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格桑柔情观凤凰如炬
贾洪国
格桑花是从不招摇的。她们无需浓香,亦不凭艳丽,只那般朴实地、简简单单地开着,无芬芳以召蜂引蝶,却无论在雪山脚下,还是巡逻路边,都能安静地生根、开花。
![]()
格桑在藏语中是幸福的意思,花开时多为五瓣,少数也有八瓣的,颜色鲜艳而美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逐渐变换颜色,有红色、白色、黄色、粉色、紫色。西藏老兵们,都有格桑花的记忆,它是雪域高原上的美丽精灵,也是拉萨的市花。
离开部队,踏上返乡的列车时,脑海里萦绕不去的,就是那星星点点的格桑花。对我们这些西藏兵来说,它本就是难以抵御的诱惑。世间繁花似锦,多少姹紫嫣红轻易迷乱人眼,却终究没有哪一种,能替代它在心中的位置。在西藏,你无需再去寻觅别的绚烂,因为心里早已装下了独一份的坚定。而离开,终究是一场与自己深爱的告别。
时光如长河,有些记忆却如星辰闪烁。譬如凤凰花。
去云南楚雄双柏拜望战友时,李维雄和杨丕中两位老友,特地开车一小时,带我去探访一个被岁月遗忘的小镇——玉溪易门的小绿汁。那藏于绿汁江畔,四面环山,气候温润,雨泽丰沛的小镇,人称“滇中小版纳”。一路山重水复,心却像被什么牵引着,直到那一片火红撞入眼帘。
叶如飞羽花成炬,
思绪沉迷旧枝头。
战友天涯各星火,
相逢犹记一树秋。
从云南回川已有些日子,我却总在梦里回到绿汁江边,回到那一片燃烧的凤凰花下。它的花期并不长,却偏用这短暂的时光,把生命绽放得那般炽烈。它没有牡丹的雍容,也不似格桑的孤傲,它只有一股子不管不顾的热烈,像青春的我们,像那些再也回不去的雪域高原军营年华。
![]()
去了绿汁后才知道,绿汁江是由彝语“潞兹啦”演变而来,意译为“石壁陡峭的江河”,与实际情况很是相符。
不知为什么,云南战友多将这里称呼为“小绿汁”,或许有些昵称之意,颇有几分亲切之感。因为在滇中方言里,“绿”与“六”的发音都和“卢”相同,听李维雄战友讲过一件趣事,在他小时候听父亲讲相关的出差见闻,提到过易门小绿汁,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易门有个叫“小六指”的地方......很是有趣。
原来,绿汁江是因江得名,也因铜而兴。自1953年易门矿务局成立,多少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涌来,走进这铜山怀抱,成为真正的矿山人。他们用勤劳与智慧,一次次创造奇迹,让这片土地迅速成为有色金属王国里一颗明珠。直到2003年,矿山资源枯竭,一切才渐渐沉寂。
10余公里的路,落差700多米,有很多大于90度的转弯、甚至是回头弯,在地图上显示的轨迹像极了鸡肠子弯弯曲曲的模样,对驾驶技术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好在驱车陪同我的老战友李维雄和杨丕中,都是几十年驾龄的老司机,经受住了108拐的左突右甩,车沿绿汁江行,才入江边公路,两旁的火凤凰便如等候多时,悄然簇拥而来。我们进入了沿江而居的绿汁镇,宽敞的道路两旁,一棵一棵高大的凤凰花已挂满了鲜艳的花朵。绿汁镇的大部分建筑位于绿汁江的东岸,西岸是高高的山峰,山脚公路上的凤凰花开,也是惊艳极了。
远远望去,满树红花如烈焰灼灼,在绿意间跳跃、闪烁,几乎映红半边天。走近细看,每一朵都精致如凤凰展翅,在枝头轻盈起舞。花瓣是那种夺目的红,红得炽热,红得坦荡;花蕊点点金黄,像藏在火焰里的星子。风过时,花枝轻颤,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一段关于生命、关于时光的往事。
