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B-24「解放者」轰炸机飞行员中,有 7 人荣获最高军事勋章。其中 5 名飞行员隶属于在美国地中海地区作战的第 9 航空军。他们因参与轰炸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Ploiești)炼油厂的行动而被授予荣誉勋章。在驻英的第 8 航空军中,仅有一名飞行员获得美国这一最高荣誉。还有一名驾驶「解放者」的飞行员,但隶属于英国空军,被授予英国最高荣誉——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贝克·阿迪森(BAKER Addison)和杰斯特德·约翰(JERSTAD John);第9航空军第93轰炸机大队
![]()
1943年8月1日,在对普洛耶什蒂炼油厂的空袭中,中校阿迪森·贝克指挥由49架「解放者」组成的第93轰炸机大队(93rd BG)。他亲自驾驶B-24D「地狱女巫」(Hell's Wench,序列号42-40994),副驾驶为少校约翰·杰斯特德。
贝克大队是第二攻击波,本应紧随第一波之后。但他发现整个编队的领队因领航员起飞时坠机失踪而误判转弯点,飞向错误方向。贝克当机立断,实际接过指挥,带领后续部队直扑普洛耶什蒂炼油厂。然而,试图通知第一波领队纠错导致延误,打乱原定计划,结果第93大队被引向本应由第三波攻击的目标……
为确保精准打击小型目标,93大队在极低空(避免高空投弹失准)突破敌方猛烈高射炮火力网。贝克的领机「地狱女巫」连中四发炮弹,其中一发直接在驾驶舱爆炸。尽管如此,燃烧的「地狱女巫」仍顽强冲向目标。虽然高度和平坦地形允许紧急投弹并迫降,但阿迪森·贝克驾驶着火飞机继续领队突进。几乎就在工厂上空,第五发炮弹命中B-24,但「地狱女巫」直到抵达最佳投弹点才投下炸弹。紧随其后的93大队其他飞机依次投弹,而贝克燃烧的「解放者」随即翻倒机翼,坠毁在工厂建筑上。
![]()
因这一壮举,中校阿迪森·贝克和副驾驶少校约翰·杰斯特德被追授美国最高荣誉——国会荣誉勋章。
凯恩·约翰·莱利(KANE John Riley),第9航空军第98轰炸机大队指挥官
![]()
上校约翰·凯恩在普洛耶什蒂空袭中指挥第三攻击波,辖47架B-24。由于飞机老旧,他的编队无法像前两波那样爬升以翻越被浓厚云层覆盖的阿尔巴尼亚山脉。然而,凯恩拒绝下令返航,而是带领B-24直接穿云越岭,凭借云隙间断导航。尽管稍有延误,他仍成功将第98轰炸机大队(98th BG)引导至目标。
按预定路线,该大队在超低空(约15米!)沿铁路飞行;然而,一列敌方防空列车平行行驶,导致德军高射炮手与轰炸机机枪手展开激烈交火。当被高炮打成筛子的98大队飞机抵达指定目标时,发现这些工厂已在93大队的非计划轰炸中烈焰熊熊。凯恩别无选择,只得率领「第98大队」穿透滚滚浓烟与火海,穿越93大队投下的延时炸弹在地面接连引发的剧烈爆炸……尽管攻击条件极其恶劣,凯恩大队的飞行员仍出色完成任务,精准命中目标。
返航途中,凯恩的座机「哥伦比亚万岁」(Hail Columbia)因20余处高炮命中及一具引擎损毁,燃料从弹孔中流尽。凯恩被迫在塞浦路斯紧急降落,未能飞返北非基地。因成功指挥第三攻击波并展现非凡勇气,凯恩归来后被授予荣誉勋章。
![]()
约翰逊·莱昂·威廉(JOHNSON Leon William),第9航空军第44轰炸机大队指挥官
![]()
上校莱昂·约翰逊率领第四攻击波,辖37架「解放者」,于1943年8月1日空袭普洛耶什蒂炼油厂。他的第44轰炸机大队(44th BG)紧随约翰·凯恩的编队,经历了与第98大队相同的险境:贴着阿尔巴尼亚山巅穿云飞行,沿铁路超低空突进(铁路上同样有一列德军防空列车巡弋),并在10-15米高度冲向已被击中、烈焰冲天的炼油厂——穿越火海、浓烟以及前方第98大队投下的延时炸弹接连爆炸的冲击波。
尽管如此,约翰逊的领机B-24「苏西·Q」(Suzy Q)身中重创,仍率领第44大队将炸弹倾泻在尚未燃烧的目标上……返航后,第44大队指挥官莱昂·约翰逊与第98大队指挥官约翰·凯恩一样,因指挥近乎自杀式的攻击而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
休斯·劳埃德(HUGHES Lloyd),第9航空军第389轰炸机大队飞行员
![]()
