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贺兰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总抓手,立足县域农业特色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创新打造“村跑”“村钓”“村晚”“村BA”等“村字号”文体活动矩阵,构建“文明实践+文体活动+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模式,推动文明实践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型升级,实现文化惠民、产业兴农、治理提质多重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核心是“以群众为中心”,贺兰县打破传统“政府搭台、群众看戏”的被动模式,通过“村系”活动激活群众自主性、搭建广覆盖平台,让群众从文明实践的“旁观者” 转变为“参与者”“创造者”,让文明实践真正扎根乡土、服务群众。
以“村民自治”激活文明实践主创权,让农民成为文化建设主角。将“村民自治”贯穿“村晚”“村BA”等品牌活动全流程,把文明实践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节目策划聚焦乡土文化、剧本创作挖掘民间故事,舞台搭建融入乡村元素、赛事组织依托本土力量,裁判选拔面向村民骨干、奖项设置贴合农民需求,全程由村民自主主导。每年“村晚”围绕 “乡村新貌”“非遗传承”“农耕记忆” 等文明实践主题,融入非遗花儿演唱、农耕场景舞蹈、移风易俗故事小品等元素,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占比超90%,既展现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更让文明实践“文化自信”主题可看可感;“村BA”农民篮球争霸赛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参赛队员均为本土农民,每场赛事吸引百余名农民球员参与,真正实现“农民赛事农民办、文明实践农民创”。
以“双层体系”夯实文明实践常态化,让活动扎根基层接地气。秉持“体育+文旅+农业”融合理念,构建“县级品牌赛事树标杆、村级日常活动强基础”的双层“村系”活动体系,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常态化阵地”。县级层面高标准承办全国“和美乡村”村钓邀请赛、中国小学生篮球联赛(宁夏赛区)等国家级、区级赛事,将文明实践“弘扬新风、展示成就”的目标融入赛事,涵盖篮球、冰雪运动、健步走等多元项目;村级层面组建广场舞队、社火队、农民篮球队等文化体育队伍100余支,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原则,实现“月月有活动、村村有特色”,让文明实践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同时,线上配套“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文明实践需求对接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村系”文明实践活动超2000场,参与群众突破百万人次,农村公共空间利用率提升 45%,村民对文明实践活动的满意度达90%以上。
新时代文明实践不仅要“聚人气”,更要“促发展、传文化”。贺兰县立足县域产业基础,将“村系”活动与乡村旅游、农特产品销售、文化传承深度绑定,构建“赛事引流—产业增效—文化铸魂”的良性循环,让文明实践的“惠民实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经济增量”,让“文化传承”通过“村系”活动代代延续。
以赛事引流激活消费场景,让文明实践“惠民”落地为农民增收。围绕“村钓”“村歌”“村舞”等核心赛事,打造“赛事+消费”沉浸式文明实践场景。在全国“和美乡村”村钓邀请赛等活动中,开设“贺兰好物”特色农产品拍卖会,以1元起拍价吸引游客参与,将文明实践“助农增收”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活动期间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同步推介以赛事场地为中心的短途旅游线路,串联稻渔空间、牡丹花乡、金贵老街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每场活动带动全县平均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周边农家乐、民宿预定量同比增长40%,拉动餐饮、交通、零售等行业消费超500万元,实现旅游收入200余万元,直接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民增收,让文明实践的“民生温度”转化为农民的“幸福指数”。
以乡土特色注入活动内涵,让文明实践“铸魂”扎根于农耕文化。在“村系”活动设计中深度融入“农味”“渔味”“乡味”,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具象化。“村钓”活动设置撒网捕鱼、浑水摸鱼、稻田抓蟹等渔事体验区,配套全鱼宴美食品鉴、渔文化摄影展,集中展示贺兰农业发展成就与农村新貌,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农耕文明;“村晚”活动挖掘非遗文化、民俗故事,将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搬上舞台,让村民在表演中传承乡土文化;“村BA”赛事融入乡村集市、农特产品展销,让体育竞技与乡土文化相互交融。同时,依托“村系”活动平台打造“田园赏花”“科普研学”等文明实践文旅场景,推出20余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岩画古村、青青生态园等民宿品牌,推动“游乡村、探民宿、品酒香、阅文化”成为消费新风尚,让文明实践的“文化根脉”深植乡村土壤。
搭建文明实践治理微平台,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依托“村系”活动现场人流集中的优势,搭建“板凳议事会”“银发调解队”等文明实践治理载体,在活动间隙组织村民协商解决矛盾纠纷、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村级事务,实现“活动开展到哪里,文明实践治理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通过该模式累计化解村民矛盾200余件,解决村级实事80余项,将文明实践“服务民生、化解矛盾”的功能融入日常,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以“村系”活动为文明实践突破口,推动移风易俗落地见效。将“村系”活动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借鉴先进县区经验,引导村民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体活动结合。部分村将传统节日中铺张浪费的环节,转化为“村 BA”赛事赞助、文化设施建设等公益支出,既保留节日氛围,又传递文明新风。
壮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夯实活动服务基础。组建“贺兰银龄志愿队”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将志愿者作为“村系”活动与文明实践的“连接纽带”。志愿者结合“村系”活动开展政策宣传、非遗教学、医疗义诊、农技指导等文明实践服务,既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又延伸文明实践触角。目前,贺兰县志愿者人数近7万人,每年累计参与赛事服务、活动组织、乡村治理等工作超3万人次,成为“村系”活动落地、文明实践延伸的核心力量。
贺兰县通过 “村系” 活动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文体活动聚人气、以文化赋能促发展、以文明实践强治理” 的乡村振兴路径。下一步,贺兰县将继续深化“村BA”“村跑”“村晚”等体系,实施“全民健身设施提质”“乡土文化弘扬”等工作,进一步拓展文旅融合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样板。
来源:贺兰县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