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10月30日,由浙江省宁波市政府主办的2025阳明心学大会、阳明文化中外交流会在余姚市举行。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宁波市市长汤飞帆出席相关活动。中外研究阳明文化的专家学者,以及阳明文化研究机构代表,在王阳明的故乡追溯心学本源,深化对“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念的当代理解,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浙江余姚,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倡言“知行合一”“致良知”“明德亲民”等理念。
“阳明心学具有跨越时代、文化的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温海明说,“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理念,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社会伦理引导与实践意义,尤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建议重视心学对人心秩序与社会和谐的构建作用。
阳明学派作为明朝中晚期思想学术领域中的一个著名流派,传播至日本、韩国等东亚文化圈,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阳明学、韩国阳明学。当代,日本、韩国均成立有阳明学会,不少学者从事阳明学的传承与研究。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永富青地系统梳理自江户时代传入日本的阳明学。日本二松学舍大学教授田中正树分享阳明心学的“事上磨炼”说,这种强调实践现场的思想特质,与日本近代的“现场主义”文化存在共鸣。
在18世纪甚至更早,王阳明曾被欧洲和北美学术界列为研究对象。当代欧美汉学界、哲学界也有学者从事阳明学文献的英译、阳明学著作理论的阐释研究。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张学智阐述王阳明的理念对现代人的意义和价值。
“余姚作为王阳明的出生地、成长地、讲学地,守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阳明文化。”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姚市委书记傅贵荣说,通过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连接中外的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互学互鉴。
![]()
大会现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
![]()
研究王阳明的著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