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蓝骑士艺术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今起举办瑞士艺术家马克的2025全新个展——“心水”。作为“录像雕塑”的重要代表,马克以框架、身体与观看,构筑作品主题,将录像与雕塑跨媒材结合,创造出动态雕塑的全新艺术。此次展览以“水”为主题,既象征心灵源泉与内在倒影,也隐喻流动与张力的存在,邀请观众体会虚实的趣味性。
![]()
瑞士艺术家马克(Marck)
马克1964年出生在瑞士,是以“录像雕塑”闻名的当代艺术家,现生活和工作于苏黎世。他是一名非典型艺术家,从艺术学府辍学后从事汽车拆解、机械电工、摇滚歌手及科技装置设计等工作。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其作品融合想象力,引导观者在虚实之间探索形式与感知的边界。在影像与雕塑营造的流动空间中,观者聆听水的低语,倾听自身存在的独白,感受诗意栖居的精神回响。
![]()
Marck, 《长管》, 2025,综合材料,110x18x20cm
马克曾表示:“录像的目的不是叙述一个故事,而是激发观众的情绪。”他受激浪派成员白南准及录像艺术先驱沃尔夫·弗斯特的启发,他将录像场景与打造的雕塑结合,消解了传统雕塑的静止,开创动态雕塑。对他而言,科技只是一种手段和目的,他通过设计的电影场景拍摄录像,消除了传统雕塑的静止状态,搭配手工锻铸的实体雕塑,在虚实交错中营造出观看的趣味与想象,吸引观众。
![]()
Marck,《电话接通》, 2023, 综合材料, 60x50x20cm
展名“心水”延续东方哲学“上善若水”的思想,是澄澈如水的心灵境界与心之所爱的情感寄托,柔韧无争,却容纳万物。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以河流揭示存在的不断变动;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将水比拟为感知的流动,唯有透过身体的当下经验方能把握;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则称水为“最具诗意的元素”,承载人类的梦境与想象。马克的作品在东西方两种语境的交汇中生成,他让水不再仅是物理形态,而是一种存在的触媒。他的作品既可象征唯美、自由与活力,也可能体现挣扎与突破的心境,让观者在观看中感知自身的呼吸与心跳,反映自身的经历。
![]()
「马克:心水」展览现场 蓝骑士艺术Bluerider ART 上海·外滩供图(下同)
本次展览呈现马克以水为核心的经典与最新作品,其中经典作品《逆流》通过女性在水中的身体动态,表现出生存的意志与无法摆脱的束缚,透过动作延长时间,让观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不屈;新作《居于深度的正方里》中的女性漂浮于狭小方格,被空间局限导致无法伸展的肢体隐喻多重的社会规范。作品《长管》中来回游泳的女性带有窥视性的观看引领不安的思绪,像是帮瓶中女性或自身情绪找寻出口。这些作品共同建构了一个水的哲学剧场,将录像与雕塑交织成在场体验,观者成为与作品同场共振的参与者。
![]()
「马克:心水」展览现场
展览《心水》将马克的“录像雕塑”置于一个关于哲学、社会与感官的综合场域。水既是自然物质,也是存在的隐喻;既承载诗意的梦境,也映射社会的缩影。马克通过录像与雕塑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水的在场性”,在其中,时间、身体与观看相互作用,形成心理共鸣与趣味。
展览免费开放到明年1月11日。
![]()
「马克:心水」展览现场
原标题:《“马克:心水”外滩现身,瑞士“录像雕塑”艺术家邀请观众体会虚实趣味》
栏目编辑:江妍
本文作者:乐梦融
图片来源:蓝骑士艺术Bluerider ART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