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凌晨4时17分,菲律宾南部巴西兰省蒂波蒂波镇突然响起密集枪声,由“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MILF)分裂派别“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BIFF)成员组成的武装团体,对当地政府军驻地及警察局发动突袭。
这场突如其来的武装冲突,不仅导致至少17名士兵、9名平民死亡,2500户家庭(约1.2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成为菲律宾2025年以来最严重的内部武装冲突,更引发人道主义危机。
![]()
前言
2025 年 10 月 28 日凌晨 4 时 17 分,菲律宾南部巴西兰省蒂波蒂波镇的寂静被密集枪声打破。由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 分裂派别 “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 组成的武装团体,对当地政府军驻地及警察局发动突袭,交火持续至清晨,子弹穿透民居墙壁的声响让居民陷入恐慌。
这场冲突迅速造成伤亡,截至当天中午,已有 17 名士兵、9 名平民确认死亡,另有 23 人受伤被紧急送往三宝颜市的医院救治。
![]()
恐慌情绪推动大规模撤离潮迅速形成。蒂波蒂波镇以农业与渔业为主要产业,民众多依赖椰子、橡胶种植与近海捕鱼维生,冲突爆发时,多数人正准备前往田间或港口劳作。
38 岁的渔民穆罕默德・萨利姆回忆,他仅来得及抓起年幼的孩子和少量衣物,就跟着人群向城外逃亡,家中的渔船和刚收获的金枪鱼被遗弃在港口,“回头看时,屋顶已经冒起黑烟”。
![]()
菲律宾红十字会的统计显示,2500 户家庭约 1.2 万人在当天内逃离家园,其中不乏老人和行动不便者,部分家庭因道路被封锁不得不绕行山区,徒步十余小时才抵达安全区域。
冲突现场的破坏不断加剧。蒂波蒂波镇政府通过社交平台发布紧急通知,宣布全镇停工停学、政府部门停止办公,提醒居民 “留在安全地点为小镇祈祷”。
![]()
菲律宾军方后续勘查发现,约 60% 的民宅遭到不同程度损毁,200 公顷橡胶园因无人照料面临减产风险,近百艘渔船在港口被流弹击中或遗弃。
更严峻的是,当地作为棉兰老岛 30% 农产品出口的重要转运节点,冲突爆发后海岸警卫队关闭周边海域,导致 200 多艘货船滞留,价值 8000 万比索的椰子油、金枪鱼等货物无法运出,供应链中断的影响迅速向周边扩散。
![]()
人道主义危机的层层蔓延
1.2 万名疏散民众被临时安置在伊皮尔镇的 3 处避难所,这些由学校教室与社区礼堂改造的空间很快陷入资源短缺。
在伊皮尔镇中心小学避难所,每张课桌挤着 2 至 3 名儿童,成年人则在走廊铺起简易床垫,人均居住面积不足 3 平方米。
![]()
42 岁的母亲法蒂玛展示着仅存的半袋大米,“带来的食物第三天就吃完了,现在只能等着红十字会的救济”。
菲律宾卫生部官员透露,避难所内已有 12 名儿童出现腹泻症状,部分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因缺乏常用药品病情加重,而首批救援物资仅能满足民众 3 天的基本需求。
卫生条件恶化成为新的威胁。世界卫生组织驻菲代表处 10 月 30 日的检测显示,部分避难所饮用水大肠杆菌超标 17 倍,疥疮、腹泻等传染病开始蔓延。
![]()
避难所负责人无奈表示,由于缺乏清洁用品和排污系统,垃圾与污水在角落堆积,“我们每天用漂白粉消毒,但根本赶不上污染速度”。
联合国难民署评估认为,若冲突持续超过两周,将有至少 5 万名平民需要跨省转移,而棉兰老岛其他省份的接收能力已接近饱和,马尼拉市政府则以 “安全风险” 为由拒绝大规模接收难民,区域协调困境暴露无遗。
![]()
经济层面的连锁冲击同样显著。当地商人协会主席穆罕默德・哈桑测算,冲突若持续一周,棉兰老岛农产品出口损失将超 3 亿比索,直接影响 2.5 万个就业岗位。
