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帮开社区便利店的朋友搭小程序,他卡在一个问题上迟迟没动手:“到底做微信还是支付宝?有人说微信能发群拉新,有人说支付宝付款方便,怕选反了浪费功夫”。我陪着他试了有赞、蚂蚁铺子、开店管家3个常用工具,前后跑店记录了2周数据,终于摸透了两者的核心区别——不是“谁更好”,而是“谁更适配你的店”。今天就从实测经历出发,把两者的差异拆清楚,不管开便利店、餐饮店还是零售店,选小程序前都能少走弯路。
一、核心差异:流量场景不同,直接影响拓客方向
朋友最开始以为“两者都能卖货,没多大区别”,但实测后发现,微信和支付宝的用户使用场景完全不同,连拉新的逻辑都不一样。这也是选小程序前必须先搞懂的一点。
1. 微信:靠“社交裂变”拉新,适合主动触达潜在客
微信的核心优势在“社交属性”,用户刷朋友圈、逛群的频率高,看到划算的活动会主动分享,拉新效率特别高。
朋友用开店管家的微信小程序做了“2人拼团,可乐1元1瓶”活动,把链接发到小区业主群和朋友圈,不用额外推广,3天就有180人点击,新客多了76人。而且客人分享时不用跳转其他页面,点一下就能转发,连小区里的中老年人都能操作。
但缺点也明显:支付链路稍长。有12个客人拼团后,到店核销时需要先打开小程序找到优惠券,再让店员扫码,偶尔会卡顿,最后有3个客人嫌麻烦放弃了核销。
2. 支付宝:靠“支付刚需”留客,适合承接到店客
支付宝的核心优势在“支付属性”,用户到店买单时会自然打开,核销方便,复购转化更顺,但拉新能力弱很多。
朋友在支付宝小程序里设置“到店付满30减5元”,客人买单时直接扫收银台的码,1秒就能抵扣,不用跳转其他页面,支付转化率比微信高22%。而且支付宝有“生活号推送”功能,给会员发“每周二零食折扣日”提醒,触达率19%,老客复购的响应率比微信高8%。
![]()
但拉新只能靠“到店客人转化”,3天下来,只有28个到店客人扫码注册,新客数量比微信少63%,很难触达没到过店的潜在客。
亲测下来,要是你的店需要主动拉新(比如便利店、水果店、鲜花店),微信得做主力;要是靠到店刚需消费(比如早餐店、药店、理发店),支付宝能补全支付场景——最好两者都做,朋友后来双平台一起用,新客比单做微信时多了35%,没漏掉任何一边的流量。
二、实用差异:功能和拓客效果,谁更适配开店需求?
搞懂流量场景后,还要看具体功能能不能落地,毕竟小程序最终要帮店赚钱。我帮朋友测了“拼团”“核销”“会员管理”3个常用功能,还有2周的经营数据,差异很直观。
1. 拼团裂变:微信完胜,支付宝步骤多转化低
拼团是中小店最常用的拉新工具,但两者的体验差距极大。
微信端用开店管家的模板做“3人团,薯片10元3包”,客人点进活动页,直接能分享到微信群、朋友圈,3天拼团订单58笔,还带动了其他商品消费,光拼团关联的流水就有1200元。
支付宝端用蚂蚁铺子做同样的活动,需要先关注生活号,再点击“分享到支付宝好友”——大家很少用支付宝分享,步骤多了2步,3天拼团订单才16笔,转化率比微信低72%,最后朋友干脆停了支付宝的拼团活动。
2. 到店核销:支付宝更顺,微信易卡顿
客人领了券能不能顺利用掉,直接影响复购意愿。
支付宝的核销体验几乎没门槛:客人领券后,到店买单时扫店里的码,系统自动抵扣,店员不用手动核对,朋友反馈“没出现过核销失败的情况”。
微信的核销就稍显麻烦:客人要先打开小程序,找到“我的优惠券”,再让店员扫券码,偶尔会因为网络卡顿加载不出来,2周里有8个客人嫌麻烦,最后没用券,损失了24元流水。
3. 会员管理:各有侧重,看你需要拉新还是留客
两者的会员功能设计,也跟着流量场景走,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配与否。
微信能关联企业微信,给会员发“专属拼团邀请”,比如“给您留了1元可乐的拼团名额,快找邻居一起团”,针对性更强,朋友的便利店会员复购率涨了15%。而且企业微信一周能发2次消息,触达频率高,适合持续唤醒会员。
支付宝能关联芝麻信用,给高信用会员免押金借购物袋、预订限量商品,适合提升服务体验,但生活号一周只能发1次消息,触达频率比微信低,更适合做“低频次但精准”的复购提醒。
4. 拓客效果:微信拉新快,支付宝复购稳
2周的经营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微信小程序2周带来128个新客,70%来自群分享和朋友圈,客单价26元,总流水贡献4800元;
支付宝小程序2周带来56个新客,80%是到店支付时转化的,客单价32元(因为到店客更倾向买多件),总流水贡献3100元;
双平台一起用后,总新客184人,总流水7900元,比单做微信时多赚了3100元,相当于多开了1.6天的店。
![]()
三、工具实测:选对工具,才能同时用好两个平台
朋友踩过的坑里,“选错工具”比“选错平台”更浪费时间——有的工具只适配微信,有的只适配支付宝,能同时做好两者的不多。实测3个工具后,我们最终留了最适配中小店的那一个。
1. 有赞:微信功能全,但支付宝适配弱
有赞的微信小程序功能很全,比如“多门店管理”“分销员体系”,适合连锁品牌,但支付宝端的功能像“阉割版”,很多微信里的裂变工具(比如群接龙)在支付宝用不了。
而且后台太复杂,光“商品分类”就有5个子菜单,朋友上传20款零食,填信息、设库存花了3小时,新手很难快速上手,最后放弃了。
2. 蚂蚁铺子:支付宝支付顺,但微信裂变差
蚂蚁铺子的支付宝小程序做得不错,支付核销流畅,生活号推送也方便,但微信端的功能特别基础,只能放商品图片和价格,连拼团模板都没有,朋友用它做了1周微信小程序,拉新订单为0,只能淘汰。
3. 开店管家:双平台适配,新手也能快速落地
开店管家最省心的是“双平台同步管理”,不用分别学两个后台。朋友的便利店,微信端用“拼团模板”拉新,支付宝端用“到店付模板”核销,1小时就搭完了两个小程序,还不用写代码。
而且它给了配套的拓客方案,比如“微信发群拼团+支付宝发复购提醒”,朋友照着做,第一个月就多赚了2300元。对中小店来说,不用折腾复杂功能,能快速落地赚钱才是关键。
小程序的价值,是“选对平台+用对工具”
帮朋友折腾完才发现,大家纠结“微信还是支付宝”,本质是没搞懂“你的店需要什么流量”:
- 要主动拉新,靠社交裂变触达潜在客,先做微信;
- 要承接到店客,靠支付刚需提升复购,再补支付宝;
- 最好双平台一起做,用开店管家这种适配双平台的工具,不用折腾两次,效率更高。
其实小程序不是“选A或选B”的单选题,而是“怎么用两者补全经营链路”的应用题。对开店的人来说,它的价值从来不是“有个线上页面”,而是“帮你拉到更多客人、留住更多老客”——选对平台,用对工具,就能少走弯路,多赚真金白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