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这五年,我国16万多公里铁路线上新增了400余座车站,这些散落于城乡的新站点,正成为改变生活、激活发展的重要支点。
独步时代潮头,心系万家灯火。从东到西,由南往北,一座座车站,看似平凡,却以“点”带“面”、以“微”见“著”,串联起产业振兴的脉络、畅通了开放合作的动脉,更托举起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铁路修到家门口,带活的是产业,留住的是乡愁。交通曾是制约许多乡村发展的“拦路虎”,铁路修到家门口,带来的不只是人流,更是商流、物流与信息流。日兰高铁上的庄寨站,五年前还是鲁南地区“地图边缘”的偏远小镇,如今因高铁站点落地,与郑州、济南两大省会实现“两小时生活圈”,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创办家具厂、电商直播间,把本地特色的桐木工艺品销往全国。交通破局激活了产业活力,留住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小站周边因站而兴的图景正在上演。一座座“小而美”的站点就像一颗颗“发展种子”,不仅解决了“走出去”的问题,更创造了“留下来”的可能,让乡村焕发新生。
小站连着大世界,赋能的是机遇,彰显的是格局。小站虽小,格局乃大。中国铁路的“十四五”布局,既着眼国内均衡发展,更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在广西东兴站,开通不足两年便交出亮眼答卷:出入境人员超1400万人次,接待越南旅游团700余个;在云南磨憨站,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量由2列增至18列,最高达26列,物流时间大幅缩短。开放合作的机遇随着铁轨延伸至远方,边陲小镇融入全球产业链,百姓的生活半径扩展到“世界舞台”。一座座“小而美”的站点就像一个个“放大器”,把曾经的发展“末梢”变成开放“前沿”,让小站联通大世界的精彩故事不断上演。
铁路修到家门口,一头连着发展“大蓝图”,一头系着百姓“小日子”。未来,随着更多“小站”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它们必将让团圆更近、让梦想更易、让生活更好。(简艳)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