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常年有上千艘渔船、近万名渔民耕耘于万里海疆。面对渔船分散、人员流动的特点,如何实现党组织在海上有效覆盖,凝聚起流动党员的先锋力量?岱山县积极探索“航行的支部”海疆党建模式,通过扩大组织覆盖、深化跨域联动、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让党旗在风浪中高高飘扬,为“蓝色国土”注入坚实红色力量。
![]()
岱山晨晖渔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辉深有体会:“‘航行的支部’把组织建到了船头,党员带头作用更加明显,带动了效益提升,也促进了海上和谐。”该合作社涵盖四个渔业村,拥有渔船144艘、渔民1671人,其中党员船长15人。近年来,无论是渔船纠纷,还是劳务矛盾,只要“航行的支部”及时介入,大多都能就地化解。今年10月,浙岱渔11595因冷冻设备故障与安装方产生争议,党员船长林自军主动出面调解,推动问题顺利解决。多起类似纠纷在“党员船老大”的带动下得以快速化解,赢得渔民广泛认可。
作为海岛县,渔业是岱山的支柱产业,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岱山县紧紧依靠渔民党员这一关键力量,以组织体系建设为基础,整合全县22个涉海行业党组织资源,按照渔船编组、行业管理、航区相近、保障协同的原则,创新组建30个“航行的支部”,覆盖渔船1600艘、其他船舶250艘,推动海上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赋能”转变。
聚焦海上治理难点与发展需求,岱山县推动党建与行业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海洋特色的治理样板。在抲鱼人渔业合作社,构建起“1+7+30”海上组织体系,将党组织建在船头、扎根风浪。同时,整合“海上老娘舅”调解室与“海上共享法庭”,全年处理渔事纠纷百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9%,开展海上互助25次,为渔民挽回经济损失超千万元,切实做到“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海、矛盾不上交”。
![]()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如今,一个个“航行的支部”正如一座座移动的红色堡垒,串联起海上党组织的力量网络,精准对接海洋生产与社会治理需求,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海疆和谐稳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航行的支部’海疆党建模式,推动其成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助推县域发展、守护海上平安的坚强战斗堡垒。”岱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邵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