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开展国家卫生健康领域法治重点城市建设以来,重庆市在系统梳理全市卫生健康法治建设进展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手段,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制定工作方案,推出工作举措,总结推广可借鉴、可复制的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法治预防、引领、保障、指引作用,为卫生健康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贡献法治力量。
![]()
云阳县卫生健康委——
推进健康体检“一件事”改革
重庆市云阳县卫生健康委主任 喻竣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证管理领域长期存在重复办证、伪造证件、监管困难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群众办事负担和公共卫生安全隐患。重庆市云阳县卫生健康委以民生需求和数字化建设为导向,创新实施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一件事”数字化应用改革,形成应用系统与配套制度协同落地的变革性实践。
剑指三大突出问题
![]()
改革前,从业人员健康证管理领域普遍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一是群众办事难。群众办理健康证需提交多份纸质材料、往返体检机构2次,居住在乡镇的群众来回奔波成本更高。同时,因健康证跨区域不能互认,群众跨区域流动后需重复体检,增加了时间和经济负担。
二是传染病防范难。健康证造假事件屡见不鲜,假证流入市场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增加了传染病防范、溯源的难度。
三是监管执法难。由于健康证标准不统一、格式不一致,发证单位和监管部门数据未联通,监管部门缺乏便捷的核查手段等,执法人员只能依靠“扫街”模式进行监管执法,监管效率低下。
立足全人群、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的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需要,云阳县以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一件事”数字化应用改革为牵引,着力破解健康证办证、管证中的难点痛点问题。
开发数字化应用系统
![]()
云阳县依托“渝快办”平台,按照“市级赋权、一地开发、全市推广”的改革思路,创新开发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一件事”数字化应用系统。
构建智能预约申请端。依托全市数据共享平台,该系统联通卫生健康、疾控、公安、市场监管、海关、文旅等部门数据,实现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的自动填充、核验,企业和从业人员可在线申请免提交营业执照、身份证等材料。与法定体检机构范围变化同步,该系统将体检机构名录从县级医疗机构扩展至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可就近选择并分时段精准预约,减少不必要的跑动和等待。
构建智能审核管理端。该系统开发预约信息管理、申办材料智能审核、电子证照自动签发等组件,支持体检机构动态发布排班信息、在线审核申办材料、一键生成电子健康证;嵌入相关工作流程、要求,规范体检机构业务工作,确保体检数据可共享、可溯源。
构建多跨协同监管端。该系统精准对接卫生健康、疾控、公安、市场监管、海关、文旅等部门监管需求,开发集精准核查、临期自动提醒、异常状态智能预警于一体的监管小工具,实现扫码即可核验健康证信息。
构建辅助决策行政端。该系统在各级卫生健康委布设行政端(驾驶舱),打造健康证“申请—发证—管证”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中枢,动态反馈体检数据和传染病检出数据。行政端实时汇聚办证人员和用工单位各项数据,形成“娱食住行健康证指数”,生成就业活力、行业发展、营商环境等可视化报告,为政府研判发展趋势、就业形势以及优化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推动制度协同落地
![]()
云阳县在推动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一件事”数字化应用改革的同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推动配套制度协同落地。
推进数据互通。该县加强卫生健康、疾控、公安、市场监管、海关、文旅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打破数据壁垒,实现部分字段免填写、部分材料免提交、数据自动核验,推动政务服务从“群众找材料”向“数据找群众”转变。
加强监管协同。该县将电子健康证实时共享至各个监管部门,形成“预约—体检—监管”闭环管理模式,建立跨层级、跨区域的数字化协同监管网络,推动行业监管从分散管理向协同共治升级。
夯实标准建设。该县同步研制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电子证照地方标准,协同发布《重庆市卫生健康电子证照—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地方标准,规范编码规则、证照样式、数据要素等内容,为数据共享互认提供基础和保障,推动行业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标准筑基转型。
经重庆市委改革办同意,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一件事”数字化应用改革已由云阳县推广至渝北区、九龙坡区等5个中心城区进行试点运行。目前,试点地区已累计办理11.9万余件健康证,实现了群众减跑动、机构提效能、监管轻打扰的服务升级。
更为重要的是,此项改革辅助决策的效用已经显现。试点地区高效利用百万级的真实数据,分析办证人员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地域分布、行业分布等信息,建立行业景气度、就业趋势预测等模型,生成可视化分析决策图谱,将有效助力超大城市综合治理的精准施策。
