,泪水无声地滑落,打湿了枕巾。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永寿宫,给这座冷清的寝殿增添了几分暖意和生机。
甄嬛早早醒来,她照例将那支碧玉钗戴在发间。
这已经成了她多载以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崔槿汐端着洗漱用的温水进来,看着甄嬛精心整理着发髻上的玉钗,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她轻声道:"娘娘,今日皇后娘娘传话,说是要在坤宁宫设宴,请各宫嫔妃一同赏花品茗。"
甄嬛淡淡一笑,她对着铜镜整理着衣襟道:
"皇后设宴,自然是要去的,你备好礼物罢。"
崔槿汐点头应是,却又有些担忧地说道:
"娘娘,如今宫中形势复杂,皇后娘娘对您一直心存芥蒂,您可要小心应对。"
甄嬛站起身来,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景色道:
"我知道,这些年在宫中,哪一日不是如履薄冰。"
2
正说着话,胧月公主蹦蹦跳跳跑了进来。
她今日穿着一身粉色的小襦裙,头上戴着流苏发饰,煞是可爱。
小公主扑进甄嬛怀里,仰着小脸问道:
"母妃,今日女儿可以同您一起去坤宁宫么,听说那里新来了好些玩物。"
甄嬛温柔地刮了刮女儿的鼻子,她笑着说道:
"你这小鬼头,倒是消息灵通,去便去罢,只是不可胡闹。"
胧月欢呼一声,她的目光落在甄嬛发间的玉钗上,好奇地问道:
"母妃,这支钗真好看,上面的莲花雕得真像真的一样。"
甄嬛的手下意识地摸了摸玉钗,她柔声道:
"这是你十七叔父当年送给母妃的,你要是喜欢,等你长大了母妃就传给你。"
胧月天真地点点头,她伸手想要摸那支玉钗道:
"母妃,女儿可以看看么,这钗头的莲花瓣真精致。"
甄嬛正要答应,崔槿汐却连忙拦住道:
"公主殿下,这钗是娘娘的心爱之物,您还是莫要乱动的好。"
胧月嘟起小嘴,有些不高兴道:
"槿汐姑姑真小气,女儿只是看看而已,又不会弄坏它。"
甄嬛笑着打圆场,她说道:
"胧月乖,这支钗对母妃来说极为重要,等你再大些,母妃再让你细看。"
胧月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她拉着甄嬛的手道:
"那好罢,女儿听母妃的话。"
母女二人带着宫人一同前往坤宁宫。
一路上甄嬛心中却有些不安,她总觉得今日的宴席怕是没那么简单。
果然,到了坤宁宫才发现,不仅各宫嫔妃都到齐了,就连皇上也在场。
这让甄嬛心中更加警惕。
皇后端坐在上位,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她看到甄嬛进来道:
"熹贵妃来了,快请上座,今日本宫设宴,就是为了让姐妹们聚聚。"
甄嬛行礼落座,她环视四周,发现在场的嫔妃都在暗中打量着她,眼神中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
安陵容坐在下首,她看到甄嬛发间的玉钗,眼中闪过一丝嫉妒和怨恨,嘴角却挂着虚假的笑。
皇上坐在主位,他的目光在甄嬛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转向皇后道:
"皇后有心了,这样的聚会确实不错,后宫也该热闹些。"
![]()
皇后笑着应道:"臣妾也是想着姐妹们整日待在各自宫中,未免太过冷清,不如聚在一处说说话也好。"
宴席开始,宫人们端上各色精致的点心和茶水。
殿中奏起了悠扬的丝竹之声,气氛倒是颇为融洽。
可甄嬛心中清楚,这种表面的和谐之下,不知藏着多少暗流涌动,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是。
皇后举起茶盏,她笑着对众人道:
"诸位妹妹,今日本宫有一事想问问大家,不知你们可有什么珍贵的首饰想要分享的?"
这话一出,在场的嫔妃们都有些不明所以。
不知皇后为何突然提起这个话题,纷纷面面相觑。
安陵容率先开口,她柔声道:
"回皇后娘娘,臣妾倒是有一支点翠头面,是皇上前些日子赏赐的,确实精美。"
其他嫔妃也纷纷说起自己的首饰,都是些寻常的金钗玉镯,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可言。
皇后听完,她的目光落在甄嬛身上道:
"熹贵妃,本宫见你常戴着那支碧玉钗,想必定是件难得的宝贝罢?"
甄嬛心中一凛,她知道皇后这是要拿她的玉钗做文章了。
但她面上不显,只是淡然一笑道:"不过是寻常物件,皇后娘娘谬赞了。"
皇后却不依不饶,她继续说道:
"熹贵妃太谦虚了,那支玉钗一看就是上品和田玉,雕工又如此精美,定然价值不菲。"
殿中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微妙。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甄嬛发间的那支玉钗上,眼神各异。
皇上也开口了,他似笑非笑地问道:
"朕倒是没注意过,这支玉钗是朕何时赏给你的,怎么没有印象了?"
