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沪网了解到,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定于2025年11月3日上午9时召开2025年第28次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祺龙海洋”)的上会事项。
据悉,祺龙海洋主要从事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外,公司主营业务还包括油气长输管线的生产和销售及水下油气装备试验技术服务。
据招股书显示,祺龙海洋本次拟募集资金38,188.90万元,募集资金扣除本次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高性能大口径隔水导管生产项目。
中沪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祺龙海洋还存在以下疑点,单一客户依赖严重,应收账款暴增现金流告负;无实控人但控股股东陷入亏损及高负债窘境,风险不容忽视;销售及研发费用与公开转让说明书不一致,且相差较大。
01
单一客户依赖严重,应收账款暴增现金流告负
据招股书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祺龙海洋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4,030.95万元、20,128.87万元、24,370.54万元、20,021.8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819.56万元、4,739.19万元、5,067.02万元、4,907.4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551.75万元、4,682.21万元、5,040.95万元、4,724.18万元。
报告期内,祺龙海洋业绩并不稳定,呈现波动的状态,在2023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了16.24%,由于营业收入的下滑,公司2023年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也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
另外,祺龙海洋经营收入还存在单一客户依赖严重的问题。中海油一直为公司的第一大客户,报告期各期,公司对中海油的业务收入分别为19,079.17万元、18,807.52万元、22,780.59万元和15,094.5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9.39%、93.44%、93.48%和75.39%,占比高,有时甚至超过了90%以上,公司收入对中海油高度依赖。
除此之外,祺龙海洋的产品结构也非常单一。报告期各期,公司隔水导管的销售收入占分别为20,615.32万元、18,069.73万元、24,280.21万元、17,449.64万元,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79%、89.77%、99.63%、87.15%,占比较高,公司产品结构相对单一。
报告期各期末,祺龙海洋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8,715.62万元、3,846.42万元、16,499.54万元、24,059.4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6.27%、19.11%、67.70%、120.17%。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突然在2024年暴增,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也大幅增长。
一般来说,公司应收账款占同期主营业务的收入比例过高,这相当于部分收入是“纸上富贵”,实际贡献给业绩的收入十分有限。报告期各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254.97万元、7,386.80万元、-6,348.94万元和2,456.69万元。可以看出,由于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大幅增长,公司该年度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变成了负数。
02
无实控人但控股股东陷入亏损及高负债窘境,风险不容忽视
本次发行前,胜利龙玺(山东)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龙玺油服”)直接持有公司111,67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8.66%,为公司的控股股东。龙玺油服于2004年由原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海洋钻井公司系统内的集体企业海兴总公司的部分资产和人员改制分流设立,现有股东人数133名,第一大股东为王志明,持股比例为15.60%。除此之外,龙玺油服不存在其他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股权结构分散且股东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关系。龙玺油服任何单一股东均无法控制龙玺油服股东大会的决议或对股东大会决议产生决定影响,不存在唯一或共同实际控制人通过持股达到控制或共同控制龙玺油服进而控制公司的情况。因此,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祺龙海洋控股股东龙玺油服目前经营情况并不乐观,2025年6月30日,龙玺油服母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8.21%,负债率较高;2025年1-6月实现的母公司口径净利润为-1,666.77万元,最近一期亏损。未来一旦龙玺油服未来出现经营情况不佳导致资金链断裂或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形,且该种情形涉及到其所持公司股份的处置,这就有可能会导致公司实质控制权发生变动。
还需引起注意的是,龙玺油服与上市公司存在大额反向担保:龙玺油服与上市公司存在大额反向担保:截至2025年6月末,祺龙海洋为母公司债务担保余额1.8亿元,占净资产75%。一旦母公司违约,上市公司不仅易主,还要替“旧主”背债。
03
销售及研发费用与公开转让说明书不一致,且相差较大
报告期各期,祺龙海洋的销售费用分别为458.14万元、367.88万元、476.59万元和303.1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1%、1.83%、1.96%和1.51%。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5.70%、6.29%、5.81%和5.63%。可以看出,公司的研发费用率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祺龙海洋曾在新三板挂牌,据2024年2月1日祺龙海洋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祺龙海洋2022年的销售费用为672.09万元,这比祺龙海洋招股书披露的458.14万元高了213.95万元。
报告期各期,祺龙海洋研发费用分别为515.84万元、942.91万元、984.19万元和584.9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5%、4.68%、4.04%和2.92%。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以及研发费用率都比较低。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90%、5.58%、5.37%和5.04%。可以看出,祺龙海洋研发费用率明显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据2024年2月1日祺龙海洋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祺龙海洋2022年的研发费用为675.73万元,这比祺龙海洋招股书披露的458.14万元低了159.89万元。
总的来看,祺龙海洋招股书披露的销售费用以及研发费用都不一致且相差较大。
另外,据祺龙海洋申报稿显示,2021年的销售费用为355.47万元,研发费用为414.48万元。据2024年2月1日祺龙海洋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21年的销售费用为672.17万元,研发费用为500.41万元,其中销售费用比申报稿披露的金额高了316.70万,而研发费用比申报稿披露的金额高了85.93万元。
更 多 财 讯 咨 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