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李世奇)金秋时节,门头沟区雁翅镇芹峪口的广场上热闹非凡。苹果、花椒、蜂蜜、香椿等本地特产整齐陈列,村民交流收成,游客选购尝鲜。一旁,“第一书记带货成果展”展示着这一年来的助农成绩单:雁翅镇特色农产品的电商订单持续增长,特色产业的“人气”正变成实打实的销量。
![]()
这场丰收节,是雁翅镇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位于门头沟西部的雁翅镇,正通过产业的细微变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振兴之路。作为北京市“百千工程”示范片区之一,镇里正以“雁翔云谷”建设为引领,把分散的村庄、资源和产业串联起来,形成“镇域统筹、片区联动、村村有业”的发展格局。
![]()
田庄村是其中起步较早的一个。这里依托长期养蜂传统,建设起蜂蜜加工厂,统一收购、灌装、贴标,取得食品生产许可后,产品将贴上“雁翅优选”品牌进入城市商超。蜂农不再各自叫卖,村集体参与分红,去年人均增收约两千元。苇子水村则以香椿和苦杏仁为主打,建成共享加工车间,香椿鲜品春季上市,余量制成香椿酱、腌制品,延长销售周期。一条生产线一年四季都在运转,也让20多位本村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
在下马岭,果农们学会了“按标准卖果”。镇里帮忙建立果品分级体系,苹果、花椒等农产品通过统一检测、分级包装后再销售。节日期间,村民自己组织直播推广,部分产品被城市超市、社区团购平台签为固定供货。果农杜大叔笑着说:“过去盼好收成,现在更盼好价钱。”
芹峪口是镇里三条沟域的交汇处,也是镇域“雁翔云谷”示范片区的起点。这里位于永河畔、环境优美,节假日来山里游玩的城里人常会在这里歇歇脚,所以总会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丰收节选在这里举办,不仅因为交通便利,更因为它正在成为雁翅镇“农产品出得去、游客进得来”的交汇点。
雁翅镇经济办(产业)科室负责人刘圣然介绍,镇里依托“百千工程”,持续完善产业链条,打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统一品牌、建立检测体系,补齐冷链仓储、电商直播等配套。
在这个过程中,镇里推出了公共品牌“雁翅优选”,把蜂蜜、香椿、苹果、花椒等主打产品统一质量标准和包装,让山里的农货能更稳地进城、进市场。“镇里也在计划继续完善特色农业体系,推动农产品加工与文旅融合,让更多山里的好物走出山谷,走进城市生活。”刘圣然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