中尉劳埃德·休斯所属第389轰炸机大队(389th BG)第564中队,于1943年8月1日驾驶B-24D(序列号42-40753,「老踢屁股」Ole Kickapoo)参加普洛耶什蒂空袭;不过另一资料称其为「热切之鹰」(Eager Eagle),未标明序列号(两种机型图像均未找到)。第389大队作为第五、最后一波攻击,在仅10米高度突防,低于敌方部署在高地及特制木塔上的高射炮。轰炸机机枪手与德军炮手展开激烈对射。
休斯的「解放者」两度中弹,翼下油箱被击穿,燃油如注泄出,流量之大甚至干扰尾炮手射击。休斯本可在附近麦田迫降,但他坚持攻击,冲入前几波B-24已点燃的炼油厂地面储罐火海。几乎就在飞机投弹完毕的瞬间,地面火舌沿泄油轨迹窜至机翼,翼面轰然起火。休斯驾驶如火炬般燃烧的飞机转向河流,试图水上迫降;但轰炸机随即爆炸……中尉劳埃德·休斯被追授美国最高荣誉——国会荣誉勋章。
万斯·莱昂(VANCE Leon),第8航空军第489轰炸机大队指挥官
![]()
1943年12月,刚晋升中校的27岁莱昂·万斯被任命为第489轰炸机大队(489th BG)指挥官,该大队正在接收福特公司生产的B-24H飞机。1944年4月,该大队从美国飞往英国,加入美国第8航空军。万斯将其选定的旗舰机命名为「The Sharon D.」,以纪念1942年出生的女儿。
![]()
万斯大队的首次作战飞行于1944年5月30日,轰炸德国奥尔登堡附近的一座机场。6月5日,在三天前对布雷蒂尼(Bretigny)德国空军机场空袭中损失6架飞机的第489大队,接到任务:在盟军6月6日诺曼底登陆前,对法国维米耶(Wimereux)附近的德军海岸防御工事实施佯攻。然而此次,万斯未乘坐自己的「The Sharon D.」,而是登上从第44大队调来的B-24「探路者」(Pathfinder),该机配备「米奇」雷达(Mickey radar),用于在浓厚云层下引导第489大队实施「盲投」。万斯站在驾驶舱后方指挥行动。
然而,当飞机升至目标上空6900米时,「探路者」因雷达故障无法投弹;其余飞机因云层遮挡也未见目标。万斯命令第二次进场,下降至云下以目视目标。但德军也发现「解放者」编队,立即以猛烈高射炮火迎击。领头的「探路者」连中数弹:四台发动机三台停车,燃油管线断裂,四名机组成员受伤。尽管如此,「探路者」仍坚持攻击并投弹(最后一枚炸弹卡住,未投出)。
投弹后,一发高炮弹击中驾驶舱,炸死正驾驶并重伤万斯(右脚几乎被炸断);爆炸同时将万斯卡在座椅之间。尽管身负重伤且姿势别扭,万斯仍协助副驾驶将受损飞机转为缓降下滑,直至有人为其伤口绑上临时止血带,止住大出血。
显然,严重受损的飞机无法正常着陆。接近英格兰海岸时,万斯命令机组跳伞逃生。但他发现一名伤员似未离机,遂决定尝试水上迫降以救人(也救自己)。被卡在座椅间呈半躺姿势的万斯,主要通过副翼和升降舵控制飞机,透过侧窗观察。最终迫降成功;但着水瞬间,被高炮击毁的上部炮塔塌陷,将万斯压在开始下沉的机舱内。就在此时,机内卡住的炸弹爆炸,将万斯从残骸中抛出。他充气救生衣,在水面坚持50分钟,最终被英国救援快艇救起。
![]()
万斯在英国医院接受了近两个月的治疗。7月26日,他被安排乘坐运输机返回美国安装足部假肢。然而,这架载有全部乘客的飞机神秘失踪(推测已坠毁)。1945年1月,美国国会批准追授莱昂·万斯****荣誉勋章;他是第8航空军所有B-24机组中唯一获此美国最高荣誉者。应遗孀请求,勋章颁发仪式推迟至1946年10月,由时年4岁的女儿莎伦·万斯代为接受……
特里格·劳埃德(TRIGG Lloyd);新西兰人,英国第200中队
![]()
1943年8月11日,海岸司令部第200中队四发轰炸机「解放者」飞行员劳埃德·特里格在西非海岸外大西洋巡逻时,发现德军U-468潜艇浮出水面,遂发起攻击。攻击中,飞机被潜艇高射炮击中起火。然而特里格未偏离航线,下降至15米高度,掠过潜艇投下深水炸弹。此时德军炮组近距离持续射击,弹药直接命中敞开的炸弹舱。被击落的飞机坠入海中,全员阵亡。但其投下的炸弹重创U-468,潜艇亦沉没。艇上44人中有20人逃出,但多数被随后出现的鲨鱼吞噬。仅5人游至飞机坠毁时弹出的救生筏获救,后被英国护卫舰救起。英方正是从这些德军水兵口中得知「解放者」机组的英勇事迹。29岁的飞行员劳埃德·特里格被追授英国最高作战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
感谢观看「本频道编译的内容」我们下次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