甄嬛的心一紧,她知道这是个陷阱,但她镇定自若地答道:
"回皇上,这支玉钗确实不是您所赐,而是十七爷生前送给臣妾的。"
此话一出,殿中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着看皇上的反应如何。
皇上的脸色微微一沉,他缓缓道:
"郡王送的,朕倒是不知十七弟还给后宫嫔妃送过东西,这规矩可不小啊。"
甄嬛连忙解释道:
"皇上息怒,十七爷当年是进献给您的贡品,您转赐给了臣妾,臣妾一直珍而重之。"
皇后在一旁添油加醋道:
"熹贵妃说得轻巧,可这玉钗看着也不像是进贡的物件,倒像是特意为某人定制的。"
甄嬛咬紧牙关,她知道皇后这是在故意挑拨。
但她不能表现出任何慌乱,只能硬着头皮应对。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胧月突然从座位上跳下来,她蹦蹦跳跳地跑到甄嬛身边道:
"母妃,女儿想再看看那支玉钗。"
甄嬛正要拒绝,可胧月已经伸手去够她发间的玉钗。
那小手在玉钗上一碰,甄嬛心头一颤。
崔槿汐连忙想要阻止,但已经来不及了。
胧月已经摸到了玉钗,她好奇地想要把玉钗拿下来看。
眼看着场面就要失控,甄嬛连忙握住女儿的小手,她温柔却坚定地说道:
"胧月乖,回去再给你看,现在不是时候。"
胧月见母妃如此郑重,虽然心中不舍,但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
她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却还是不时地瞥向那支玉钗。
皇上看着这一幕,脸色稍微缓和了些,他挥挥手道:
"罢了,都是陈年旧事,朕也不想多提,大家继续用膳罢。"
甄嬛松了口气,她知道今日这一关算是暂时过去了。
但她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重,总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宴席继续进行,但气氛已经不如之前那般融洽。
各宫嫔妃都心思各异,表面上谈笑风生,实则都在暗中观察着甄嬛的反应。
安陵容端起茶盏,她假意关心地问道:
"姐姐,听说您近来身子不大好,可要注意保重啊。"
甄嬛淡淡一笑,她知道安陵容这是在试探,便答道:
"多谢安小主关心,本宫无碍,只是偶尔有些乏累罢了。"
皇后也接话道:"熹贵妃是该好好保重身子,毕竟还要照顾胧月公主,可不能有什么闪失。"
这话听着是关心,实则暗含威胁。
甄嬛心中清楚,但面上依旧从容,她点头道:
"皇后娘娘说得是,臣妾会注意的。"
![]()
宴席终于结束,甄嬛带着胧月回到永寿宫。
刚一进殿门,她就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
崔槿汐连忙上前扶住她,担忧地问道:
"娘娘,您没事罢,今日那场面真是惊险,皇后分明是在针对您。"
甄嬛闭上眼睛,她轻声道:
"我知道,这些年皇后一直想找机会扳倒我,只是苦无证据罢了。"
她的手不自觉地摸向发间的玉钗。
这支钗承载着她和允礼的全部回忆,是她在这深宫中唯一的慰藉。
崔槿汐看着娘娘憔悴的模样,心中难过,她劝道:
"娘娘,要不您还是把这支玉钗收起来罢,免得再被人拿来做文章。"
甄嬛摇头,她坚定地说道:
"不行,这是他留给我唯一的念想,我不能收起来,我要让它日日陪在我身边。"
夜幕降临,永寿宫又恢复了往日的清冷。
甄嬛坐在妆台前,她取下玉钗,仔细端详着上面的每一处纹路。
甄嬛抚摸着玉钗,泪水不自觉地滑落,她低声喃喃道:
"允礼,你若泉下有知,可知我这些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窗外的风吹过,带来阵阵花香,那是海棠的香气。
让甄嬛想起了那些美好的往事,也让她更加思念那个已经不在的人。
崔槿汐轻轻走过来,她递给甄嬛一方帕子道:
"娘娘,别哭了,您这样折磨自己,十七爷在天之灵也会心疼的。"
甄嬛接过帕子擦了擦眼泪,她苦笑道:
"我也不想这样,可每每想起他,眼泪就止不住地流,我控制不了自己。"
3
就在这时,胧月推门走了进来,她看到母妃在哭,连忙跑过来抱住甄嬛道:
"母妃,您怎么哭了,是不是女儿今日惹您生气了?"
甄嬛连忙擦干眼泪,她搂住女儿道:
"没有,母妃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胧月最乖了,怎么会惹母妃生气。"
胧月仰起小脸,她认真地说道:
"母妃,女儿长大了要保护您,不让任何人欺负您,就像父皇保护您一样。"
甄嬛听到这话,心中一酸。
她知道女儿口中的父皇指的是当今圣上,可她真正的父亲却已经不在人世。
她抱紧女儿,在她耳边轻声道:
"胧月,你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母妃都会保护你,永远都会。"
胧月点点头,她看到妆台上的玉钗,又好奇地问道:
"母妃,这支玉钗真的是十七叔送的么,他为什么要送给您呢?"
