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秘排便难?李时珍的通便妙招:清晨一杯这个,或可肠道通畅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伤寒论》等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世间有一种苦,说不出口,却让人坐卧不安。便秘,看似小恙,实则折磨人心神。有人三五日不得一行,腹中胀满如鼓,有人即便日日如厕,却艰涩难下,额头冒汗。更有甚者,长年累月受此困扰,吃药无数,却越治越重。

明代有位医家李时珍,自幼多病,为了给自己治病,遍访名医,钻研药理。他用了整整二十七年时间,走遍大江南北,尝遍百草,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医学巨著。在这部书中,他详细记载了上千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其中就有专门针对便秘的方子。

奇妙的是,他推崇的方法,不是什么名贵药材,而是每个人家中都有的普通之物。更神奇的是,这个方法必须在清晨服用,时辰不对,效果便要大打折扣。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清晨服用就有奇效?这其中又暗含着什么样的医理?



李时珍生于湖北蕲州,那是一个四面环山、草木繁茂的地方。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医生,家中藏书颇丰。

可李时珍从小体弱多病,咳嗽气喘,经常便秘腹痛。他父亲用了许多方子为他调理,效果都不理想。十四岁那年,他参加乡试落榜,干脆放弃了科举之路,一心钻研医术。

他读遍家中医书,发现历代医家关于便秘的记载五花八门,有的说要用大黄、芒硝等泻下之药,有的说要用肉苁蓉、火麻仁等润肠之品,还有的说要针灸按摩。但这些方法,有的太过猛烈伤身,有的效果不明显,很少有既温和又有效的良方。

李时珍决定亲自去寻找答案。他走访民间,拜访了许多老中医和草药郎中,收集了大量验方。其中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道士,身体硬朗,耳聪目明,从不便秘。

李时珍向他请教养生之法,老道士笑道:"我这一生,从未为便秘所困,全凭每日清晨一杯水。"

"一杯水?"李时珍不解,"这有何奇特?"

老道士捋着胡须说:"这水可不是普通的水。我每天寅时初刻(凌晨三点左右)起床,先烧一壶水,待水滚后,舀一瓢放至温热,加入一勺蜜糖,空腹饮下。然后静坐半个时辰,等到卯时(早晨五点到七点),自然就有便意。这个习惯我坚持了五十多年,从未间断。"

李时珍听了,将信将疑。蜂蜜性平味甘,确有润肠通便之效,这在医书上早有记载。可为何一定要在清晨空腹服用?为何要等水温热而不是热饮或冷饮?这其中必定有深意。

回到家中,李时珍翻阅《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又查阅了历代本草著作。他发现,古人对于时辰和药效的关系,早有论述。《黄帝内经》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清晨是阳气初生的时候,此时人体也跟随天地自然,阳气开始升发。

而大肠,在十二经络中属于阳明经,主传导,负责排泄糟粕。卯时,正是大肠经当令的时候,此时大肠最为活跃,是排便的最佳时机。如果能在这个时候顺势而为,帮助肠道蠕动,排便就会顺畅得多。

至于为何用温水调蜂蜜,李时珍也渐渐明白了其中道理。《本草纲目》中记载:"蜂蜜,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温水调蜜,既不至于过寒伤脾阳,又能保持蜂蜜润肠的功效。

李时珍开始在自己身上实验。他每天清晨空腹饮一杯温蜂蜜水,几天下来,果然便秘的毛病大为改善。他又把这个方法推荐给一些患者,效果也都不错。

有个姓张的书生,三十出头,因为长年伏案读书,久坐不动,加上饮食不节,患上了严重的便秘。他每次排便都要用力到脸红脖子粗,有时甚至出血。看了许多医生,吃了不少泻药,开始还有点效果,后来越吃越没用,肠子好像麻木了一样。

他来求医时,面色晦暗,神情疲惫。李时珍为他把脉,发现他脉象沉弱,舌苔厚腻,这是典型的脾虚湿困,气血亏虚。

"你这病,不能再用泻药了。"李时珍说,"泻药伤正气,你现在脾胃已经很虚弱,再用泻药,只会越治越重。"

张书生叹气:"那该如何是好?我现在已经五天没有排便了,腹中胀满,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李时珍说:"你听我的,先把脾胃养起来。我给你开一个调理脾胃的方子,每日服药。另外,每天清晨,你要空腹喝一杯温蜂蜜水。记住,一定要在卯时之前喝,而且要空腹,喝完后静坐半个时辰,不要立即吃饭。"

"就这么简单?"张书生有些不相信。

"越简单的方法,往往越有效。"李时珍说,"你的病,根子在脾虚。脾虚则运化无力,大肠传导失常。蜂蜜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清晨阳气初生,此时服用,能够借助天地之气,帮助脾胃恢复运化功能。"

