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浦超
产业过度依赖煤炭,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生态环境“千疮百孔”……这是十多年前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真实写照。但记者不久前在华坪县采访时看到,曾经的荒山长满了绿树,黑色的溪水变成了清流,污染严重的县城变成了生态宜居之城。
煤炭“一支独大” 生态环境饱受重创
地处金沙江中段的华坪县,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这里矿产资源丰富,曾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拥有煤炭资源可利用储量1.2亿吨,远景储量3亿吨,保有可采储量约8800万吨。
十多年前,华坪县煤炭经济蓬勃发展,支撑了全县经济的半壁江山,煤炭工业产值曾占全县70%以上。煤炭经济发展高峰期时,全县原煤年产量740万吨,财政总收入70%以上来自煤炭产业。
华坪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孙发明介绍,全县矿井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口,煤炭产业为华坪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的华坪县煤炭经济活跃,县城每天车水马龙,运输、餐饮、住宿和娱乐业生意火爆,曾被戏称为“小香港”。
煤炭经济给华坪县发展带来了辉煌,但无序开发、污染问题也给当地带来了伤害。
荣将镇曾是华坪县主要的煤矿开采区之一。荣将镇龙头村委会党总支委员关林琳说,过去我们这里采煤的地方很多,我们村有两个煤矿,拉煤的货车往来穿梭,道路损毁严重,许多路段坑坑洼洼的。环境也被污染了,路面、树梢和房顶,到处是黑色的煤灰,青山变成了黑色,河水也被洗煤的黑水污染。平时不敢穿白色衣服,要不然出门一趟,回来就变成黑色。
当地多名干部和群众表示,那个时候县城环境卫生非常差。县乡公路上,随处可见拉煤的货车,路面上到处是洒落的煤炭。许多洗煤厂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河流变成了黑色。煤矿区周边林木大量被砍伐,矿区周边地区到处脏兮兮、黑乎乎的。
华坪县委书记王峥说,十多年前的华坪县,一年四季灰蒙蒙的,很难看到蓝天白云,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味。由于煤炭资源粗放开采,森林破坏、水源污染、土地下陷、水土流失、矿渣堆积、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成为华坪县发展的短板和掣肘,后期又受到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煤炭产业陷入低谷,全县经济发展步履维艰。
由“黑”转“绿” 打破“煤炭依赖”
“面对资源型经济发展的困局,必须重塑发展路径。”王峥说。华坪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积极探索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华坪县主动适应国家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煤矿转型升级和化解过剩产能,矿井数从2013年的82对减少到13对,化解煤炭过剩产能357万吨,煤炭年产量从740万吨减少到0,煤炭产业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74.5%下降到0,煤矸石整治275堆、约1003万吨。
同时,推动矿企转型、矿工转岗、矿山转绿,提高发展“含绿量”。全县25家煤矿企业和4.6万多名煤炭从业人员从“地下”走向“田间”,转型发展芒果、花椒等生态农业,成为绿色产业的主力军。
龙头村14组40岁的村民聂林平回忆说,过去,村子周围山上光秃秃的,到处是煤灰。2013年以来,华坪县不断关闭煤矿,煤矿从业人员纷纷转型发展。“县里鼓励群众种芒果,我们村家家户户种芒果,我家种了43亩,有4个品种、2000多棵,去年和今年都卖了30多万元。种芒果后,山变绿,水变清,生态环境变好,村民也挣到了钱。”聂林平笑着说。
龙头村14组旁边的山上,一排排精准滴灌头,定时为芒果树输送水和肥。位于半山腰的智慧弥雾系统控制房里的电子屏上,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空气温湿度等数据实时变化,芒果种植实现了规模化、规范化和数字化。华坪县芒果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廖苑君说,科技赋能实现了种植可视化、可控制、可追溯,确保产出的芒果安全优质,龙头村芒果种植户从最早的13户发展到现在1085户,面积达4.4万亩。
龙头村是华坪县发展芒果产业的缩影。初秋时节,行走在华坪县,漫山遍野的芒果树郁郁葱葱,沉甸甸的芒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芒果香气。目前全县芒果种植面积45.9万亩,县域种植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产值已连续两年超30亿元,芒果绿色食品获证主体16个、产品51个、面积9.93万亩,有机芒果获证面积0.4万亩。
壮大“绿色经济” 重塑产业结构
随着芒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华坪县大力扶持芒果加工企业发展,研发芒果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芒果汁、芒果原浆、芒果干、芒果冻块、芒果醋、芒果酒等一系列产品陆续进入市场。
芒果种植加工快速发展的同时,花椒、茶叶、蔬菜、中药材等高原特色农业随之蓬勃发展。25家煤矿企业转为发展高原生态产业,4.6万名原煤矿从业人员转型成为种植户,过去堆放煤矸石的地方种上了芒果树,曾经的煤矿区水源、植被、土地等得到恢复。
没有了煤炭污染,加之持续实施美丽县城、河道治理、口袋公园建设等项目,县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记者看到,县城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路面干净卫生,河水清澈见底。河道两边建设了秀美的公园,清晨和傍晚,前来河边散步、休憩的群众络绎不绝。
环境变好,生态宜居,游客纷至沓来。龙头村在4.4万亩芒果园实施了“芒果+旅游”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芒乡文化馆、示范民宿等,吸引县内和邻近县市游客前来游玩,不少村民开起了餐厅。
2024年3月,聂林平投资150万元把他家房子改造成供游客游玩的地方。他说:“在这里可以体验采摘芒果,可以吃饭、唱歌、打牌、打台球,每个周末接待30人至50人不等,节假日还有外省游客。”
青山变金山,生态产业成当地群众“绿色银行”和“幸福不动产”,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7363元增长到2024年的18709元。
农文旅融合发展,现代工业紧跟而上。华坪县利用金沙江中游水电优势,引进西安隆基单晶硅棒、河南宝丰高纯石墨等项目,形成以单晶硅、石墨等项目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先进制造”清洁载能产业链。华坪产业园区获评为云南省“绿美园区”,2024年总产值达143.93亿元,绿色工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
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绿色饭”,腰包鼓起来,区域经济发展“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华坪县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成现实写照。 (浦超)
(新华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