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此为创意虚构作品,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分享,仅供叙事需要。愿以此传递美好能量,共建和谐友善社区。
我叫林晓月,三十二岁,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
结婚三年,我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努力地融入这个家庭,却没想到,一顿晚餐会成为压垮一切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天晚上,婆婆把筷子重重地摔在桌上,声音在安静的餐厅里格外刺耳。
她看着我,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失望:"晓月,你说你一个女人,连饭都不会做,嫁到我们家来是干什么的?"
我低头看着那盘卖相确实不佳的红烧肉,没有说话。
"志远,"婆婆转向坐在一旁的儿子,语气突然变得严肃,"我看你们还是离婚吧。这日子,没法过了。"
空气仿佛在那一瞬间凝固。我抬起头,看见丈夫张志远震惊的表情,但我什么都没说。我只是静静地站起身,回到了卧室。
第二天早晨,张志远神色复杂地走进卧室,他的声音里带着困惑:"晓月,妈怎么哭了?昨晚到现在一直在哭,我问她也不说……你们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
三年前的那场婚礼,是在初夏的阳光里举行的。那时候我穿着洁白的婚纱,看着台下的张志远,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我。我们是大学同学,他学建筑,我学广告,毕业后各自打拼,在工作五年后重逢,然后相爱,结婚。
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除了一件事——我不会做饭。
这不是我故意的。我从小在城市长大,父母工作繁忙,要么在外面吃,要么点外卖。上大学后住宿舍,毕业后工作忙碌,更是没时间研究厨艺。张志远知道这一点,婚前他笑着说:"没关系,我会做。再说了,现在外卖这么方便,这不是问题。"
但婆婆不这么想。
第一次见面时,她就拉着我的手,慈祥地说:"晓月啊,以后要多学学做饭,男人的胃要抓住才行。"我当时笑着答应,心想慢慢学就是了。可工作实在太忙,每天加班到深夜,周末还要策划方案,哪有时间研究锅碗瓢盆?
婚后第一年,我们住在市区的小公寓里,离双方父母都不远。周末偶尔去婆婆家吃饭,她总会做一大桌子菜。那时候她还会笑着说:"晓月工作辛苦,多吃点。"
转折发生在第二年。张志远的公司重组,他被调到了新的项目组,工作时间变得更加不固定。而我正好接手了公司最大的客户,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家里的饭菜,越来越多地依赖外卖。
婆婆来家里小住了一周,每天看着我们吃外卖,脸色就越来越难看。临走那天,她把张志远叫到阳台上,声音虽然压得很低,但我还是听见了几句:"你看看你媳妇,一点都不顾家……这样下去可怎么办……"
张志远安抚了她许久,回来后对我说:"妈是传统观念,你别介意。她这一代人就觉得女人应该会做饭。"
"我知道,"我说,"等这个项目结束,我就去学做菜。"
但项目一个接一个,我的承诺始终没有兑现。
第三年春节,我们回老家过年。大年三十那天,婆婆让我帮忙准备年夜饭。我战战兢兢地走进厨房,结果连葱姜蒜都分不清楚。婆婆的脸色当场就变了。
"晓月,"她的声音里透着失望,"你都结婚三年了,怎么还是这样?"
我低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其实我也试过学做菜,买了菜谱,看了视频,但每次做出来的东西,不是太咸就是太淡,有一次甚至把锅烧糊了。渐渐地,我就放弃了。
年后不久,婆婆突然说要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她说是想帮忙照顾我们,但我知道,她是来"监督"我的。
从那以后,家里的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婆婆每天早起买菜做饭,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而我,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就是一身疲惫。
"晓月,你今天又加班到这么晚?"婆婆总是这样问,语气里带着质疑。
"公司项目紧,"我解释道,"这段时间会特别忙。"
"再忙也要顾家啊,"她说着,把饭菜端上桌,"你看你,回来这么晚,志远都吃完了。"
我知道她在暗示什么。一个不会做饭、不顾家的女人,在她眼里大概是不合格的妻子。
有一次,我的闺蜜苏菲来家里做客。苏菲是个爽朗的姑娘,做着奢侈品销售的工作,穿着时髦,谈吐得体。吃饭的时候,她夸婆婆的手艺好,婆婆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都是家常菜,"婆婆说,"不像你们年轻人,总吃外面的东西。"
"阿姨说得对,"苏菲笑着说,"不过晓月工作确实忙,她是我们公司的王牌,前段时间还拿了年度最佳创意奖呢。"
婆婆的笑容僵了一下:"工作再好,也不能不顾家。女人啊,还是要以家庭为重。"
苏菲愣了愣,没再说话。饭后她拉着我到阳台上,低声说:"晓月,你婆婆对你……是不是有点苛刻?"
我苦笑:"她就是这样的人,传统观念嘛。"
"可你已经很努力了啊,"苏菲说,"你知道公司多少人羡慕你吗?升职加薪,前途无量。难道这些都不算价值?"
