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我退伍后开修车铺,几辆黑车停在门口,车主:有个任务交给你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一九九七年的夏天,小县城闷热得像个蒸笼。

知了在街边的老槐树上,扯着嗓子不知疲倦地叫着。

我,周默,正光着膀子,躺在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的车底。

浓重的柴油和机油味,混杂着汗水的咸味,充满了我的鼻腔。

“阿默,你再试试火。”

车主老张蹲在旁边,给我递过来一支烟,满脸的愁容。

这台拖拉机是他全家的饭碗,已经趴窝三天了。

县里几个有名的修理师傅都来看过,没人能找出毛病。

我没接他的烟,从车底滑了出来,拿起一块破布擦了擦手。



“不是电路的事,是油泵里的一个垫片老化了。”

我指着发动机上一个不起眼的位置。

“那里有极其细微的渗漏,压力上不去,所以点不着火。”

老张将信将疑地看着我,他有些不信。

毕竟那么多老师傅都没看出来,我这个刚开张半年的年轻人能行?

我没多解释,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套自制的套筒。

钻进车底叮叮当当地忙活了半个多小时。

当我再次出来时,手里多了一个已经硬化开裂的橡胶垫片。

我从备用零件箱里找了一个新的,换了上去。

然后对老张说:“你再试试。”

老张将信将疑地跳上车,拧动钥匙。

伴随着一阵黑烟,那台拖拉机发出了久违的轰鸣声。

老张的脸上乐开了花,非要塞给我二十块钱。

我只收了他五块,那是那个垫片的成本价。

他千恩万谢地开着拖拉机走了,留下一串“突突突”的声响。

我喜欢这种感觉,喜欢听老旧机器重新焕发生机的声音。

这让我觉得自己的手,还有点用。

下午五点,妻子林晚提着一个铝制的饭盒,准时出现在了铺子门口。

她穿着一条淡蓝色的碎花连衣裙,是县里小学的音乐老师。

“又忙得忘记吃饭了?”

她嗔怪地看了我一眼,眼神里却满是心疼。

然后自然地拿起挂在墙上的毛巾,走过来帮我擦去脸上的油污。

她的手上有一股淡淡的粉笔和书本的味道,很好闻。

“快吃吧,今天给你做了红烧肉。”

她打开饭盒,白米饭上铺着几块油光发亮的红烧肉。

我接过饭盒,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这是我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林晚看着我吃饭,目光落在我胳膊上那条狰狞的旧伤疤上。

那是一条从手肘一直延伸到手腕的蜈蚣状疤痕,像活的一样。

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问。

从我们认识到结婚,她从来不多问我的过去。

她只知道我当了十几年兵,刚从部队退伍回来。

我告诉她,我只是个普通的工程兵,每天和机械打交道。

她信了。

吃完饭,我送她去学校上晚自习。

夕阳把我们俩的影子拉得很长。

我享受这种平凡,甚至有些贪婪地,迷恋着这份宁静。

我只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修车师傅,守着我的妻子,过完这辈子。

我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那个下午,几辆漆黑锃亮,挂着黑色京字牌照的红旗车。

悄无声息地,如同幽灵一般,停在了我那破旧的修车铺门口。

这在平时连一辆小轿车都少见的小县城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整条街的街坊邻居,都从自家的窗户里探出头来,窃窃私语。

他们猜测着,我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修车师傅。

是不是犯了什么天大的事,或者是哪个京城大官的亲戚。

车门打开,先下来了几个身材挺拔,目光锐利的年轻人。

他们穿着统一的深色便装,动作干练地分站四周,隐隐形成一个警戒圈。

最后,一个穿着得体中山装,面容沉稳的中年男人,从主车上走了下来。

他大约四十五六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像鹰一样锐利。

当我看清他脸的那一瞬间,我手中的一个大号扳手。

“哐当”一声,不受控制地掉在了积满油污的水泥地上。

我整个人的气质,在那一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身体下意识地绷得像一根拉满的弓弦,眼神变得警惕而冰冷。

那个平日里温和谦逊的修车师傅周默,消失了。

取而代代之的,是那个曾经在刀尖上行走的,代号“扳手”的特种兵。

02

来人叫秦正阳。

我认识他,他认识我。

他无视周围那些好奇和敬畏的目光,径直走到了我的面前。

他的眼神很复杂,有惋惜,有审视,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请求。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从随身的公文包里。

拿出了一个厚重的,用火漆封口的牛皮纸文件袋。

递到我的面前,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带着命令口吻的语气说道。

“周默同志,国家需要你。”

“有一个紧急任务,只有你能完成。”