恐慌情绪还引发邻近省份的抢购潮,三宝颜市的超市货架被一扫而空,物价在两天内上涨 20%。为稳定金融秩序,菲律宾央行紧急向南部地区调拨 20 亿比索现金,要求各大银行延长营业时间,但民众对货币流动性的担忧仍未缓解。
![]()
家族恩怨与政策争议的公开爆发
冲突引发的民生危机尚未缓解,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矛盾已率先激化。10 月 29 日,达沃市市长保罗・杜特尔特在市政厅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将矛头指向马科斯政府,指责其对南部局势处置失当,同时批评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姿态 “拿全国民众的安全当人质”。
他详细列举政府的政策漏洞:2024-2025 年对邦萨摩洛自治区的专项拨款较承诺减少 38%,直接影响基础设施与就业项目;终止了杜特尔特执政时期建立的 “定期对话机制”,导致与武装团体的沟通渠道中断。
![]()
“政府本可以通过谈判避免冲突,却选择用武力解决,这是对南部民众生命的漠视。” 保罗・杜特尔特进一步表示,马科斯的 “强硬政策” 已引发棉兰老岛民众广泛不满,若不尽快调整,可能导致更多反政府武装加入冲突。
这番言论得到前参议员特里兰尼斯等反对党人士支持,他们呼吁召开国会特别会议,就南部局势进行听证,并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评估政府应对措施。
![]()
家族恩怨让政治对抗更添火药味。杜特尔特的另一个儿子、达沃市市长塞巴斯蒂安・杜特尔特此前就在集会上喊话马科斯:“我父亲为你的父亲举办了英雄的葬礼,而你却让我的父亲进了监狱。”
这番话直指两大家族从合作到反目的转变 —— 马科斯上台初期曾获得杜特尔特家族支持,但随后的政策调整引发裂痕,此次冲突成为矛盾公开化的导火索。
面对批评,马科斯政府迅速回应,总统发言人罗克在 10 月 30 日的记者会上称相关言论 “缺乏事实依据,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恶意攻击”,强调军方行动是 “保护民众安全的必要手段”。
![]()
清剿困境与局势的未知走向
军事层面的对抗仍在持续。截至 10 月 31 日,菲律宾军方已投入 3 个营的兵力对 “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 据点展开围剿,空军持续实施空中侦察,锁定武装分子在蒂波蒂波镇以东 20 公里山区建立的临时营地。
但清剿行动进展缓慢,地面部队在推进中遭遇地雷阵阻击,造成 2 名士兵重伤。军方发言人承认,武装分子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采取 “打了就跑” 的游击战术,且部分当地居民被胁迫提供补给、充当 “人盾”,给军事行动带来极大困难。
![]()
冲突背后的深层矛盾更显复杂。此次爆发冲突的棉兰老岛长期是菲律宾政府的 “治理难题”,该岛拥有超 2000 万人口,数十个家族形成武装割据,中央政府的命令在这里常被架空。
杜特尔特执政时期凭借 “自己人” 身份和强硬反恐手段稳住局势,但马科斯上台后政策转向,不仅削减拨款,更以 “维护国家统一” 为由推迟自治区议会选举,引发摩洛人的强烈不满。
![]()
结语
菲律宾军方称冲突是 “预防性清剿”,而武装团体则表示是 “对政府失信的反击”,双方各执一词让局势更难化解。
外部势力的潜在影响也不容忽视。棉兰老岛作为东南亚穆斯林聚居区,长期被国际恐怖组织视为 “栖息之地”,此次冲突已引起极端组织关注。分析人士指出,若局势持续失控,可能吸引跨境恐怖势力介入,形成 “冲突 - 极端化 - 更严重冲突” 的恶性循环。
![]()
目前,菲律宾军方仍在加紧清剿,但如何在军事行动与民生保障、政治谈判之间找到平衡,成为马科斯政府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