资料上说,凤凰花又名红花楹、火树,原产马达加斯加。树高可达二十米,花开时满树火红,与绿叶相映成趣。因“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故名凤凰。
![]()
我们沿江漫步。深秋的绿汁江水清浅见底,有人在江边嬉水,也有人低头捡拾卵石,准备带回家装点花盆。走上铁索桥,看江水潺潺从脚下流过,心情是难得的轻快。木奔大桥上,仿佛还能听见当年运矿的车辆从山腹中轰鸣而出,把矿石送往选厂。最有名的该数三家厂吊桥——多少矿工曾在这桥上擦肩而过,清晨带着希望出门,傍晚披着平安归来。
我偏爱这被自然神笔点染的山河。它那么张扬,那么热烈,以一种不容拒绝的姿态,闯入你的世界,也唤醒你沉睡的感官。
绿汁江与铜山,就这样静静相伴,不离不弃。我想,若不是大山被掏空,资源终有尽时,或许今天这里依旧人声鼎沸、机器轰鸣。我们仍能看凤凰花开如焰,听绿汁江水长流。
“滇铜绿汁忆青春,岁月远去不复回。”值得庆幸的是,易门铜矿现已申报成为工业遗产。那段历史、那份荣光,终将被后人认识,也为我们这些曾经的矿山人,留下一个可以安放青春的记忆角落。
有时候想,当兵,本身就是一种经历。而经历,无论甘苦,都是成长。
有时候想,战友,本就是一场缘分。而缘分,无论深浅,都是财富。
我有时也会想,若当年有如今这般发达的信息、方便的拍照技术,我定会拍下格桑花在四季中不同的姿态,留下更多巡逻与训练的瞬间,让回忆多一些凭据,让想念有处安放。
可岁月从不为谁停留。人生之路,走过,便是从容与坦然。我们都在丰富而坎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成熟。也许正是那些年的青春拼搏,那些年的雪山哨所,那些年的格桑花相伴,才铸就了西藏兵骨子里的习惯——像雪山一样宽广的胸怀,像喜马拉雅一般坚韧的性格,让我们至今仍能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经历过雪域军旅,你会懂得:青春无悔,终生无怨。梦还在,路还长。我总想着,等身体允许、时间合适,定要再约上三五战友,一起回西藏看看,一起向那段奋斗的青春,深深致敬。
自进入绿汁镇起,路边、场院,随处可见满树红花的凤凰木。那颜色鲜艳得像要把天空点燃,异常夺目。花落时,树下便铺开一层红毯,美得叫人动容。当地人说,花瓣与花萼可做成蝴蝶工艺品,栩栩如生;那硕大的荚果,曾是云南战友儿时的玩具。
说到底,小绿汁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不论你是否有战友在哪里,因为那些凝固了旧时光的建筑,和那一树树不顾一切盛放的凤凰花,都是邀请你的理由。
凤凰木被称为色彩最艳丽的树木之一,名副其实。花开时,满树如火,富丽堂皇。而我最动容的,是它那种开到极致的努力——它和格桑花一样,一旦绽放,必撑到最大;即便凋落,红色也绝不减退半分。原来,凤凰花与格桑花,骨子里有着西藏兵同样的壮烈与凄美。也正因如此,它才让我们这些西藏老兵格外怜爱,甚至着迷。
我想,格桑花是西藏军旅的象征,是戍边记忆的载体;而凤凰花,则是战友深情的见证,是重逢与牵挂的寄托。从雪域高原到滇西大地,变的是地域,不变的,是那熔铸于岁月之中的、浓浓的军旅情结。
![]()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贾洪国:1968 年生人,西藏军旅五年,双流县报记者十年。出版有个人文学集《 一花一世界 》《 人生足迹 》 《 风兮雨兮》。近年来,主要精力用于采写《寻访战友故事集》,目前已完成了《军旅宥坐——寻访战友故事集》两册,50万字已汇编成书。因为“人在变老,军旅的记忆却永葆青春!”把文字当成爱好经营,把生活当成诗意品味,一念花开,一念云起,在时光中拈花微笑,能穿透岁月漫漫的尘埃。
![]()
作者:贾洪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