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 文/摄)10月31日,苏州漳缎最新研发成果在苏州文博会上首次亮相。届时,基于新技术研发的45款苏州漳缎新品将集中进行发布和展销,涵盖面料、成衣和文创三大类。这也是时隔35年后,漳缎在苏州再现规模化生产,带来高质量产品和全新市场应用。
![]()
![]()
漳缎是以缎纹为地、绒经起花织造为主要特点的丝织物,提花绒立体“浮”于真丝缎面,被誉为“丝绸上的浮雕”。2011年,“苏州漳缎织造技艺”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苏州丝绸博物馆为非遗保护单位,苏州丝绸博物馆二级研究员王晨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十多年来,苏州丝绸博物馆和王晨研究员积极开展漳缎织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和研究工作,在2024年举办了首个漳缎特展《丝绸上的浮雕——苏州漳缎技艺展》,面向公众全面展示了漳缎的历史和织造技艺,并联合百度文心大模型开发了“苏州漳缎AI创作模型”。
![]()
![]()
由于织造技术复杂,漳缎进行高质量、规模化机械生产和产业化应用一直以来为行业难题。1990年,苏州漳绒丝织厂关闭,漳缎有梭织机半机械化生产在苏州消失。为了在苏州重现漳缎机械生产,攻克高质量生产技术难题,王晨研究员携手年轻技术团队——苏州锦上添漳丝绸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投入300多万元,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于近期在苏州成功实现有梭织机织造漳缎的重大技术突破,生产出的漳缎面料品质更高、质地优良,使漳缎生产在时隔35年后,以全新面貌在苏州重生。
![]()
为加强对漳缎新技术成果的保护利用,苏州丝绸博物馆与王晨研究员、苏州锦上添漳丝绸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苏州漳缎研发中心”,共同开展保护传承、技艺研究、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打造“苏州漳缎”城市品牌。
同时,在苏州市非遗办指导下,姑苏区人民检察院联合苏州丝绸博物馆、姑苏区教体文旅委、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苏州市苏城公证处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的实施意见》,共建苏州漳缎“法治+行政+公证+数字化”现代化保护体系,构建多部门协作保护新机制,让苏州漳缎织造技艺健康有序发展。
部分图源:苏州丝绸博物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