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探寻国宝南迁足迹!安顺职院“行走的思政课”在安顺古城艺术粮仓开讲

0
分享至

“提到‘国宝’,提到‘抗战’,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在这段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战斗,却藏着中华民族最坚韧的文化脊梁,藏着守护文明根脉的密码”……10月31日,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行走的思政课”在安顺古城艺术粮仓开讲,为2024级医学影像技术4班的学生带来一堂生动的“烽火护国宝”课程,回顾文物守护者用心用情守护文化根脉,传承和弘扬家国情怀。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行走的思政课”现场。

近期,安顺古城艺术粮仓正在展出华岩洞珍藏故宫博物院历代书画瑰宝的复制品,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将思政课堂“搬到”了这里。课上,思政课教师张粉一边带着学生们参观了馆内陈列的书画文物原件复刻珍品,一边讲述守护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她的深情讲述,使同学们回想抗战时期,见证南路80箱、1022件文物珍品从南京出发,一路躲避轰炸、克服颠簸,用马车、火车、人力,于1939年初冬抵达安顺华严洞进行藏存,守护见证5000年文明国宝的动人故事。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行走的思政课”现场。

据悉,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逼近南京,存放在这里的故宫文物面临着“要么被日军掠夺、要么毁于战火”的绝境。为了守护中华文明,当时故宫专家跑遍了西南多地,由于安顺华严洞远离战场,洞内冬暖夏凉、湿度稳定,且当地民风淳朴,具备“安全”“适宜”“可靠”的优越条件,最终将此地作为国宝的“安全屋”。1944年底“黔南事变”爆发,这批文物再次紧急迁移,离开了安顺。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安顺百姓一听是护国宝,主动帮忙清理洞口,搭建临时设施,这背后是守护国宝的凝聚力,是为国家挺身而出的责任感。”学生张娅说,通过实地参访听课,大家更能体会这段故事背后的爱国精神,从中汲取力量,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当者。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行走的思政课”现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到蕴含守护国宝文物的记忆现场讲授抗战历史,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地帮助学生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本堂“行走的思政课”是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缩影。长期以来,该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不断更新,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格局,广泛整合社会资源,联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充分利用安顺华岩洞、王若飞故居、天龙屯堡等地文化资源,深挖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在新的育人场景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在统战理论创新、大学生讲思政课等方面获得了中央统战部、教育部5项奖励,在科研课题、思政课教师大比武、征文、大学生心中的思政课等方面获得20余项省级奖励,艺术思政课——三线题材原创话剧《三叶草》多次上演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动“大思政课”提升质量、改革创新,紧紧围绕民族复兴的生动实践,充分利用贵州、安顺的红色资源、典型案例、先进榜样,同时加强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夯实专业功底,涵养高尚师德,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此外,该院还将充分利用学生暑期返乡社会实践、“三下乡”、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主题党日和主题团日等活动,搭建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健全完善实践基地建设,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从有限的课堂向无限的社会拓展,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和育人机制,通过“社会大课堂”,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锻炼中厚植家国情怀,积累人生智慧,增长本领才干。(文/图 蒋良雄、杨秋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6189文章数 2007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