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无锡市新吴区“悦心”成长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全国首家实体运行的“AI+心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中心坚持科技赋能心育,协同共育成长,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构建起覆盖全区10万名师生与家长的心理健康服务新体系,标志着新吴区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全方位育人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据了解,“悦心”成长中心的建设背景源于新吴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践需求。近年来,新吴区以“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为原则,着力破解家校社资源壁垒,推动教育生态优化。中心的落地旨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构建“一个中枢、双向赋能、多方联动”的协同育人场景,为青少年全面发展赋能,成为江苏省校家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的重要“试验田”。
更智慧:AI赋能,开启心育新模式
中心以数据融通与智能分析为核心,打造“AI+心育”新模式。通过接入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家庭教养方式评估等多元数据,建成覆盖全区4.6万名学生的动态数据库,绘制“社会育人资源数字图谱”,实现学生需求与社会资源的“一库管理、一图总览”,为精准识别与快速干预奠定数据基础。
在“悦智·AI素质拓展室”,学生可通过VR技术进行心理适应性训练,在沉浸场景中学习情绪管理;生物反馈设备帮助其直观感知身心状态,实现科学调适。AI心理平台则依托量表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快速评估学生心理状态,生成立体心理画像,并向师生家长推送解读建议。同步开发的“AI运动吧”心育课程与AI教室,通过多模态分析辅助教学,提升心育专业效能。
更贯通:教联体驱动,深化协同育人新实践
“悦心”成长中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作为总枢纽,创新性地联动6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及N个校级心理辅导室,织就“1+6+N”联动育人防护网。在这一机制中,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角色实现系统性转变:家庭从“被动参与者”转为“主动共建者”,学校从“单边教育主体”转为“协同育人圆心”,社会从“边缘性补充”转向“常态化支持”,形成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的家校社协同全链条。
这一网络依托新吴区教育局牵头,联合民政、卫健及妇联等多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政策与资源,重点强化家庭教育、体育锻炼与社会实践等关键领域的协作。通过线上资源管理与预约平台,持续推进“馆校协同、医教互促”等教联体实践,着力打造“15分钟社会实践活动圈”,确保心理健康服务从区级核心平台高效延伸至街道、精准渗透到每一所学校,真正实现“层层有关爱、处处有支持”的全域育人新格局,打通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
更多元:三位一体,护航生命全维度
中心总面积约千平方米,构建了“预防—发展—干预”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空间规划巧妙,“悦心·探索空间”作为核心活动区,以“成长之树”为主体,融合阅读、游戏与智能情感对话系统,提供倾听、陪伴与专业心理支持;“悦动·活力场”借助动感单车与音效互动墙,帮助学生在律动中释放压力、提升身体感知与专注力;“悦星·启航站”从个体优势视角出发,通过解读无锡高精尖行业技能点,引导孩子根据自身潜能做好生涯规划……。这些场域共同支撑起开放、包容、支持性的教育生态,传递出“悦纳当下,心向未来”的理念。
百人成长导师团队、百堂精品润心课程、百场陪伴成长讲座、百场成长管理个性咨询、百场成长互动实践活动,“悦心”成长中心的启用,不仅为新吴区青少年提供了一站式成长服务平台,更通过教联体建设实践,为全省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