"在她眼里,大概不算,"我说,"她觉得女人的价值,就是在厨房里。"
那天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避开婆婆。早上起得更早,晚上回得更晚,周末也尽量找理由在外面。张志远察觉到了异样,试图和我沟通。
"晓月,你和妈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矛盾?"一个周五的晚上,他这样问我。
"没有,"我说,"只是工作忙。"
![]()
"可是妈说,你最近都不怎么和她说话。"
我沉默了。我能说什么?说我受不了她那种眼神?说我厌倦了每天回家都要面对她的指责?说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像个外人?
"志远,"我说,"我真的很累。"
他叹了口气,伸手抱住我:"我知道你辛苦。要不然,我和妈说说,让她回老家住?"
"不用,"我说,"她是你妈,你要孝顺她。"
但我心里清楚,这种局面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转折点发生在一个月前。公司接了一个大项目,客户是一家知名的国际品牌,如果能拿下这个单子,我的职业生涯将迈上新的台阶。但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两个月,我会更加忙碌。
"又要加班?"婆婆看着我准备出门的背影,语气里满是不满。
"嗯,新项目。"我匆匆换上鞋。
"天天加班加班,家里的事你管过吗?"她突然提高了声音,"你看看你,结婚三年了,连个孩子都没有!"
我的手顿在门把手上。这是她第一次直接提到孩子的事。
"妈,"张志远从卧室里走出来,"你别这样说晓月。"
"我怎么了?"婆婆的声音更大了,"我说错了吗?她整天忙工作,家也不顾,婚也不像婚的样子!"
那天我没有回应,只是关上门离开了。在电梯里,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我不是没有想过要孩子,但工作的压力,和婆婆的相处压力,已经让我焦虑到失眠。怎么可能在这种状态下怀孕?
项目进行得很顺利,一个月后,我们的方案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那天晚上,团队一起庆祝,我喝了不少酒。回到家已经接近午夜,婆婆还坐在客厅里等着。
"这么晚才回来,"她冷冷地说,"一身酒气,像什么样子?"
我太累了,没有力气争辩,只想回房间休息。但她拦住了我:"晓月,我们谈谈。"
"我知道你工作忙,但一个女人,不能只有工作。你看看这个家,要不是我在,像什么样子?"她的语气很严肃,"志远是我唯一的儿子,我不能看着他过得不幸福。"
"妈,我和志远很幸福。"我说。
"幸福?"她冷笑一声,"你们连像样的晚餐都没吃过几次,这叫幸福?晓月,我不是针对你,但你真的要想想,到底适不适合婚姻。"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很可笑。我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管理着一个二十人的团队,策划着千万级别的项目,但在这个家里,我连做一顿饭都做不好,就被认为不适合婚姻。
接下来的一周,气氛更加压抑。婆婆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张志远面前说我的"不是"。而张志远,虽然表面上还是维护我,但我能感觉到,他也开始动摇了。
终于,那个晚上来临了。我决定做一顿饭,想要证明自己。我提前下班,去超市买了食材,按照菜谱的步骤,认真地做了一桌菜。
红烧肉、清蒸鱼、炒青菜、番茄蛋汤。看起来好像还不错,至少没有糊掉。我满怀期待地把菜端上桌,等着他们回来。
但当他们尝了第一口,我就知道,我又失败了。
鱼太咸,肉太柴,青菜没熟透,汤里忘了放盐。婆婆尝了一口就放下了筷子,张志远勉强吃了几口,脸色很难看。
"晓月,你……"张志远欲言又止。
婆婆站了起来,看着我的眼神里满是失望和愤怒。然后,她说出了那句话:"志远,我看你们还是离婚吧。这日子,没法过了。"
我没有反驳,没有解释,甚至没有流泪。我只是平静地看着她,然后起身回到了卧室。
身后传来张志远慌乱的声音:"妈,你说什么呢?"
"我是认真的,"婆婆的声音很坚决,"这三年我都看在眼里。晓月不是不会做饭,是根本就不把这个家当回事。她心里只有工作,没有你,也没有这个家。这样的婚姻,还有什么意义?"
"可是妈……"
"你别可是了,"婆婆打断他,"我说的是实话。你好好想想,这三年你过得快乐吗?你想要的家庭生活,她给得了吗?"
门外的争论声渐渐平息。我坐在床边,脑子里一片空白。离婚?或许真的是最好的选择。我不想再面对婆婆那种眼神,不想再听到那些质疑,不想再在这个家里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
夜深了,张志远推门进来,但我假装睡着了。我听见他叹了一口气,然后轻手轻脚地躺在床的另一边。那一夜,我们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谁也没有说话。
第二天早上,我起得很早。洗漱的时候,透过镜子看见自己憔悴的脸,突然有种解脱的感觉。如果离婚真的能让所有人都轻松一点,那又何尝不可?
但当张志远神色复杂地走进卧室,说"妈怎么哭了"的时候,我愣住了。
"她从昨晚到现在一直在哭,我问她也不说,"张志远看起来很焦虑,"晓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们昨天……"
![]()
我看着他困惑的表情,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婆婆为什么会哭?
是因为说出了离婚这样的话而后悔?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
"我去看看,"我说。
走出卧室,看见婆婆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背对着我们,肩膀微微颤抖。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