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构体系重塑能力 答好职教改革“新考题”

0
分享至

来源:中国网

全球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职业教育如何主动求变、精准应变,已成为关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历时8年创新提出并持续深化“12355”办学特色,开启人工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径,为破解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智能+技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难题贡献了“科创方案”。


应时代之需 破解人才培养难题

当前,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加速转型,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的“经验依赖型”“与工具为伍”的技能人才,已难以满足智能时代对“数据驱动型”“与智能共生”的高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敏锐把握时代脉搏,从2018年起创新提出、探索形成“12355”办学特色:以“AI+”为引领、聚焦“AI+制造”,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为核心驱动,构建“数据为基、模型为擎、场景为体”育人生态,打造“专业集群+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实体公司+研发平台”五大育人载体,践行“产学研服创”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系统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智能+技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学校主动服务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永川区国家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构建“422”专业集群体系,确保95%以上的专业精准服务地方主导产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学校西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开创新之举 构建职业教育新体系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三大突破。

体系重构,奠定培养基石。学校创新构建起由数据层、模型层和场景层组成的新型“AI+”架构。数据层夯实底座,通过整合产业数据和教学行为分析等校本数据,建成科创大数据池。模型层驱动发展,学校与超星公司联合共建个性教学服务模型,形成“垂直领域应用+个性教学服务”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场景层促进落地,学校打造“生产实践+专业学习+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的“产学研服创”协同育人模式。

能力重塑,创新培养模式。学校迭代升级“数据思维+模型运用+专业技术+拓展技能”为核心的“四维能力模型”,致力于培养学生形成数据驱动决策的思维范式,掌握AI模型的原理与边界,精通本专业领域核心技术,能解决复杂问题,同时具备跨学科融通能力和职业韧性。

模式重建,开拓育人路径。学校打造了西部首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场景——“ROBOT120中心”。该中心已接入23家企业3147台设备,发出有效预警5169条,完成运维服务1951次,帮助企业提升维护效率15.8%,降低维护成本20.7%。学校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师生在产业导师带领下,累计完成超3000小时自动驾驶路测,覆盖23类典型复杂场景,输出12份数据分析报告用于算法优化,助力自动驾驶车辆复杂场景识别准确率提升3.2%。近3年已有300余名毕业生成为赛力斯、长安、长城、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的技术人才。


学校西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瞻未来之远 创建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

近5年来,学校服务新业态能力显著增强,获批教育部就业育人对接项目90项,学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3.90%,2024年企业满意率96.90%,学生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等国家级竞赛奖励232项,省部级895项。2023年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实现重庆市民办院校在该赛项零的突破。

然而,学校在实践中发现,培养“智能+技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还面临巨大挑战。面对时代需求,学校正充分发挥“智能+技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先发优势,着力构建校园、产业园、科技园“三园一体”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区域发展离不开、产业升级强支撑、职教出海有品牌”的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建设,持续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注入人才动能,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贡献“科创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0881文章数 27058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