我面无表情地,默默拉下了修车铺那扇沉重的卷帘门。

把外界所有的喧嚣和窥探,都隔绝在了外面。

我把秦正阳请到了堆满各种零件和工具的里屋。

屋子里,一股浓重的机油味和金属锈蚀的味道,扑面而来。

我没有请他坐,也没有给他倒水。

只是颤抖着手,从口袋里摸出一根劣质的“大前门”香烟,点上。



烟雾缭绕中,我的手,依然在不受控制地轻微发抖。

我拆开了那个火漆封口,动作有些粗暴。

里面是一份标注着“绝密”的任务简报,和几张高清晰度的彩色照片。

在这个年代,能用彩色照片来做简报,足以说明任务的等级。

我拿起简报,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

当我的目光扫过简报上的一个名字时,我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响尾蛇”。

这个代号,像一根淬了毒的钉子,狠狠地扎进了我的心脏。

简报的内容很简单,但每一个字都重如千斤。

国际顶级军火贩子、爆炸物专家“响尾蛇”,已经秘密潜入了我国。

并且,在我军南方某重要港口,一艘即将离港的军舰上。

安装了一枚极其复杂的,特种爆炸装置。

那艘军舰原定于三天后,要代表中国海军,第一次前往新加坡。

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国际海事防务展览。

这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示我们国家和军队发展成果的重要外交活动。

而“响尾蛇”,就是要在全世界的镁光灯下,让我们出丑。

甚至,是制造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

我拿起那几张照片,照片拍得非常清晰。

在一个布满了各种管线和仪表的狭小船舱里。

一个如同金属蜘蛛般的狰狞装置,静静地趴在船体的龙骨上。

它的周围,缠绕着密密麻麻的,各种颜色的电线。

连接着数个看不懂的微型传感器,和几个闪烁着红光的指示灯。

简报上,对这个装置的原理,做了详细的技术分析。

它叫“复合式双向应力起爆装置”。

它的核心起爆逻辑,不是定时的,也不是遥控的。

而是通过那些微型传感器,与船体的核心龙骨,进行了数据绑定。

一旦“东海号”离开港口,进入深水区。

巨大的海水压力,会导致船体龙骨,发生极其细微的,以毫米计算的形变。

当这个形变所产生的应力数据,一旦超过了装置预设的阈值。

它的第一级引信,就会被瞬间触发。

而如果,我们试图在它被触发之前,从外部进行强行拆解。

装置内部隐藏的那些精密的微动开关和红外感应器,则会立刻引爆。

这是一个“只能进,不能出”的,完美的死亡陷阱。

一种典型的,“响尾蛇”式的,傲慢而又恶毒的作品。

我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

我猛地将文件和照片合上,摔在了那张油腻腻的桌子上。

“我干不了。”

我转过身,背对着秦正阳,声音沙哑地说道。

“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扳手’了,我现在只是一个修车的。”

“这个任务,你们另请高明吧。”

秦正阳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周默,你知道的,国内能处理这种级别装置的人,不超过三个。”

“而你是他们当中,最熟悉‘响尾蛇’手法的那个。”

“因为……你曾经在他手上,吃过亏。”

他的话,像一把钝刀,在我心上最深的伤口上,来回地切割。

我猛地转过身,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瞪着他。

“别跟我提那件事!”我几乎是在咆哮。

03

一年前,西南边境,代号“手术刀”的那次任务。

已经成了我生命中,无法摆脱的梦魇。

那一次,我们面对的,就是一枚几乎一模一样的装置。

我的挚友,我最好的搭档,外号“老虎”的史建军。

就在我的面前,在我下达了错误的指令之后。

被那场剧烈的爆炸,炸得尸骨无存。

那震耳欲聋的巨响,那冲天而起的火光。

那股混杂着焦糊和血腥的味道。

此后的一年里,夜夜都在我的梦里,反复地上演。

我伸出我那双曾经能够在一秒钟内,给飞行中的蜜蜂翅膀打结的手。

一双曾经被誉为全军最稳的“外科医生”之手。

“你看看!你看看我的手!”

我把那双不住颤抖的手,伸到秦正阳的面前。

“它废了!从那天起,它就废了!它再也拿不稳拆弹钳了!”

“我现在,连一颗小小的螺丝都拧不紧!”

“你让我用这样一双手,去拆那个魔鬼做的炸弹?”

“你是想让我,再害死一船的人吗?!”