重庆市人民医院——
探索法治医院建设新模式
重庆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 胡怀东
近年来,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力,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与保障作用,研发数字化法治医院管理系统,构建起法治工作机构完备、规章制度健全、管理决策规范、风险防范得力、纠纷化解公正、医患关系更为和谐的法治医院建设全新工作格局。
搭建建设保障体系
![]()
医院坚持党建统领的原则,搭建法治医院建设保障体系。
坚持党委全面统管、党建统领全局,确保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医院建设纳入党委年度重点督办事项,充分彰显党委在法治医院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设立专职法务部门,赋予其在依法决策、制度建设、合法性审查、风险评析防控、涉法事务咨询、普法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职能。按照具备法律职业资格、拥有法学专业背景、具有法律实务经验三项硬性标准,配置法务部主任与专员各一名。
发布实施《法治医院建设工作方案》《医院法治事务管理办法》《医院合法性审查管理办法》《医院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医院法治培训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制度体系。
搭建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管理、法务部门专业审查、审计纪检部门动态监督、业务部门全程管控、信息部门深度融入的数字化法治医院建设联动机制,构建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法治建设保障体系。
研发数字化管理系统
![]()
医院秉持数字化赋能的理念,研发数字化法治医院管理系统。
开发并运行“合法性审查”功能板块。针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合同、重大规范性文件等重大事项开展合法性审查,出具肯定性意见/不完全肯定性意见/否定性意见/程序不合法等审查意见,确保领导班子成员均能在议事前知悉合法性审查意见、在议事中部署合法性复核、在议事后监督合法性要求的落实。全面展示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的类别分布、金额大小、涉及职能领域、结果导向、完成效率等,持续指导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执业工作。
开发并运行“合同管理”功能板块。构建覆盖“登记—备案—履行—法制审核—风险研判”全流程的合同管控机制,以数字化手段实现信息主动采集、履约数字监管、风险评析防控。
例如,当合同失效日期≤6个月且合同金额≥50万元或合同失效日期≤2个月且合同金额<50万元时,系统将进行效期提醒,以减少因合同到期或形成事实合同而导致的合同权利义务不稳定的情况。当合同超过计划履约时间且未收到履约回执时,系统将进行履行提醒,以督促履约管理部门尽快履行合同义务、降低合同风险。当合同登记生效时间早于签订时间时,系统将进行履行预警,以杜绝合同倒签现象的发生。
开发并运行“法律事务”功能板块。设置案件代理、案件评析、问题整改功能单元,对案件类别、涉案金额、诉讼主体、需求部门、涉及部门等涉法内容进行基础信息采集。按照诉前阶段、庭审阶段、裁判阶段、执行阶段,对代理律师的工作进度实施追踪,并将案件评析列为代理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根据案件评析结果,针对其中涉法风险事项,实施分级推送与实时提醒,并监督相关风险点责任人完成整改工作。
研发并运行“法治苑地”功能板块。常态化开展涉法高频需求研判、推进学法用法清单更新、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实施普法宣传教育,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执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精准普法服务,持续培育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文化。
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
医院遵循“纪法协同”的路径,协同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打造监督“一盘棋”格局。明确法务部门与审计纪检部门在依法决策、督查督办、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职责和分工,推动法治监督与审计纪检监督、业务监督、行政监督、财会监督、群众监督等协作配合。搭建清廉医院智慧管理平台,实时共享监督动态,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促使各类监督主体协同一致、精准发力。
开展联合“嵌入式”监管。针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采用清单式、条块化方法开展联合监管,保障监管无死角、全覆盖。以医疗设备采购监管为例,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开展业务审查,着重查看业务合规性;法务部门组织合法性审查,重点识别与防控法律风险;审计部门开展运营安全审查,强化经济风险与运营安全评估;纪检部门开展公平公开性、权利义务对等性廉政风险审查,坚决斩断利益输送链条。
在法治力量保障下,重庆市人民医院正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编辑:宁艳阳 魏鑫瑶(实习) 李诗尧
校对:于洋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