甄嬛愣了愣,她不知道该如何向女儿解释这段复杂的感情,只能含糊地说道:
"因为十七叔父和母妃是好朋友,所以送了这个礼物。"
胧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伸手想要摸那支玉钗道:
"母妃,女儿可以拿起来看看么,白天的时候还没看够呢。"
甄嬛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她将玉钗递给女儿道:
"可以,但你要小心些,这玉钗对母妃来说很重要。"
胧月小心翼翼地接过玉钗。
她凑近了仔细观察,小手轻轻抚摸着钗头的莲花,眼中满是好奇和喜爱。
这支玉钗确实精美,莲花的每一片花瓣都雕得栩栩如生,就连花蕊的细节都刻画得极为精致,不愧是出自名家之手。
胧月翻来覆去地看着,她突然说道:
"母妃,这支钗真漂亮,女儿长大了也想要一支这样的钗。"
甄嬛温柔地笑了,她说道:
"等胧月长大了,母妃就把这支钗传给你,让它一代代传承下去。"
胧月高兴地点点头,她小心地把玩着玉钗,生怕弄坏了这件母妃的宝贝,神情格外认真。
甄嬛看着女儿专注的样子,心中稍微温暖了些。
这个孩子是她活下去的全部希望和动力。
崔槿汐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场面,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她希望娘娘能多一些这样的快乐时光。
接下来的几日,永寿宫陷入了少有的平静。
皇后那边没有再来找麻烦,皇上也没有召见甄嬛,一切似乎都归于平淡。
但甄嬛心中却始终不得安宁。
她时常在夜深人静时取出那支玉钗,仔细端详着它,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这一日,胧月又来到永寿宫,她看到母妃脸色苍白,心疼地问道:
"母妃,您这些天是不是没有好好休息,怎么气色这么差?"
甄嬛勉强笑了笑,她摸着女儿的头道:
"母妃没事,只是最近有些心事罢了,过几日就好了。"
![]()
胧月拉着母妃的手道:
"母妃,女儿今日学了新的舞步,要不要跳给您看,让您开心开心?"
甄嬛点点头道:"好啊,母妃最喜欢看胧月跳舞了,快跳给母妃看看罢。"
胧月高兴地跑到殿中央。
她开始跳起了新学的舞步,小小的身影在殿中旋转跳跃,煞是可爱。
甄嬛看着女儿天真烂漫的样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心中的阴霾也暂时散去了一些。
就在胧月跳得正欢时,她突然一个转身。
小手不小心碰到了妆台的边角,整个人失去了平衡。
崔槿汐连忙想要去扶,但胧月已经撞向了妆台。
她的小手慌乱中抓住了妆台上的东西,想要稳住身形。
可她抓住的恰恰是那支碧玉钗。
随着她身体的晃动,玉钗从妆台上滑落,眼看就要摔在地上。
甄嬛惊呼一声,她想要冲上去接住玉钗。
但已经来不及了,玉钗重重地摔在汉白玉地面上。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
那支陪伴了甄嬛多年的碧玉钗,竟然裂成了几块,碎片散落一地。
殿中所有人都愣住了,胧月吓得哭了起来,她跪在地上道:
"母妃,女儿不是故意的,女儿真的不是故意的。"
甄嬛的脸色煞白,她颤抖着走过去,蹲下身捡起那些碎片。
她手抖得厉害,眼泪不受控制地滑落。
崔槿汐也连忙蹲下来帮忙收拾,她安慰道:
"娘娘,玉钗虽然碎了,但还能修补,您别太伤心。"
可就在这时,所有人都看到了让人震惊的一幕。
从裂开的钗头处,飘落出一张折叠精致的小纸片。
那纸片缓缓飘落,最终落在地上。
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甄嬛看到那张纸片,整个人都僵住了。
她呆呆地盯着那张纸,一动也不动,眼中满是惊恐和不敢置信。
崔槿汐连忙捡起那张纸片,她小心翼翼地递给甄嬛道:
"娘娘,这是什么,怎么会藏在玉钗里?"
甄嬛颤抖着接过纸片,她的手抖得厉害,几乎拿不稳,深呼吸了好几次才慢慢展开那张纸。
胧月被母妃的反应吓到了,她哭着问道:
"母妃,那是什么,女儿是不是做错事了,您别生女儿的气。"
可甄嬛没有回答,她只是死死盯着纸上的内容。
甄嬛的脸色变得愈发苍白,嘴唇都失去了血色。
崔槿汐见娘娘如此,心中着急。
她探头看了一眼纸上的内容,顿时也愣住了,脸上露出震惊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