张书生半信半疑地照做了。头几天没什么明显效果,他差点要放弃。李时珍劝他坚持,说养病如种田,不能急于求成。

到了第七天,张书生突然发现,卯时时分,他产生了便意,而且排便比以前轻松了许多。他欣喜若狂,继续坚持。一个月后,他的便秘基本痊愈,排便恢复正常。

"先生妙手回春!"张书生感激涕零。



李时珍摆手:"这不是我的功劳,是你自己坚持的结果。身体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只是顺应它的规律,帮它一把而已。"

这个案例让李时珍更加确信,治病要顺应天时人体的规律。他开始系统地研究各种食疗方法,尝试用最简单、最天然的方式来治疗常见病。

在他行医的过程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便秘患者。有个老太太,年近七旬,便秘二十多年。她说自己年轻时不这样,生了孩子之后,慢慢就开始便秘,越来越严重。她吃过无数泻药,现在已经到了不吃药就根本排不出来的地步。

李时珍了解情况后,发现她是气血亏虚型便秘。年老体衰,气血不足,大肠失于濡养,传导无力。这种情况,用泻药只会越泻越虚,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他给老太太开了一个温补气血的方子,同时叮嘱她每天清晨空腹喝温蜂蜜水。但考虑到老人家脾胃虚弱,他特别交代,蜂蜜要用温开水冲,不能用热水,也不能用凉水。

"为何?"老太太问。

"《本草纲目》载,蜂蜜'生则性凉,熟则性温'。用热水冲,蜂蜜的凉性被热所制,变得温燥,对你这样气血亏虚的人反而不利。用凉水冲,又会太过寒凉,伤脾阳。唯有温水,不寒不热,恰到好处。"

老太太依言照做。两个月后,她的便秘大为改善。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到年轻时的状态,但至少不用再依赖泻药了。

还有个年轻姑娘,叫王氏,才二十出头,嫁人不久,就开始便秘。她本来在娘家时身体很好,嫁过来后,水土不服,加上婆婆家饮食习惯不同,渐渐就便秘了。

她来看病时,羞于启齿,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李时珍的妻子看出来了,把她拉到一边,细细询问。原来姑娘不仅便秘,还伴随着脸上长痘、口臭、烦躁易怒等症状。

这是典型的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热内蕴,灼伤津液,大肠失润。李时珍给她开了疏肝理气、清热润肠的方子,同样让她每天清晨喝温蜂蜜水。

"你还年轻,气血旺盛,病程也不长,好治。"李时珍说,"关键是要调整心情,别整天闷闷不乐。心情舒畅了,肝气条达,大肠自然通畅。"

王氏听了,半个月后便秘就好了。她后来还专门带着婆婆来道谢,说这个方法简单有效,她婆婆也开始每天喝蜂蜜水了。

这些经验,李时珍都详细记录下来。他发现,便秘的原因虽然各不相同,有的是实证,有的是虚证,有的是寒证,有的是热证,但无论哪种类型,清晨空腹喝温蜂蜜水都有一定效果。

这是为什么呢?

李时珍反复思考,查阅典籍,终于明白了其中奥秘。便秘虽然原因不同,但最终都导致大肠传导失常。而要恢复大肠的传导功能,关键是要顺应大肠经的运行规律。

大肠经在卯时当令,此时大肠蠕动最为活跃。如果能在这个时候,给肠道一个温和的刺激,就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温蜂蜜水,恰好起到了这个作用。温水进入胃中,能够刺激胃肠道,产生胃结肠反射,促进肠道蠕动。蜂蜜性平味甘,能够润肠通便,而且还能补益脾胃,不会像泻药那样伤正气。

更妙的是,空腹服用,效果最好。因为空腹时胃肠道是空的,温蜂蜜水能够直接到达肠道,不会被食物阻隔。而且空腹时,人体处于相对休息的状态,胃肠道也比较安静,这时给予一个温和的刺激,就像叫醒一个熟睡的人,轻轻拍一下肩膀,人自然就醒了。

李时珍把这些心得都写进了《本草纲目》。在"蜂蜜"这一条目下,他详细记载了蜂蜜的功效:"蜂蜜,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心腹邪气,安五脏,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

他特别强调蜂蜜润肠通便的作用,还记载了具体的服用方法:"每日清晨,空腹以温水调蜜一匙服之,能润肠通便,清热解毒。"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温水调蜜,这个"温"字就很有学问。水温太高太低都不行,必须恰到好处。而且蜂蜜的用量、喝水的时间、喝完后的注意事项,都有严格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李时珍在晚年时,又在这个基础上做了改进。他发现,如果在温蜂蜜水中再加入某样东西,效果会更好,不仅能通便,还能调理五脏,祛除体内湿气,让人神清气爽。

那么,这到底要加什么?水温要多少度?蜂蜜要用多少?什么时候喝最合适?这些细节,都直接关系到效果的好坏。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