我的情绪彻底失控了,像一头绝望的困兽。

秦正阳没有因为我的咆哮而生气,他的眼神里,反而多了一丝怜悯。

他知道,我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个足以摧毁任何一个顶尖士兵的,心理癌症。



他没有再强迫我,只是把那个文件袋,重新整理好,留在了桌子上。

然后,他又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照片。

轻轻地,放在了文件袋的上面。

照片上,是“东海号”驱逐舰上的几百名年轻的海军官兵。

他们穿着洁白的海军军装,在宽阔的甲板上,站得笔直。

一张张年轻的,充满朝气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骄傲。

“这艘船,不仅代表着我们最新的国防科技成就。”

秦正阳的声音很轻,却像一记重锤,砸在我的心上。

“它更承载着,这几百个年轻人的生命,和他们背后,几百个家庭的希望。”

“我给你一天时间考虑,明天这个时候,我再来。”

说完,他便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我一个人,瘫坐在那张油腻的椅子上,久久没有动弹。

当晚,我彻夜无眠。

我看着身边熟睡的妻子林晚,她那安详宁静的脸庞。

我的内心,如同被两股巨大的力量,来回地撕扯。

一边,是我拼了命想要抓住的,这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

另一边,是无法推卸的国家责任,是战友“老虎”那血海深仇。

还有,那照片上,几百张年轻而又鲜活的笑脸。

逃避,还是面对?

做一个苟活的懦夫,还是做一个可能会再次失败的英雄?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我一夜未眠,心中的愧疚感和无力感,几乎要将我吞噬。

我看着镜子里,那个双眼布满血丝,满脸颓废的男人。

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

我真的不行了,我不能再拿别人的生命去冒险。

我准备去告诉秦正阳,让他另请高明。

我换上了那身沾满了油污的蓝色工作服,感觉这身衣服才能给我一丝安全感。

就在我拉开里屋的门,准备去开卷帘门的时候。

我的妻子林晚,像一尊雕像,静静地堵在了门口。

她的脸色异常苍白,眼圈微红,显然也一夜没睡。

但她的眼神,却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前所未有的平静和严肃。

“阿默,你要去哪里?”

她的声音很轻,像一片羽毛,却精准地,刺入了我那颗混乱不堪的心。

“我……我出去有点事,很快就回来。”

我不敢看她的眼睛,心虚地,含糊地回答。

“是去回绝昨天那些人吗?”

林晚一语道破,让我的身体,猛地一僵。

我缓缓地抬起头,看到了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陌生的林晚。

她的眼神里,没有了平日里看我时,那种小女人的温柔和顺从。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超乎她年龄的,能够洞察一切的沉静和力量。

“你怎么……知道?”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她直接打断了。

“阿默,我知道,你的心里一直有事瞒着我。”

“我也知道,那些事情让你晚上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我从不问,是因为我相信你,我相信,你想说的时候,自然会告诉我。”

她的声音很平稳,没有一丝波澜。

04

她顿了顿,转身走到屋角那个我用来放杂物的陈旧木柜前。

从最底层,拿出了一个上了锁的小小的木盒子。

那个盒子很旧了,上面的红色油漆,已经剥落了大半。

她用一把同样秀气的小钥匙,打开了盒子上的那把铜锁。

然后,把盒子推到了我的面前。

“但是今天,我必须让你看看这些东西。”

我疑惑地,低头看向那个打开的木盒。

里面没有我想象中的任何贵重物品,空空荡荡的。

只有一张微微泛黄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乐谱。

和一枚样式非常古老的,铜质的袖扣。

那枚袖扣的造型很奇特,像一个精密的工业齿轮。

在齿轮的中间,还镌刻着一个我完全看不懂的,由波浪和利剑组成的徽记。



“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声音沙哑,心中,已经充满了某种不祥的预感。

林晚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温柔地,抚摸着那枚古老的袖扣。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我从未听过的,被刻意压抑住的颤抖。

“这枚袖扣,是我父亲的遗物。”

“你不是说……岳父他,以前是中学的物理老师吗?”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去她家的时候,她就是这么介绍的。

林晚缓缓地摇了摇头,她的眼中,闪过一抹深切的悲伤,和一种无与伦比的骄傲。

“他不是普通的中学老师,阿默。”

“他的公开身份,确实是那样。”

“但他真正的身份,是我们国家第一代核潜艇‘长征一号’的,副总工程师。”

“这枚齿轮袖扣,是当年‘巨浪一号’潜射导弹,从水下发射试验成功之后。”

“内部颁发给所有核心技术人员的,最高纪念,一共只有不到二十枚。”

这个信息,如同晴天里的一道惊雷,在我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我看着眼前这个我以为自己了如指掌的,柔弱的妻子。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大脑一片空白。

林晚没有给我任何震惊和消化这个信息的时间。

她继续用一种不容置疑的,甚至可以说是严厉的语气,对我说道。

“我父亲,在二十年前的一次深水极限试验事故中,牺牲了。”

“他留给家里的遗言,只有一句话:‘有些责任,退无可退。’”

“我今天,把这句话,也原封不动地,送给你。”

她的目光,突然变得无比的锐利。

像两把手术刀,死死地,盯住了我的眼睛,要剖开我内心最深的秘密。

她一字一顿地,问出了一个让我如遭电击的问题。

“阿默,现在轮到我问你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